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進擊的鼓手--Whiplash

爆裂鼓手/鼓动真我(港)/进击的鼓手(台)

8.5 / 991,198人    107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麥爾斯泰勒 梅莉莎班諾伊 JK 西蒙斯 保羅萊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輩子

2015-01-14 18:21:12

你的藝術不崇高。


幾年前顧長衛有個影片叫做《立春》,主角王彩玲是一位生活在北方小鎮的文藝青年。和文藝青年們一樣,王彩玲也不甘於平凡的生活,她感到日常是貧乏的、粗鄙的,因此上,她幾次三番的要到北京去,去追求崇高的藝術。王彩玲的藝術除了演唱之外,有一些更為切實的事情,諸如藝術團體的編製,或者北京戶口之類的,當然了這是個悲劇故事她不能成功。在王彩玲失敗的人生故事結束後,導演額外加了一場華彩的戲,讓她身著華服登上大舞台上華麗演出。

後來我看了一部叫做《黑天鵝》的戲,裡面也有一位獻身藝術的青年。一位舞蹈演員為了拿下角色,與另一位舞蹈演員產生了殘酷的競爭。最後舞蹈演員為了拿下黑天鵝,漸漸無法搞清藝術和現實的區別,終於滑向黑暗以致產生了嚴重的疾病。當然了,病態之下的這位演員毫無意外地成就了全片的終極表演。

在《爆裂鼓手》里,我又看到了一個文藝青年的故事。男主角是個熱愛打鼓的青年,和那些勵志類型片一樣,他碰到了一位成就他的導師。結果和《立春》、《黑天鵝》們一樣,男主角為了藝術陷入了一種瘋狂,最終他也在台上完成了華彩篇章。

這幾個故事挺相似,幾位中外文藝青年都不瘋魔,就不成活。關於藝術如此的觀念,我一點也不以為然,事實上導演們頻頻露出的那種讚賞態度,讓我產生了一點疑惑:藝術就崇高嗎?為藝術犧牲就崇高嗎?

我的偶像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有個作品叫做《賭博默示錄》,在裡面他設計了一個殘酷的遊戲。在兩個高地之間搭起了一些窄窄的走道,要勝利就要把前面的人推下去摔傷甚至摔死。福本伸行以極端的方式展示了什麼是成功。這是一個殘酷卻勵志的遊戲,想要走到彼岸拿到錢?那就把前面的人推下去!就像人生中發生的每一次競爭,考學、找工作、或者追求另一半。想要成功嗎?那就要推開其他的競爭者呀。

在《立春》里,入京失敗的王彩玲痛苦不堪,但她以同樣的方式玩弄了別人的感情。在《黑天鵝》里,那位病態的演員不知死活。而在《爆裂鼓手》里,我們的這位勵志的鼓手青年,無法和家人和解,拒絕了深愛的女孩,踩著其他鼓手的失敗,最終出演了自己的華彩篇章。問題是,這崇高嗎?

在《爆裂鼓手》里這個問題被尖銳的挑戰了,這是一個反勵志片。怎麼意思?它使用了所有勵志片的梗,熱血的文藝青年,嚴厲的導師,無奈的犧牲和華麗的演出,但最後導演把一切都推翻了。在導師和文藝青年的關係里,並不是為了藝術那麼空洞的理由,而是一種很單純的成功需要。在最終表演前,導師佛萊切說一定要成功,因為台下做的都是知名的音樂人,被他們看上立刻就能飛黃騰達,一有差錯則可能萬劫不復。

你看,這實在太有趣了,一方面觀眾在享受勵志片的狗血激情,另一方面導演又赤裸裸地戳穿了「相互利用」的關係。導演甚或會借佛萊切之口把關係都擺上檯面。佛萊切在提到與學生的關係時,直言有的學生就是用來激勵男主的棋子而已。問題是,打鼓的青年又何嘗不是旗子,而導師佛萊切又何嘗不被學生們當做了帶向成功的一顆旗子?

是的,我們知道成功的標準不只一種,但在這些不瘋魔不成活的文藝青年那裡,非死即殘的生活才是成功的。在福本伸行的漫畫裡,只有把別人推下去你才能贏,是這樣的嗎?很不幸,似乎很多情況下確實如此。但人生是豐富的,你也有其他選擇的機會,比如你不參加這樣的遊戲,或者你會在別人落下之前拉他一把。這麼做你也許無法爬上最高峰,結果是你會變成了一個普通人。問題是,普通人又有什麼不好?

別誤會我,我並不打算踩乎為藝術獻身的青年,達到為普通人辯解的目的。事實上,我也一樣尊重那些非死即殘的藝術家。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道路的權力,有的人選擇了做普通人,而有的人選擇了做藝術家。王彩玲說她又被自己感動了,她說得對,因為你的藝術並不額外的崇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