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657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夢中觀影

2015-01-05 00:06:38

這些年我們被透支的情懷


       這兩年,青春題材大熱,許多導演都瞄準了這塊蛋糕,意圖借大家的青春情懷來贏得滿貫:既想要票房,又要贏喝彩,還要賺把觀眾眼淚。對照近段時間看過的幾部內地的青春片,大概可以總結出以下關鍵詞:地下戀、打架、寫歌、劈腿、打胎、出國、重聚。好像沒打群架就不熱血,沒意外懷孕就不能青春散場似的,劇情上的重複加上刻意拼湊的時代符號,從跟筆者年紀相仿的觀眾看來,電影所宣稱的80後之青春對我們而言,有點似是而非。

       對於《匆匆那年》這部電影而言,我覺得觀感還算可以,雖然有很多想吐槽的地方,但也沒有一些網友評論得那樣不堪,不過說白了,其實也就是一部要借青春圈錢的作品。張一白的鏡頭語言很出彩,在回憶與現實間自如切換的本領強過很多新晉導演。儘管影片很多狗血成份都來自原著,但導演錯在沒有好好加工故事。情懷是有了,卻被疲軟的敘述衝擊地支離破碎,讓整部電影像是幾個加長版的MV所拼湊起來的作品。
 
     小說改編電影是個技術活,要在兩小時內讓觀影者體會到人物十幾年情感的變化十分困難。為了能快速切換時空,導演採取了兩個方案:一是通過對一名「90後」法國海歸攝影師七七的跟拍,讓其在開頭和各種回憶的關鍵時刻不斷地發問,從而串聯起陳尋等人對於青春的記憶;二是在回憶的不同時期中加入當時的流行歌曲作為年代符號,試圖引起觀眾共鳴,推動劇情發展。然而影片有四個明顯的硬傷:

         一個足以毀掉全片的開頭
     
      導演塑造了一個他眼中的「90後」,無奈,這個嘗試也十分失敗,不僅讓她身著非主流髮型和打扮,還要她一句句說著「你們80後「、」大叔「,讓人心生厭惡。一個混亂的開頭使之後的整個回憶的傷感顯得廉價。陳尋在一個聚會上驕傲的大聲說,自己曾為一個女孩在高考時放棄了一道13分的大題。胡亂一夜後,在衣衫不整的情況下,突然在被一個陌生的小姑娘八卦記者般地詢問之後就袒露了心聲,講起了自己最珍貴的一段記憶,期間還穿插著一種與90後對抗的情緒,想想就覺得是對這段感情的玷污。以致於之後的幾人對著攝影師七七和攝影機深情的講述自己的感情回憶,更多的顯示出一種炫耀和吹牛皮的滋味,至於對愛情的尊重,更是沒有感受到。

        重複的時代金曲

      張一白作為一名60後,顯然對80後、90後的青春記憶無所知曉,只能通過一個比較聰明的方法——插播時代金曲——來構建時代符號。於是我們看到了模仿《灌籃高手》的球賽、《還珠格格》主題曲以及一系列諸如北京申奧成功這類的時代事件。這種設計並沒有為影片帶來任何閃光點,只看到重複,不斷地重複。


         粗糙地植入廣告

     廣告植入在這部片裡面簡直是喪心病狂,為了給出商標鏡頭特寫而刻意加入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劇情,手機、酒、蘇寧易購,更別提80年代的青春記憶雷根本不存在的優酸乳,這些不和諧的符號使得本就有些破碎的劇情顯得更脆弱。
 

          失敗的選角

      演員的選擇上,著實讓人很意外。演員年齡與角色不符讓回憶的片段看起來不倫不類,彭於晏和陳赫怎麼演都有一種齣戲的感覺。倒是初涉影壇的張子萱和原本我並不感冒的倪妮讓人有些驚喜。尤其是倪妮,原本看海報只覺得很呆板,觀影后才發現她的美需要看動態,她的表演也極有張力,內心戲很出彩,尤其是雪地裡那場戲,對於方茴的脆弱、敏感還有倔強拿捏得很到位,因而她也是片中情感轉變最自然的一個角色。張子萱的角色相比方茴顯得簡單許多,但她完成的也很自然。
       
       總的來講,所有的青春電影裡,導演都想要我們貢獻出自己的情懷和眼淚,來體驗和感悟他們想要營造的一種所謂的「青春記憶「,但遺憾的是,這些年的折騰,我們的情懷,似乎已經透支。我心中這兩年來比較有體悟的青春片,應該也只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沒有複雜的猜忌、狗血的劈腿和令人心痛的墮胎,那一段段還沒來得急開始的愛情,那種單純的愛慕和努力,充滿聖潔的的內心秘地,才應該是值得回憶的青春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