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鳥人--Birdman

鸟人/飞鸟侠(港)/无知的意外之美

7.7 / 668,237人    119分鐘

導演: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編劇: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演員: 米高基頓 艾瑪史東 查克葛里芬納奇 娜歐蜜華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傳統捍衛者

2015-01-21 05:17:49

英雄從未死去,只是漸漸凋零


  2014年是獨立電影風氣雲湧的時代,獨立製作《少年時代》、《爆裂鼓手》、《消失的愛人》和《布達佩斯大飯店》等頻頻上演文藝好戲,不僅陸續登榜年度TOP10,在各大電影節更是拿獎拿到手軟。獨立電影綻放今年的電影節,在顯露出學院派新寵兒實力外更是給了全世界的獨立電影迷們一次豐富盛大的犒賞。

  在眾多獨立電影面前,《鳥人》稱得上獨立中的獨立,更可以說是一部徹底的作者電影。《鳥人》的與眾不同在於是剪輯上的獨特,也在於角色性格塑造上的怪異和擰巴,在充滿著銳氣和個性的鏡頭下,每一個角色都像鳥人一樣插上了一對瘋狂的翅膀,在小小的舞台劇場裡展現了最妖冶的神奇魅力。可能很多朋友看完電影簡介會覺得這部《鳥人》是一部勵志電影,但說實在的,勵志的主題在通篇無蹤可尋,瘋狂的節奏貫穿始終。瘋狂的剪輯、瘋狂的攝影、瘋狂的配樂、瘋狂的演員,《鳥人》更像一把裝滿春藥的獵槍擊中了所有人的腎上腺素,或許電影的創作本身就是一個超級瘋狂的舉動呢。

  當中,最能代表電影風格的角色當屬麥可基頓飾演的雷根.湯姆森。那個高大全的超級英雄飛鳥俠蹤影早在20年前銷聲匿跡,只剩下一個年過花甲的禿頭佬在劇場慘過餘生。過氣明星的累贅成為了雷根最大的心理負擔,他對人生的困擾來源於被人逐漸淡忘的邊緣化,邊緣化的傷痛更導致到他對女兒的照顧不周、對妻子的愧疚、對情人的逃避、對劇組的刻薄。在演藝事業上,固化老套的演技和一成不變的台詞更成就了他累贅的雙重疊加,老年鳥人的心像是一個繫了千層結的包袱,繫上容易,可解開太難。

  救贖源於過往,曾被拋棄的鳥人一直跟隨著雷根的身體,彷彿一個住在他心裡的小人,與雷根在一次次對話中顯露出巔峰時期鳥人勇敢、瘋狂、神經質的強大氣質。一個永不會老去的內心和一個漸漸凋零的身體間展開了焦灼的對抗,懦弱與勇敢雙重性格更是在與小人的對決中激盪著這位老人的靈魂,事故般慣性懦弱壓下了逝去的勇氣,一個屈從於平凡的但不甘平凡的過氣明星就這樣栩栩如生地出現了。在經歷了合夥人意外事故後,除了舞台劇一無所有的雷根,卻被突如其來的年輕演員查理深深擊中了五臟六腑,倔強的舞台掌控者在與查理的合作中越發感覺到了自己的脆弱,體驗派演技更是被表現派爆到渣都不剩,甚至有些分分鐘教你做人的意思,最瘋狂的配角搭上最瘋狂的潛力主角,一段尋找自我之旅華麗開場。

  事業和生活上的失落讓雷根對自己重新的考量外,也觸發了啟動體內鳥人的開關,那股「不瘋魔不成活」的勁兒在最後成功預演後被完全的釋放,雷根終於在這次演出中實現了他《鳥人》系列後最好的輝煌。且為了更瘋狂,那股瘋魔勁兒更被導演一直延續到舞台外、劇場外甚至螢幕外,他與靈魂融為一體後,那個自由輕盈的鳥人已無拘無束,天地任我逍遙,世界任我遨遊。最後,雷根的女兒看到父親衝上雲霄、羽化登仙后的那一釋然之笑,如此美好的結局是鳥人一生最完美的解脫。真正的鳥人是屬於天空、屬於上帝的,凡塵俗世豈能約束一個超脫眾人、俯瞰眾生的超人。

  現在仔細回想這部《鳥人》,獨角戲版的作者化風格更像是主演麥可.基頓本人的生活記錄。20年前曾因《蝙蝠俠》大紅大紫的超級英雄動作明星,到被人遺忘、默默無聞和破落收場,再到最後突破自我換髮事業第二春,這何嘗不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呢?《鳥人》是麥可基頓關於自我的和釋放,在電影外他同樣完成了對自我的超越,《鳥人》過後,蝙蝠俠和鳥人已毫無區別,只是麥可.基頓的一個分身。

  更深一步講,這部電影成功的意義不僅在於麥可.基頓本人,更在於激發了當下美國電影組織對過氣明星的重視和保護,甚至對現有明星制度的反思。那些被人漸漸淡忘的英雄或因年華老去而失去以往的卓越風姿,但心中那團表演之火不熄,年齡的界限就會變得無限模糊。給他們一粒精巧的種子,不用多久,就會結出無比燦爛的花。我想,英雄從未死去,只是漸漸凋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