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洛倫佐

2015-01-05 05:53:12

「何以為生」與「為何而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死亡詩社》是自己一直想看但片源實在難找的電影,不僅因為電影裡面有剛剛去世的、演過《心靈捕手》、《八月迷情》的羅賓威廉士,而且還因為《愛在》三部曲裡的伊桑霍克的青澀加盟。當然,教育的主題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放牛班的春天》、《三傻》、《成長教育》都是我喜愛的影片。
影片講的是威爾頓預備學院的故事,這個學院以其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作為其畢業班的學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學期文學老師約翰•基汀,以其自由奔放的性格魅力和一反常規的教授方式為學生們開啟了激動不已的詩歌文學之旅。基汀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在老師自由精神的影響與感召下,一群男孩子開始自發地成立「死亡詩社」,在夜晚的山洞中朗誦去世詩人的經典之作,體味生命的激情。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男生領頭者的尼爾,也開始追求自己的演藝夢想,他成功申請到了在戲劇團演戲的機會,雖然得不到父親的允許,他還是登台演出並贏得了掌聲。然而,去現場的父親並沒有被他的演技所折服,而是在家中對他狠狠斥責,要求他專心學業,去哈佛唸書當醫生,不要再妄圖繼續自己的演藝事業。尼爾申辯無果,痛苦之中舉槍自盡。尼爾的死被學校歸因為基汀老師的煽動,學生們被迫在驅逐書上簽名,基汀老師最後離開了學校,學生們恢復了曾經單調枯燥的教學生活。
毋庸置疑,基汀老師是整個影片的靈魂人物,他的特立獨行、言傳身教都讓人如沐春風,印象深刻。但如果說誰是這個影片真正的主人公,顯然是影片所著力表現的青年一代。其中,尼爾和陶德是影片刻畫的最為豐滿的兩個人物。尼爾活潑熱情,開朗聰明,有著青年人的闖勁,敢於號召大家成立詩社,有著領袖風範。而陶德是一個內向緘默,不善言辭,敏感羸弱的青年。在基汀老師的教導過程中,兩個人都慢慢開始了轉變。尼爾將思想轉變為行動,開始突破父親為他設置的重重柵欄追求自己真正的夢想;而陶德也開始釋放自己的壓抑,激揚自己的詩情。基汀老師的教學是一場自我解放之旅,大家懂得了生命的可貴,懂得了自我意志的重要,懂得了陳規教條的可笑之處。
為什麼基汀老師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對孩子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我認為這源於基汀老師獨特的教育觀。基汀老師眼中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開發個體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是在教導大家「為何而生」。因此,基汀一直在強調生命的短暫與脆弱,讓大家「seize the time」。對於基汀而言,「學生的生命是教育的本體。離開了學生的生命活動,就談不上有什麼教育,教育就是要為學生的生命發展服務。」生命是一股頑強向上的力量,生存、生長、生活和創造是其表現,而「生命價值的超越性在於人對真善美的永恆追求」。讓孩子們朗讀詩歌,感受身邊的美;踢球運動,釋放生命的能量,感受青春給予的自信;在庭中踏步,了解自我意志的獨立……基汀老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與這種思想密不可分。
相較而言,這些學生們面對的學校和家庭則有著與之迥異的教育觀。在他們看來,學生進入學校,是完成個體社會化的進程,是對謀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尼爾的父親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專制而逼迫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理想,學習醫科,更是因為他認為這條路是尼爾邁向社會的康莊大道,也能為其虛弱的母親與整個家庭謀得福利。「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適應、認識、掌握、發展這個外部物質世界,著力於教會人『何以為生』的知識與本領」。在尼爾的父親眼中,教育的目的是「何以為生」,是習得可以在社會中立足的本領,從而在社會中生存的重要途徑。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學生的教育還是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人力資本甚至以此牟利的某種意義上的生產活動,「個體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內化社會的基本價值規範,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真正由一個生物的自然人成長為一個社會的人」,這便是社會學意義上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上出發的教育,是生存的教育,是社會化的教育,也正是我們現今仍然面臨的教育。
在影片中,兩個教育有過兩次較量。第一次是諾克斯追求一見鍾情的女孩。在這個追求活動中,學校與家庭教育沒有起到任何的積極作用,諾克斯憑藉自己從「生命教育」中體會與學到的青春詩情,用熱情奔放的生命活力感染並感動了已經成為別人未婚妻的美麗姑娘。「生命教育」贏得了一次小小的勝利(不過在當今社會,如果通過社會化的教育功成名就,也許會俘虜更多的芳心;所謂的熱情感染法大概只適用於青春期的姑娘)。第二次是尼爾的表演機會是否放棄的選擇。尼爾的父親對此的堅決反對和尼爾自己對此的熱烈渴求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對尼爾而言,演戲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是他釋放生命熱情的渠道,是他作為個體的夢想,接受這個機會就是實現自我,是抓緊時間享受生活的方式,是尊重自己的生命;而放棄這個機會,對父親妥協,就是罔顧自己的真實心願迎合他人的價值觀。正如弗洛伊德所強調的,過多的社會要求會使人的個性發展遭到摧殘。如果「超我」的要求過於強烈,被壓抑的東西太多,就會壓倒和危害「自我」,從而人就會產生精神的失調,甚至引起過激的行為。尼爾正是因此在申辯未果後戴著戲劇中的花環舉槍自盡。這場較量以主人公的死收場,顯得格外殘忍。
然而這第二場較量誰勝誰負呢?從電影的後期發展來看,這彷彿意味著「生命教育」的慘敗。學校和家長將學生自殺的責任推給了本身並沒有任何過錯、事實上還建議尼爾與父親達成一定妥協的基汀老師,開除他的教籍,並且逼迫學生們簽署了驅逐的協議。社會化教育作為一種冷靜、機械、不會引起任何不必要麻煩的教育方式繼續在課堂中延續。然而,所有學生都知道,即使沒有衝向雪地的陶德那麼激動(「尼爾是被他父親殺死的」),這一切都是學校與家庭教育以前途、紀律甚至親情的名義施加給尼爾的壓力所導致的,而尼爾的自殺是對此無言的反抗行為。尼爾的選擇是尊重自己的自由意志與生命,是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就是說,尼爾最終用一種過激的方式選擇了「生命教育」的價值觀並用自己的死懲罰了社會化教育對個體訴求的謾罵、不屑、壓制與零容忍。然而,即使認識到這一切,學生們仍然無法抵抗這個體制的歪曲與狡辯,改變基汀老師被撤職的事實。但是在影片最後,枯燥的教學生活再次開始,當基汀老師拿走物品離開教室,無法抑制內心痛苦的陶德喊著「captain! My captain!」站立在課桌上,同學們也紛紛效仿之時,我們明白,「生命教育」並沒有失敗,它的價值觀已經由基汀老師傳遞給了這群正直熱血的青年,他們對此的無言認可與捍衛使整個影片在結尾出現了最高潮,這幾乎可以算得上是某種意義上的「反敗為勝」。理念與精神的傳達沒有因為殘酷的現實扭曲、錯位,說著感謝的基汀老師最終露出了笑容。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何以為生」還是「為何而生」?在青春期這個生命中最璀璨的年華里,去追求生命的價值與美,實現自我、追求理想更為重要,還是習得安家立命的根本,成功進入社會體制求得安全感更為重要?當今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出身普通的學生僅僅是出人頭地、在社會中立足就足以花光青春的時間;想要去追求生命的美和自由,實現自我的夢想,遵照心願生活僅僅去幻想一下都覺得奢侈和不現實。更何況,認識生命價值的思考一旦深入,生命的激情一旦迸發,自我與社會的衝突就很快陷入白熱化的衝突矛盾之中,在不成熟的年紀里,執著而熱血的少年在意識並感受到重壓之下,精神矛盾的衝擊難免導致行為的失控,甚至釀成慘劇。然而,所有真正熱愛人類社會、熱愛生命的人都願意去相信,沒有意識到生命價值的青春是不完整的、蒼白的、被社會所同質化的青春;人是教育的目的,而絕非社會建設的工具。正如導演彼得威爾在另一部優秀影片《楚門的世界》中所表現的那樣,遵從他人(外界)意志所生活的世界即使安全、舒適,想要突破整個世界的束縛即使困難重重,那種生活也是缺乏真正意義的。做出自己的選擇,聽從內心的渴望,我們才有了「自為的存在」,我們的生命才會有其獨特的價值,才會煥發出自身的光芒。在這一點上,基汀老師的精神與信念是值得銘記一生的。
………………………………………………………………………………………………………………………………………………………………
選修結課,貢獻第一篇長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