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比人:五軍之戰--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哈比人五军之战(港台)/哈比人奇境再返(台)

7.4 / 580,878人    144分鐘 | 164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彼得傑克森
編劇: 法蘭華許 菲利帕柏恩斯
演員: 馬丁費里曼 理查德阿米塔格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頭

2015-01-21 11:33:05

史上最強原著改編電影


在原著中,負傷的索林被救回後,和比爾博冰釋前嫌,最終留下遺言:「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夠像你一樣,看重笑語和美食,輕賤黃金和白銀,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快樂多了。不管這個世界未來會怎麼樣,我都得離開了。永別了!」

很令人感動的一席話。在《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中,索林臨終前的歉意與悔恨真切表露無遺。我一直認為電影《霍比特人》設置了雙主角,即比爾博與索林。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但凡出現比爾博,一直在呼應主題,譬如勇氣、譬如良善。而索林在電影中的篇幅被無限放大後,則成就了一個真正的悲劇傳奇。

史上最完美原著改編電影

看完第三部後,我確信了《霍比特人》是一部堪稱完美的原著改編電影。細數改編作品,如今只有《魔戒》和《哈利波特》兩部好評度最高,即便是《暮光之城》和《飢餓遊戲》,也曾遭原著&非原著黨口誅筆伐。暫且毋論《移動迷宮》、《分歧者》等等,先觀國內,青春小說影片的出現無一不被明眼觀眾貼以「圈錢」標籤,《小時代》、《匆匆那年》等紛紛用行動彰示著自己的分羹決心。

反觀《霍比特人》三部曲。到了《五軍之戰》,終於是結束了。耐寶讓我再找尋新的目標,我說:十年的喜好了,哪裡還會這麼容易遇得到。自從《魔戒》三部曲完結後,一直在關注《霍比特人》的影視改編動態,新線最開始發聲明說拍一部,後來改口說分上下兩部,再往後就成了三部曲了。對此,戒迷們爭先恐後地表態:加吧加吧!讓暴風雨來得更兇猛點!改成十部曲我們都會去看!熱愛的深度由此可見一斑。但《霍比特人》一本薄薄的童話書,內容比起《魔戒》實在是太少太少了,連三分之一都不到。雖然《五軍之戰》一共有145分鐘,我卻絲毫不覺得長,整個故事很簡單,就是關乎「五軍之戰」,整部電影就講述了這一場戰爭的始末,鮮有支線。迷霧城堡擊退索倫轉瞬即逝,魔王&戒靈九魔唯有驚鴻一瞥。而第二部中的「話癆龍」史毛戈,剛出場幾分鐘就被巴德射殺,簡單明了。

以為《魔戒》已有大幅刪改,狂加長度亦使許多劇情無暇安放,例如「湯姆•邦巴迪爾」、「收復夏爾」,但刪減得體,趨近完美。而在兩年看完整個《霍比特人》三部曲後,卻為彼得大帝&諸位編劇的改編能力感到驚嘆。西爾凡女精靈塔瑞爾在原著中是不存在的,在這個系列裡卻成為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且與矮人奇力發展了一段深邃的愛情,在第三部引人淚下。「收回它吧……它為何讓我如此心碎。」對於幽暗密林精靈王瑟蘭迪爾,本來刻畫並不多,其固執、銳意的性格特徵卻在「五軍之戰」中被層層剖析殆盡,與塔瑞爾的故事照應之下,因何而陰沉、因何不近人情,緣來一切,皆因曾經深愛過。

改編成功之二,混淆/完善了時空。半獸人阿索格與博格,本來不在同一時間線上,索林亦非阿索格所殺,換皮人比翁也沒有一怒衝殺博格。但是正因為虛構添加&轉換情節設置的設定,讓《五軍之戰》的線索堆積毫無瑕疵可言。索林和阿索格有家仇,應由前者擊敗後者。萊戈拉斯•萌綠葉在《史毛戈之戰》中與博格戰鬥勝負未分,該有一終結。而對於甘道夫發掘索倫蛛絲馬跡的支線,在故事裡一筆帶過,在這裡卻成為了與《魔戒》最偉大的呼應。因為《霍比特人》先於《魔戒》完成,JRR托爾金彼時構建的中土世界還沒有那麼廣袤,許多地方粗略揭過,連決戰都沒有描繪,他這樣說的:戰鬥剛開始比爾博就暈過去了,醒來後發現已經結束了。而導演實實在在地把這場場面恢宏、緊湊激烈的戰鬥安排得張弛有素,完全展現在我們面前。

愈想,愈對編劇佩服得五體投地。編劇之一的菲利帕•鮑恩斯在19日北京新聞發佈會接受採訪時說到,《霍比特人》三部曲最難改編的還是《意外旅程》,區別於「魔戒」之後又一個全新的故事,鋪墊都得重新來,但是到了第三部,如何展開如何收尾,自然而然塵埃落定。當一部電影能夠改編到,原著黨毫不嫌棄還會慶賀長度增加,新粉絲不能看出劇情上的破綻,我認為,這已經是一部最完美的原著改編電影,無出其右。

瑕不掩瑜——一絲顰笑、一句言語惹人淚

同時我也坦白,認為這部電影比起前作兩部,還是感覺不夠好。因為該講的都講得差不多了,難以找到新的點來充實。但是喜歡就是喜歡,愛就愛徹底,明其不足,也不會因此嫌棄。最感動的還是那些亘古不變的主題,那些照應《魔戒》三部曲的所有精華元素。當中土世界生最長久的精靈女王凱拉德麗爾夫人,與林谷領主愛隆王、白道會領袖薩魯曼一同出現時,和我同看的幾百位影迷們都不由激動萬分。這三位傳說中的大能者,也是魔戒系列中的重要人物,又一次回歸螢幕。

與此相似之處還有很多。其一,索林贈予比爾博的禮物——「秘銀鎖子甲」,在《護戒使者》中被金靂稱作「國王的贈禮」,被比爾博傳遞給佛羅多,助其踏上毀滅魔戒之旅。其二,魔戒再次被提及,而甘道夫以為那最多是屬於人類九王和矮人七王中的一枚,從未想到是至尊戒,直到60年後,比爾博的111歲生日。其三,薩魯曼告訴眾位領袖:「把索倫留給我。」為《魔戒》中其反叛作下鋪墊。其四,努門諾爾王國遺族、登丹後裔——遊俠「神行客」,在戰鬥結束後,瑟蘭督伊向萊戈拉斯提起,囑咐他去北方尋找,電影裡瑟蘭督伊並沒有提到他的真名,而是告訴兒子,需要獨自去發現,當然我們都知道了,那就是阿拉貢——恢復眾王之城昔日榮耀、促使白樹再度開花的人類國王。這寥寥幾句對話,也是令我最懷舊感動的話語。

從魔戒中一路逶迤而來的粉絲們,猶能體會到這些「影射」與「重逢舊時人」的欣喜。尤其是高貴強大、美艷不可方物的凱蘭崔爾,在索倫沒有力量崛起之時,一定是中土最強大的生靈。時間沒有減掉布蘭切特的容顏,如十多年前在羅斯洛立安,氣勢逼人,同樣地,美得令人喘不過氣。由此我真心相信,有些角色,不用多說幾句話,顰笑驚怒之間,你就知曉,那個演員因此而生。甘道夫也是甘道夫,愛隆王就是愛隆王。而90多歲高齡的克里斯多夫•李,一位曾獲托爾金本人祝福過的演員,敬業程度讓人佩服到驚訝。我看到他在同戒靈打鬥時,生怕他不小心摔了,但是「薩魯曼」,果然還是幹得漂亮。

「明星效應」的目的向來只有一個——「圈錢」。抱歉又說到這個詞,最近吐槽比較多。但我認為的是,《霍比特人》的「明星引用」已經超越了「圈錢」的目的。更多的是表述情懷。當然一說到情懷,很快又有人要罵我情懷狗了。讓貓頭客觀地說明一下。凱特•布蘭切特、雨果•維文、伊恩•麥凱萊恩、奧蘭多•布魯姆,這些都是老角色回歸,不多說了。李•佩斯近來風頭大熱,或因「指控者羅南」(《星際異攻隊》反派人物),或因「瑟蘭迪爾」,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正是「瑟蘭迪爾」挽回了他的事業。另外如理察•阿蒂米奇,卷福(就是一頭龍好嘛!),因此而得名,全為實至名歸。《霍比特人》延續了《魔戒》的另一個特色就是,PJ不僅可以創造一個可見的美麗中土,還能復活一個個「真正」的角色。彼此成就,互無詬病。

特效則全部由著名特效製作團隊「維塔數位」完成,還是相當令人驚艷。「維塔」工作室是曾經彼得•傑克遜為拍攝《魔戒》而組建的部門,到了如今已成為業內頂尖團隊。安迪•瑟金斯成就了「動作捕捉技術」,《猩球崛起》裡的「凱撒」堪稱完美製作典範。而本片裡的「史毛戈」是一隻龍,開口閉口,吐息說話,細微的變化都依靠已晉陞副導演的瑟金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才能順利完成。遺憾的是,本集中沒有「咕嚕」了。

在《魔戒》中,當故事凝聚在夏爾時,色調偏暖,而到了剛鐸再到魔多,變得灰冷、陰暗。《霍比特人》里,許是照應這本童話書,基調都是暖色。和色調配合故事的相同元素是配樂,霍華德•肖為《魔戒》系列作的曲十分完美,在《五軍之戰》中則遜色了很多,因為不少基本旋律照搬了前作的。懷舊風情很明顯,卻也沒突出什麼特色。當然《The Last Goodbye》還是值得稱讚,反覆多遍,體會得到要表達的意蘊。隨著主題曲響起,與《王者歸來》「Into the West」照應的畫面重現,一幅幅素描勾勒群像。我沒有離開,很多人沒有離開,我們都在等待這一幕。

「去而復返」——細數那些永恆的人類美好品性

本來還在部落格上一天天倒計時,今天看完,心就好像空了。但不應該因此而不期待它,因為它會給你帶來另一片天,就像故事中的比爾博,在踏出家門後,才擁有了世界。人生就應該去冒險,去敢愛敢恨。《魔戒》、《霍比特人》都表達了同樣的主題,雖然比爾博的戲份在這裡被索林的線索弱化了,但是最重要的、微渺的事物還是都沒有變化。我也曾反覆提到那些最觸動心靈的事物——勇氣、榮譽(責任)、友誼,不變的世間美好品質。

整個霍比特人和魔戒的故事,是第三紀元最重要的篇章。當至尊戒被毀滅後,精靈們力量衰退,陸續離開中洲而去(詳見《魔戒》),矮人們也漸漸消遁地底。第四紀元開始了,也就是人類的紀元。有人推算過,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大概已經到了第6紀元。但是誰能忘記過去呢?

我相信,依然有人記得巴德曾追尋先祖的腳步,面對邪惡侵襲毅然擔負起責任,保護自己家鄉的人民;依然有人記得,索林忍辱負重,歷經困難,在某天成功奪回了孤山,且用鮮血洗刷了矮人的恥辱,重新獲得了榮譽;依然有人記得,瑟蘭迪爾放下恩怨幫助矮人復國,證明就算是不忍人間煙火的精靈也有金子般柔軟的心靈;依然有人記得,勇敢的霍比特人離家出走,行萬里路,找到了友誼、勇氣和永生難忘的回憶。

我記得,在《魔戒3:王者歸來》中,垂暮老矣的比爾博告訴侄子佛羅多,「我真想再次踏上旅程。」多麼難忘的一次旅程啊,只有經歷過的人生才能喚作人生,只有去而復返後才有最美好的回憶。螢幕上永遠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魔力。頃刻間,比爾博就已經111歲了,有人還記得他曾經在51歲那年,什麼東西都沒帶,開始的那次說走就走的愚昧旅行嗎?托爾金是在戰火流離的二戰時代中寫下中土的故事的,他努力在紛爭的年代發掘生活中的那些小美好,小確幸,帶給黑暗的年代一束光亮。我說不清他具體對此傾注了多少感情。但是這些故事裡的感情卻比任何東西都要真實。

「你就在這裡,帶著王冠,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渺小。」
「Will you follow me, one last time?」

無論索林前面表現得多麼地剛愎自用,把矮人們的貪婪、小氣、固執本性綻放得一覽無遺,放棄諾言,見死不救,可氣,到了最後的懺悔,都讓所有人用內心原諒了他。放不下,皆因執念太深。家園已失多年,流離失所,任憑是誰抓住一個機會也捨不得鬆開。然而也因此受到「史毛戈貪慾」荼毒深厚,不得善終。他曾看著比爾博抓著榛子微笑,在臨死時對比爾博說:「回去後坐在你的椅子上看你的書,還要種樹,看著它們長大。」滿滿的儘是細微樸實的話語。突然,他眼睛裡的光消失了,他死了。比爾博守候在他身邊,哽嚥著一遍遍說:「那些巨鷹們來了…巨鷹…巨鷹來了…」再也沒等到結局。失去了財富,贏得了尊嚴。沒過好這一生,卻還是滿足地死去。

自此,那些畢爾博劃分十四分之一財寶的情節,慶功會什麼的都被導演隱匿了。激動人心地開始,平淡地結束。也許這就是世界本來的樣子。比爾博最終回到了夏爾,回到了霍比屯,帶著一箱金幣,一件鎖子甲,一枚戒指,和一生的回憶。他開始寫魔戒旅程的故事。

「There and Back Again:A Hobbit’s Tale,By Bilbo Baggins」

想到這裡時有欲哭的感覺。此刻已經深夜了。我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為它作別。只能以我擅長的文字,說一些積鬱了十年也不能一口氣說完的話。

最近在刷部落格時常常說:「從此以後,再無中土。」

當我說出口的時候,我因為相信它是真的、而認真地開口。但內心有一隅始終不能夠相信,這真是訣別。托爾金的《胡林的兒女》,雖然不在第三紀元,卻也最容易改編成電影。《精靈寶鑽》宛若編年史、窮盡不得終,可摘取。但是目前都沒有談到版權,PJ也不敢確認。拍《霍比特人》時,他是懷抱著最後一次把中土世界視覺化的決心來進行的,付出了許多努力。粉絲們都能夠看見,我寫出來,也希望大家看得見。這片子也許並不那麼完美,但是在我心中,它就是我所深愛的。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上映時,我獨自去電影院看,邊看邊哭,不能自己;

《霍比特人:史毛戈荒漠》上映時,我和不同朋友,去過四家電影院,看過四遍;

《霍比特人:五軍之戰》,雖然我在20號看過首映了,但是還會去刷,想把一切都看透,多對自己,還有它說幾句再見。

「I will follow you,for one last time。」——貓頭


新浪部落格:@是喵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