2014-12-31 20:24:41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讓子彈飛》是小說改編,《一步之遙》則靈感來自真實事件,這兩部背景都在北洋時期,導演姜文認為北洋是個「短暫但瘋狂夢幻」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裡姜文注入了自己的肆意揮灑。
電影的開場白就是一句to be or not to be,是這麼著,還是那麼著?全黑的螢幕下聽到姜文男性荷爾蒙的獨白,有點意思,心想,或許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爛,這本來是莎士比亞的問題,卻成了馬走日的問題,這麼著解釋,也變成了全人類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看到致敬、迷影、歌舞、話劇、相聲、動畫等,以及影像的各種拼貼與迷幻的想像力,再加上王朔、廖一梅等的劇本台詞,共同築就了一個瘋狂的夢。「姜文太聰明了」,這是馮小剛的話,早在《北京人在紐約》時就說了。他的才華和想法如尿崩般嘩嘩的往外冒,在《一步之遙》裡更是抑制不住,那你說哪有有尿還憋著的道理?尿還是不尿呢?這是問題嗎?但是尿多少呢?不一次全都尿出來哪爽啊!反正尿這東西喝點水還是會有的,毫不吝惜。而有尿的人,哦不,有才華的人都是有些自戀的,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裡創造出無限的平行世界更會擁有上帝視角。
我始終覺得過份解讀是件特沒意思的事,就像九年義務試卷閱讀題讓你回答為什麼文中作者描寫窗簾是藍色的,表達了作者什麼心情?藍色就是憂鬱?作者本人都說因為那天就是掛了個窗簾,什麼也不代表,所以生拉硬拽的給某些電影賦予某種意義和隱喻也是不要太累了。作為看得懂的藝術,那些糾結於看不懂《一步之遙》的觀眾朋友們你們真沒看懂嗎?或許你只是沒看懂那些你想看到的,你想看到的如試卷正確答案的隱喻。可是那重要嗎?作為一個故事,姜文還是完整的把他講完了,這個被冤枉殺人的故事你一定看懂了。而作為那些所謂的含義與隱喻或許他沒想那麼多,或許他壓根沒想讓你看懂,這一次,姜文「他還是個孩子」般的任性叛逆,而他又何嘗不是,所以你才愛他啊,這就是最初的他,而喜歡和愛不過是一分鐘的蕩漾。
「這不就是為了警示世界嘛,讓他們知道,咱們,有一顆往前走的心。」我想,姜文導演也是想用心拍一部警示世界,往前走的作品。但因為與之前的作品相比較和影迷們超高期待值之間的落差使得差評如潮。而體驗感非常差的3D效果也成為大家噴的最大籌碼,就為何觀看中會有暈眩不適感也有專門技術貼解析。而揮金如土的投資與強勢的宣傳力度更是吊起大家的胃口,迫不及待要爽一把、擼一發。我想這和趙本山在春晚一樣,所有人都在看,看你會讓我們怎麼樂呵樂呵,可是你沒讓我們樂呵,還讓我們不爽了,作為嫖客大爺花錢了當然要罵你。還有很多人是隨大流去看的,為了參與吐槽談資,那「逼迫的」和「主動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關於舒淇的配音,很多人說臉與聲音有不適感,廣大影迷呼籲應該用原聲,原聲慵懶風騷更有韻味,我反而覺得聲音是對的,人不對。
關於埋汰長春的橋段,其實就是人家說了大實話而已,作為長春人的我,雖然覺得不舒服,但事實的確是上海比長春洋氣太多,上海電影節比長春電影節洋氣太多。
王志文應該是我心中本年度最佳男配角。
放著《匆匆那年》、《我的早更女友》、《撒嬌女人最好命》你說還行,然後狂噴《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沒那差,只是沒有達到你期待的那麼好,是這麼著,還是那麼著?或許,還有一步之遙。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