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媽咪--Mommy

妈咪/亲爱妈咪(台)/慈母多恶儿(港)

8.1 / 48,870人    139分鐘

導演: 札維耶多藍
編劇: 札維耶多藍
演員: 蘇珊克雷蒙 安妮杜爾瓦勒 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 派帝姚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虛偽

2015-01-25 03:10:28

一個少年導演的母嬰情懷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影片的整體感受

第一幅畫面是條男孩的褲衩,第一句台詞是母親口裡的「操」。雖然開篇鏡頭虛入的畫面給人感覺很柔和,但是真正想要表達的態度卻是粗暴直接,這就是哈維爾·多蘭——這個被稱為天才的90後導演給我的第一印象。我自然對這個比我還年輕的導演沒什麼了解,媒體評價說,這是多蘭迄今為止最溫暖、最貼近人性、自戀成份最少的一部作品。但光聽他第一部長篇作品的名字——《我殺了我媽媽》這個片名就足以驚撼,而通過《媽咪》這部電影,我看到的是一個少年對母親1:1的依戀和崇敬,完全不見那些不成熟的自戀。

這裡所說的少年和母親的關係,絕不僅僅關於電影裡的母女兩主角之間的關係,而是多蘭對於角色母親與原型母親的雙份感恩。

這部電影裡沒有賢母,也沒有孝子,有的只是真實的母子感情。如果這一對在社會體系里不討好的問題母子出現在你的現實生活中,你絕不會願意與他們交朋友做鄰居,但這不妨礙我對多蘭電影裡所表現的這對母子關係做分析。一方面有其作為一部溫情電影本身的藝術魅力,同樣也是為了給更多的母親和孩子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分析。即便大部份關係看似和諧的家庭,其實也都存在著家庭成員溝通方面的隔閡;而即便那些看似不幸的家庭,其實也有他們之中不可言表的美好感情。


問題少年和擦屁股的媽媽,但愛,是不受影響的。


不要問我人格障礙群體為什麼會做出違背社會秩序常理和道德倫理的事情。我只能說他們的生存法則比起普通人來說,更加源於自己的內心感受,而不是靠外部知識和規則所能約束的
,所以我們只能在他們的行為背後推測原因,最多也只能在他們的情緒產生波動時予以保護,卻無法預測和控制在情感爆發後他們會突然做出的事情。

人格障礙的人,自體範圍都很小,有時甚至連自己的體會和感覺也理不順,所以才會尋求逃避,甚至爆發。比如電影裡的史蒂夫的設定是多動症,伴有易暴怒、強烈自我中心等不良癥狀。他當然不是精神病人,只是他的這些人格缺陷讓他無法適應社會,無法與陌生人正常溝通並建立關係。

孩子的人格問題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天生的大腦問題或染色體遺傳,這個屬於神經生理方面造成的先天性的發展障礙,是醫學範疇;另一方面是後天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孩子在幼小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懷或教導而形成了錯誤的認知行為模式,或者在看待事物和感受能力上缺乏全面性,這是心理學範疇。

影片裡沒有提過史蒂夫有何先天性的疾患,所以我們推測他的人格缺陷完全受成長經歷所影響。回過頭分析,母親當著孩子面抽菸喝酒,對孩子的態度在寵愛與謾罵的矛盾中掙扎,自然會造成孩子暴躁且易激惹的性格。

雖然這些性格上的缺陷讓其他普通人反感,但史蒂夫對於母親黛安娜和「老師」凱拉的感情卻是純真樸實的。可以通過影片看出史蒂夫對於母親的依戀是偏執的,甚至是極致的。前文說到了原型母親與角色母親,黛安娜自然是原型母親,而凱拉扮演的就是史蒂夫心中的角色母親。

角色母親不同於原型母親的就是她需要滿足孩子的一切幻想,作為一個孩子來充分接受母親這一角色所無所不能的應該付出的一切東西,比如養護、教育,甚至還是最初的性幻想對象。凱拉能夠以「第三者」身份走進這個家庭就是因為她滿足了黛安娜在史蒂夫心中不能扮演的角色母親的角色,為他提供了足夠的鼓勵教育,填補了黛安娜所欠缺的愛的能力。

觀眾可以看到,在凱拉進入到這個家庭中後,之前的母子衝突矛盾明顯減弱,史蒂夫雖然仍舊任性多動,但也能靜下心來投入學習,黛安娜也能安穩於家政工作,為兒子提供穩定物品管障,甚至一度在電影裡出現她幻想兒子順利畢業並結婚的幸福場景······

但真實情況是,除了母親,孩子無法與其他人正常交流,孩子在原型母親和角色母親的過份保護下持續著嬰兒狀態。他忍受不了母親被其他男人佔據和欺騙,即便最後自己被母親欺騙到治療中心。在失去冷靜的一頓謾罵之後,他還是想要回到母親的懷抱,為此他也應該懂得了成長的重要性,他看到的不是黑暗,而是奔向牆外的光明,結尾這場戲的鏡頭意義再明顯不過了。

影片從頭到尾看來,黛安娜作為媽媽終究是不及格的。這怪不得誰,這就是生活,因為自己的生活與境遇,加上自身成長的問題矛盾。一開始就沒有好牌(健康的家庭的資源與環境),也沒有好的牌技(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水平),所以牌越打越亂,養大的兒子出現了許多的人格問題。可即便兒子缺陷再多,自己的能力再怎麼有限,她也做到了對兒子的付出,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是比愛自己孩子還擅長的了,這種愛的能量不需要轉換和學習,是作為母親的本能——是原型母親必備的能量。可惜的是黛安娜沒有表達愛的能力,一個自身私生活氾濫、工作不穩定的單身母親——這也是她的原型形象。即她擁有足夠愛的能量卻沒有轉換成最好的愛的形式以呈現。

因為自己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不當,當影片開始時,史蒂夫就已經犯下罪行了。一路的逃避並不能掩蓋過去的錯誤,而因為自己兒子的錯誤所造成的他人損失,她也必須承受。而影片,也就是從這段時間的經歷來刻畫母親的成長。

其實這部電影的精髓也就在於一個母親為補救兒子所進行的自我成長。孩子的問題都來自於父母,這種說法可能太絕對,但孩子的人格養成卻絕對受到原生家庭的極大影響,所以黛安娜自己都不相信史蒂夫能夠買回一條金項鍊。人格雛形本來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趨於穩定了,之後的個人成長更多是一種自我補充或修復。

電影裡,史蒂夫已經十幾歲了,過去的這麼多年,母親沒有教育好孩子是因為什麼,也已經沒有再去過多追究的必要,關鍵要看當下如何應對以彌補過失。一開始,黛安娜帶著史蒂夫到處躲避,以為迴避就能擺脫事實上的官司,就像以為逃避人群就能避免史蒂夫再次在人群中失控而痛苦一樣。

她深愛著兒子的同時也飽受兒子隨時會爆發的暴力襲擊,她不是那種強大的女人,能夠承受起一切不幸,還能憑一己之力將一個問題少年撫養成為一世菁英。她,就是一個生活在社會中下層,沒有良好生活習慣,沒有健全生活保障的庸俗婦人,她身上唯一可敬可愛的地方也許只有直率和簡單,而這樣的角色設定,也許更加貼合真實生活和觀眾的真實心態。

如同一切的的美好源於生機的人性,一切的不幸也都源於該死的人性。黛安娜的人性本能,散發得尤為原始,所以兒子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是肆無忌憚。也正是這些原始的慾望讓這對母子難以分離。

當她以為找到了凱拉這樣的幫手也許能夠讓自己今後的生活變得順利時,其實結果是誰也不能幫助她。凱拉不能,律師酒鬼不能,當然,那個一直沒有足夠成長成熟的孩子更加不能帶給她穩定的生活。

至少,母親最後沒有逃避問題,而是選擇了勇敢面對。凱拉最後說她不想放棄自己的家庭,其實黛安娜又何曾放棄過史蒂夫?她一直抱有希望。

接受分離與接受幫助一樣,都要從互相尊重開始,要通過承受拒絕和分離所帶來的痛苦來學習。孩子要學會尊重母親的割離,凱拉要學會尊重真實母子間的關係,母親也要學會尊重社會對於犯罪的懲罰和對人格障礙患者的醫治。

······

影片最天才的一場設計來自兒子對母親的激吻,這一幕瞬間達到點燃觀眾情緒高潮的目的。而反過來,無論多害怕分離,孩子始終要經歷與母親的第二次分離。分離,不代表不愛了。

能拍出這樣一部佳作,也正是多蘭用他自己的成長來表達生活中每一個孩子對於母親艱辛哺育我們的感恩之情。

情感驅動著成長,而成長,就是對於關心你的人最好的回報。所以,想要看到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父母,你們自己的成長也不能停止腳步。而作為孩子,能夠順利告別母嬰情懷(或戀父情節),才是讓父母感到最放心的生活狀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