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管它如何

2015-01-21 18:41:13

日不落的優越感


在新學期開始前一晚租來了BBC製作的電影The Trip to Italy,觀影后的感受是既為在開始進入忙碌生活之前的短暫休閒時期能看上這部電影而感到慶幸,又因為恰恰是在這個時候看這個電影而感到些許可惜。

豆瓣上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不高,其中較中肯的評論指出了這部電影由於主要是由大段大段的對話支撐起來的,尤其對話還沒什麼¨營養¨,實在是比較不合中國觀眾的胃口。這一點,我認可。而我享受這部電影所享受的主要內容也的確是這倆逗逼互相鬥嘴互相賣弄的微妙喜劇感。

首先,這部電影製作的本意,就不大是為了迎合普羅大眾電影觀者,尤其是國外觀眾的胃口。BBC在兩部The Trip真人秀結束的檔口分別在英國本土的北部區域和歐洲大陸上的所謂鄰國義大利製作了這兩部算來成本非常低的快捷電影。電視劇是分別是每季6集每集40分鐘的真人記錄片,電影呢,每部也就不到兩個小時。這麼說吧,這部片子完全可以類比爸爸去哪兒大電影:迄今出了兩部,今後可能會有更多,兩部均是在電視產品大獲成功,為趁熱打鐵而出的電影。藉機原班人馬重組,找個藉口走出國門,不僅多賺點銀子,還一起出國游一番權當犒賞自己。英國觀眾買帳,心甘情願花錢買票看這倆老喜劇演員模仿搞笑逗樂子,何樂而不為呢。換個角度想,若是某英國本土觀眾無意看了眼爸爸去哪兒大電影,應該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吧。

可話雖這麼說,即便初衷是為本土觀眾提供純英國式的娛樂方式,BBC也不願意把這部片子給做「獨」了。片子當中提到的各種在人文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名號,無論古典文學還是當代名人,從蝙蝠俠代言人Christian Bale,到曾扮演這史上最出名怪獸弗蘭肯斯坦的老牌美國演員Robert De Niro,從源自西西裡的教父家庭再到羅馬假日裡的奧黛麗等等等等,都統統跟英國毫無干係,但都被兩演員彷彿誇自家人一般聊得眉飛色舞。電影中提到所有這些的目的也無非就是能跟更多的非本土觀眾創造一些共同語言。

全劇數來數去估計只有兩處文花上的引用與英國有些許關係,那就是弗蘭肯斯坦的原作者本人瑪莉 Shelley和被兩位主演走到哪裡捧到哪裡讀到哪裡還引用到哪裡的英國詩人拜倫。英國人天性中的自大在譯言上能找到一篇很不錯的文章(http://select.yeeyan.org/view/504896/439804)詳述,而這樣的自大體現在這樣一部以賣弄文化為主線的旅行志電影中,就是:我管你有什麼電影明星,說到真正的文化鼻祖,經典的文學,還是得回歸我老大英帝國(當然非得拼電影明星的話,我們還有被模仿爛了的休格蘭特)。

因而看這樣的片子,你不僅得有一定的文學積澱和電影積累,還得有忍受得了英國人昔日雄風已去卻依舊日不落的自我優越感的耐心。當你有了這三樣,再看這片的感受就差不多類似於看羅賓威廉士早期在小酒吧的stand-up脫口秀或者立波同學專為上海本地人開的專場海派清口——即便你抓到了所有模仿逗樂諷刺的笑點,可你若不是美式俚語無障礙或上海話過關,你還是聽不懂。

我說我慶幸自己能在開學之前看看這樣一部片子,是因為我還算有在閑暇時間花上兩個小時專注地聽這倆老頭叨逼互損並呵呵一笑的愉悅心情,但這部片子,像我如上所說,能達到的作用遠不應止於此。它應該達到的作用是像一部索引,做為觀者,你得順著字母表的順序,該谷哥的谷哥,該度娘的度娘,該補的電影補(還沒看過教父三部曲的,哎對,說的就是你),該念的書念,好好給自己上一堂學生時代沒上好的人文課。可惜我現在是沒那個閒心,更沒那個時間。想到這裡,也就不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人無法喜歡上這個故事了:兩個中年發福長相砢磣的老男人,啥勁都不用使,別人將費用全包,而二人就在地中海邊,看小風景,開小敞篷,住小城堡,吃小意面,睡小(年輕)女人。我也奇怪,他們是憑什麼?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