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進擊的鼓手--Whiplash

爆裂鼓手/鼓动真我(港)/进击的鼓手(台)

8.5 / 991,198人    107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麥爾斯泰勒 梅莉莎班諾伊 JK 西蒙斯 保羅萊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anqin

2015-01-13 19:15:23

one of the greatests


音樂也許本身給人最無上的靈魂體驗,然而大眾容易關注的總是演奏家,這是音樂市場的主要需求。
所以現代的職業化樂手教育使很多小孩從四五歲就與普通人隔離開來訓練。在上大學之前的這十幾年裡,他們首先要經受的是肉體上的疲憊折磨。
也許現在的人對肉體疼痛的承受能力在日趨下降,更為平和的兒童教育也使很多人放棄了通過痛苦來換取大師光環的這種選擇。然而只要專業領域存在一天,這種競技性的殘酷就不會消失。
當然作為聽眾,我們只需要聽那些成功的一兩個天才大師就行了。可是他們的同班,同行,那些註定不會成為一線的人,他們也靠這個吃飯,他們付出的可能更多,而諷刺的是,他們可能也明知道自己並非天才,只是比外行好一些的專家,卻只能是大師的陪練。
在看厭了許多歌頌大師光彩的音樂傳記片後,有這麼一部描寫「匠人也是蠻拼的」的片子,令人覺得耳目一新。
影片中提到的真正天才從未出場。主角家境普通,毫無音樂氛圍,隨時面臨被淘汰的尷尬。然而他即使這樣也進入了全國最好的學府,不能說沒有天分;老師也是一個離偉大伯樂總是差口氣的普通老師:「我從未找到我的Charlie Parker」,然而他畢竟「逼」出過一個成功的學生。然而這些對於他們真正的目標來說,依然微不足道。藝術行業就是這樣殘酷,只要你不是頂尖,你就是個普通人,哪怕你付出很多。
所以,這些「匠人」們為了證明白己的存在開始不擇手段。為了成為「one of the greatests",像一些貪婪的野獸那樣,把音樂「淪為」競技和壓榨。然而這些手段在音樂的早期教育中的確是必經的階段,主角才大一,他離那個狀態並不遙遠。為了練一個動作把手掌磨出血,很可能是家常便飯。但在頂尖的音樂學院中,能到那裡去的學生,某種程度上都是已經通過了肉體折磨考驗的天才,因而幾乎都不會有一個自由散漫的童年。全世界的頂尖學府就那麼幾座,只要進去了,音樂生涯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等於離那些「greatests」並不遙遠了。這就跟賭博一樣,已經贏了前面的人,無論如何不會甘心在中途放手。
然而悲哀的恰恰在於,那看起來最近的一步,往往卻是最遠的距離。
與其做一個專業的然而最終被淘汰的選手,不如做一個業餘愛好者,至少這樣你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差距。
然而如果已經被生活推到了專業領域裡,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天賦」兩個字最終阻斷了你的去路。因為,一個藝術家的第一步考驗和最後一步考驗,都是天賦。努力只是中途的催化劑,本身並無價值。
所以,那些被數十年訓練套牢的人,他們的不甘和野心,脆弱和瘋狂,自私和難堪,都被這部片子表達出來了。文學是關於失敗者的。他們是大師腳下的失敗者,所以值得書寫。
慶幸我的父母只讓我把音樂作為愛好,而沒有迫使我走上表姐那條路。也正因我在初期的訓練里體會到了那種壓力,我知道我承受不了那種天才級的拷問。所以,我從未幻想過成為「one of the greatest",可能是太早便看到了差距吧。
所以我的淚點在看到主角被撞的渾身是血,還從車裡爬出來,要不放棄的去登台。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差距,他只是不甘心。一種很膚淺的不甘心,一種窮途末路的自尊。這一刻是他靈魂真正的、卑微的樣子。這種複雜的人生況味,也正是我所聽過的有限的爵士歌手所吟唱出來的感覺。
我不知道何謂爵士樂,但我想藝術大致相通。它並不在輸贏里,可是卻又被輸贏決定著方向。此片塑造的角色,正是如同把靈魂交給魔鬼的現代浮士德,使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追求藝術的可悲之處,因此動人心魄。

附:與此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部《榮譽》,同樣是關於音樂學院學生成長的故事,它卻充滿了一種半吊子的文藝情懷,噱頭化和想當然的角色塑造。《榮譽》的導演完全沒有思考過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所要面臨的深刻問題,而只是把一些膚淺的人生履歷堆砌在一起,成了個青春片。記得剛入學時,某個老師就規定我們看此片,說是藝術學院的學生必看云云。在我看來正是這樣的片子誤導了學生。
其實真正的天才或大師的世界,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拍攝藝術偉人的片子,多數都拍不出深度。而《whiplash》恰恰選擇了一個匠人的角度,反而貼近了大眾的視角。影片本身其實也正傳遞出這麼一種略顯匠人斧鑿的風格,反而讓人感覺到導演自身的真誠和自知之明。僅憑這一點,就好過那些自以為在闡述藝術人生的片子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