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進擊的鼓手--Whiplash

爆裂鼓手/鼓动真我(港)/进击的鼓手(台)

8.5 / 991,198人    107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麥爾斯泰勒 梅莉莎班諾伊 JK 西蒙斯 保羅萊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浩子菌

2015-01-08 23:41:26

那些孤獨的天才都很混蛋,但所有的混蛋挺庸俗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文 by 浩子菌

例牌先談一下推薦的理由吧:

毫不含糊地五星推薦了,即便你對搖滾樂隊無感,但你肯定經歷過高考吧,談的事情不同,但做的確是同一件事:關於limit。

本人少年時有過組樂隊的夢想,也鍾愛搖滾樂,所以幾乎所有關於樂隊音樂的電影,我都毫不掩飾我的好感,再者,這的確是部很優秀的電影,無論從觀影體驗還是電影外的音樂都是非常棒的(當然你可能會說這電影沒有原聲帶呀,But i mean music),從片頭少年A走廊裡頭的爵士鼓solo,再到片尾以Andrew瘋魔式的solo,從一直像個娘炮地只能跟著麻辣導師F的節奏,到片尾冷酷地給導師F落下一句:「I will cute you!嗯,此刻的他已經完成他的涅槃了,安德魯終於重生,成為爵士鼓裡的火鳳凰了。

故事梗概就這樣子了,非電影專業出身的,所以關於電影鏡頭blah的我就不哈拉了,但還是能看得出本片剪輯難度特別大的,因為鏡頭碎片化,畫面浮誇的張力討人喜,節奏控制得也很good,所以非專業關於電影本身的評價就是異常的精彩。

*************************一條爆裂分界線************************************

                 【聊下電影裡頭幾個印象深刻的鏡頭】

Part.A.《全金屬外殼》式的特訓,集用英文問候你全家之大成的變態導師

在麻辣老師F的特訓之下,學生們每天都會重複幾遍導師用遍生殖器官問候你全家的快感時光(估計有人會慶幸至少不是用生殖器官呵護你嘴巴)。看到西門斯精彩的口技我立馬就想起了《全金屬外殼》的老庫了。為什麼如此之深刻呢,因為《爆裂》果斷入選了本人觀影生涯里,集使用英文問候你全家之大成的電影裡的第三部,第一部就是《全金屬外殼》,還有一部我看來部是上一年看的《無間行者》,沃爾伯格飾演的迪格南把英文罵人裡頭的生殖器官跟ideal巧妙的二合為一,妙趣橫生。

其實不僅特訓模式跟全金屬差不多,影片的主題也幾乎一樣的。影片明顯分為兩半,兩部電影前半部都是魔鬼式的特訓,而後半部《爆裂》則是火鳳凰涅槃重生,而《全金屬》的後半部則是慘烈戰場上最後的悲劇。雖然主題相當統一,但風格差異還是很大的。

其實在我看來,嚴師出高徒是合理的,只是嚴和高都是無止境的,所以一旦沉浸於追求嚴與高的境界的時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無論任何人,一旦沉浸於慾望中都會容易迷失自我,正常人想要保持一點自我意識就只能成為所有人眼中的瘋子了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冰凍三尺的導師F,終有一日能滴水石穿的少年Andrew。麻辣導師F之所以如此之嚴苛,甚至嚴苛到變態的境地,肯定是歷史由來,他的追求,他渴望在他的魔鬼訓練下出更多高徒,突破更多的下限,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可是在導師F看來,為什麼他從來都不會覺得自己的教導方式有問題呢,就是因為西恩,一個從他手上培育出來的頂級樂手,所以他就愈加相信自己的教導方式,先入為主地進入了道德製高點,因為在他看來成就大於一切,因為在他看來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都不行,他要弄死你。恩,從某種程度來說,他是給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涅槃機會,當然像馬雲說的,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部份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我有點詫異的時,電影寫實的程度簡直比生活更生活了。從苦苦爭取到樂團的核心鼓手到看似順風順水的成就天才之路,當所有人都以為千里馬遇上伯樂的時候,當所有人都以為少年A把所有爵士鼓設備都封起來放棄結束的時候,電影來了個寫實的峰迴路轉,化身為爵士吧里一個鋼琴老頭,跟少年A不期而遇,最後所有人都以為導師F迫切需要A的時候,都以為導演給電影來一個俗套的完美結局的時候,導師F卻是在這場盛大的音樂會前奏給A挖了一個大坑,是,對的,他就是這麼小氣的,他就是這麼惡,人性本善,無論你是上下層的人,都一樣。

又要來一句俗套的雞血了:成功總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and」一無所有的人「,之所以說一無所有,就是那些什麼都沒有了,只剩勁頭只剩信心的人。someone like Andrew,即便是被坑了,也能力挽狂瀾,真實生活里不是沒有,而是生活沒那麼戲劇性而已。一無所有的Andrew,只剩一身勁頭無處發洩,冒著從此身敗名裂的風險,放手一搏,從心身地投入到自己的節奏,一句I will cue U ,從導師手中奪回主導權,也奪回了壓抑多時幾回會把自己窒息的自尊心。

題外話:自尊心倒真的不是用來倒數炫耀的武器,把它藏在心中吧,像Andrew一樣,千萬不要以為努力付出就理所當然會收穫了,生活又不是淘寶,不是你付了就能收。像Andrew這樣的還是個例吧,套用一句《三大傻》裡的台詞,追求卓越吧,成功會不經意追上你的。


Part.B.關於Andrew:要嘛孤獨,要嘛庸俗

關於Andrew放棄與Nicole的戀情選擇了全身心投入爵士鼓事業,我想談一下A與N和平分手的對話跟片尾A打的那通邀請電話。

以下是:
電影《爆裂鼓手》Andrew放棄與Nicole的戀情,還算和平的分手時候的對話:
Andrew:
——我會一直追求我所追求的,所以練鼓時間越來越多,能陪你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而當我陪你的時候滿腦子都是練鼓,爵士跟樂譜,所以你遲早也會討厭我。之後你就會抱怨我沒有騰出 更多的時間去陪你,因為你會越來越沒安全感。
——而且你一開始說少打點鼓,我就會開始厭煩你,再然後只能彼此憎惡,那就不好看了。
——所以長痛不如短痛,我們分手吧,因為我想更優秀。
Nicole:
——你還不優秀嗎?
——我想成為最偉大的。
——你就那麼確定有了我就成不了優秀的人?
——因為我是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孩。
——而你有理想,你能成功,我只會被人遺忘?
——所以你不可能有空陪我,因為你有更宏遠的追求?

恩,咋一眼看上去,的確是一段很偉大但在果然看來又很扯淡的分手對話。當國外友人的電影在討論分手都已經上升到精神層面的時候,我大天朝還停留在你牙膏老是擠中間馬桶不抽水這些瑣事,當外國友人在談論婚姻都已經談到多性共存的時候,我大天朝還停留在討論該不該與父母同住呀blahblabla.......其實我這篇文章該是《當我在談論分手的時候我在談毛線?》,好了,夠了。

再咋一眼看上去,國外友人原來不止是科技比我們進步,談戀愛婚姻也比我們先進呀?好,再看看吧,其實那對或者那幾對情侶和平分手的理由都不外乎都是那幾樣了:「你很好,只是我不夠好Or你不好,我想更好。」That『s all,只是前者的你很好,國人所領到的好人卡圍起來都能繞地球不知道幾圈了,而後者的我想更好就國外普遍一絲。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用到俗爛的大話:「要嘛孤獨,要嘛庸俗。」要是說Andrew是為了不庸俗才選擇孤獨的話,那麼放眼我大天朝的話,就是要嘛成功,要嘛屌絲來形容最好不過了。其實想到這個也是因為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你「沒人要」不是因為你沒錢》,裡頭有些朋友的回覆特別極端——「沒錢就不要談愛情」。恩,是挺mean的一句話,不是沒錢不要結婚,而是連愛情也別談了,沒結過婚,也沒試過有很多錢,所以這個話題我就不多作評價,等哪天我結了再討論吧。


先回到這句被濫用了的大叔名言上吧,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裡的原話: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嘛選擇獨處,要嘛選擇庸俗,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了。這段話被後人總結為「要嘛庸俗,要嘛孤獨」。

其實」沒錢不要談愛情「這句大白話放到哪個階段都套用得上得:

上高中那會青春特徵比較明顯,長了滿臉痘痘,所以沒臉蛋就不要初戀。
上大學那會青春特徵倒是沒了,可長了顆死磕學霸的心,所以沒時間就不要初戀了,
上了班這會青春跟春天都乾癟了,可上進心又長了出來還長到臉上了,所以我是再也沒有時間去初戀了。

一轉眼,青蔥叫春時光都過去了,剩下的是什麼,奮鬥奮鬥再奮鬥,賺錢賺錢再賺錢。

等錢賺了,功成了,名就了,鳳凰了,又嫌棄姑娘沒貌,有貌的又質疑不是真心,何苦呢。
可是,能在大天朝涅槃成了鳳凰的有多少人,還不是一大批一大批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墨跡下班與大V掐架的屌絲在感慨,我不是沒本事談戀愛,我只是想先把錢賺了,人脈攏了,資本攢了,成功了再去談一場純潔愛情。

其實調侃吐槽blahblahbla的最過癮了,但我想說的是,有這種心態的人挺可怕的,說得好像沒青春痘了高中就能初戀,說得好像不去學習大學就能泡妞了,說得好像賺了好多錢就立馬有愛情了。
承認吧,多少因這句話而自High的「孤(diao)獨(si)」的靈魂,多少個冠冕堂皇引用了大叔的這話為自己辯護的你們,承認這句話的作用不過是在孤寂夜深里擼完一把的一個extra高潮吧,然後再:孤獨「地告訴自己比別人高出一籌。

承認吧,那些恨不得把」要嘛孤獨要嘛庸俗「都紋在身上的人,這裡面又有幾個是真正的「孤獨」呢?

我是怕,那些口口聲聲,乃至帶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所宣稱的孤獨,不過是不會交際、害怕交際的託詞罷了。他們原本渴望愛情渴望擁抱,但礙於自尊心都長到腦上了,只能對向宣稱,我在長痘,我在啃書考試,我在努力賺錢而已,不是我沒想去找,更不是我找不到,不過是我孤獨不甘庸俗,不過是要嘛成功,要嘛就屌絲的奇怪理論。

在我看來,叔本華所說的孤獨,更應該是一種享受,一種經過利弊權衡後的理性的選擇。

還在讀大學的男女朋友,很多時候都跟我聊到這個話題,該不該戀愛?每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想說,成年人談的戀愛不是該與不該而是能與不能。千萬不要把因為自己的」美貌「」自信「」能力「這類主觀問題歸咎為我只是專心學習,我只是專心考研,我只是專心長痘,我專心擼呀擼。

愛情在哪個階段開始都不重要,只是真的要考慮實際情況來說的話,在同齡結婚機率已經低得不能再低的當下的話,我只想說,純粹的愛情你在校園裡都找不著你還指望在如今這個被齷齪了被妖魔化的社會嗎?

在我看來,一旦在上學上大學的時候就形成這種心態的話,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它會直接影響到你畢業以後工作處對象的心態,說得好像所有東西都只是簡單的付出收穫的邏輯問題,物質是愛情的必要條件,對的,但肯定不是唯一單一的條件。

借用楊奇函的一句話吧:每當我們以最齷齪揣測這個複雜的世界,它的純粹都讓我們震驚。

很多時候,這種孤獨不是「選擇」,而是「逃避」。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不得已」,是「無可奈何」,但又怎樣,承認唄,擺正心態,我現在就是沒女人,沒女人都不會死了,承認一下就會死嗎?再回到電影本身吧,Andrew的孤獨是他選擇的,並且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爵士鼓事業,放棄了Nicole對其的愛慕。而當脫去孤獨即事業的光環以後,他也就不得不面對自己是一個守在電視機旁吃著爆米花的屌絲了。所以當擁有意味著屌絲逆襲的機會的時候,Andrew也沒再三考慮,直接接過機會,並且興高采烈地邀請EX—Nicole。這個時候的Andrew顯然已經懂得,成功與美女從來不是二選一的命題,而只是有沒本事二選二的道理。我不曉得當時如果還是空窗期的Nicole會不會重新投入Andrew的懷抱,但即便她是單身,儘管她還去了JVC演奏會,但她看到爆裂鼓手A的瘋狂表演以後,會不會還是會遲疑不敢再次靠近了呢。又假如要是單身的Nicole去了演奏會,而A只是為了她而演奏的話,那結局會不會就是不愛江山愛美人了呢?

但我覺得不會了,一個不瘋魔的人,怎麼能成活呢?

其實我對Andrew還是非常有好感的,那些孤獨的天才都很混蛋,但所有的混蛋挺庸俗的。


PS:個人其實不喜歡給自己貼標籤,更不喜歡別人給自己貼標籤,所以要是文章里有關於屌絲,鳳凰男,之類的提及到,就實在抱歉了,請勿對號入座,謝謝也多諒解。

PPS:希望你也能認真看完並且按下喜歡,因為對上的兩篇文章都是收錄轉載的比較多,我是希望在收錄的同時也能按下喜歡,因為這個喜歡的數量很多時候也是對豆瓣寫作者的一些肯定,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所寫的文字,謝謝。

2015-01-08
15:40
任意門福利:
http://www.douban.com/note/477386578/#se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