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比人:五軍之戰--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哈比人五军之战(港台)/哈比人奇境再返(台)

7.4 / 575,402人    144分鐘 | 164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彼得傑克森
編劇: 法蘭華許 菲利帕柏恩斯
演員: 馬丁費里曼 理查德阿米塔格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ongbei

2015-01-26 18:50:58

壯觀的平庸


繼續奉獻該奉獻的精彩,竭力抵抗冗長帶來的乏味,《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從容地為該系列畫上了結束的句點。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從《意外之旅》到《五軍之戰》,像是參加一位老派夫人的晚宴,導演彼得·傑克遜就是那位主人,一邊盛著無可挑剔的視效大餐,一邊說著令人哈欠連天的無趣廢話。無論賓客作何反應,彼得都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優雅與任性,自顧自地把他的「導演加長版」進行到底,直至盛宴收場。

拖沓?粉絲與票房給出了反擊。圈錢?這是商業大片的基本道德!彼得利用粉絲對中土世界的熱愛,將一部電影的篇幅,洋洋灑灑地兌對成了三部曲。首部《意外之旅》是漫長的序幕,第二部《史矛戈之戰》是臃腫的發展,第三部《五軍之戰》是宏大的落幕。首部開啟遼闊的絢爛征程,次部靠動作戲撐場,其間行雲流水的木桶漂流戰,如同迪士尼動畫的雜耍一樣炫目,到第三部,大場面蒞臨,近身搏鬥增加,通篇來看,觀賞性呈漸升狀態,拖沓的毛病持水平狀態,整體上乏味感在下降。看終篇,就像眼看盛宴收場,即便對於不是中土粉絲,但看過前兩部的觀眾,也很可能會激起戀戀不捨的情感來,留戀主人的手藝,想再多看幾眼,捨不得與主人告別。

而三部曲的設定,為系列種下了最大的病根。情節太單薄,靠視效拯救,以幽默對抗,用愛情填充,這些只能解決部份問題,在娛樂性最好的第三部,拖沓依然是最醒目的缺點。宏觀情節基本為零,若僅靠大戰刺激,亢奮也會變得疲累,為此彼得·傑克遜增添了不少局部情節,使整體顯得張弛有度一些。矮人、精靈、人類鬧矛盾,索林與比爾博又在矮人內部撕逼,矮人與精靈搞起了瓊瑤式三角戀,這些情節、細節本身有趣與否先不說,它們至少讓五軍之戰有了較舒服的節奏感,沒變成一波又一波的視效轟炸。

在某種程度上,《霍比特人》三部曲樹立了拖沓的典範——你必須將視效、表演、動作做到如此水準,才可以肆意注水。國貨《四大名捕》,也是拖沓注水的經典案例,不過它有的只是負面意義:把一部混有動作、懸疑、愛情、奇幻、甚至風月等元素的武俠片,拍得比藝術片還沉悶。有《魔戒》收攏的浩瀚粉絲,《霍比特人》三部曲可以安全地拖沓著,系列沒有奉獻驚喜,沒有超出我們想像之外的精彩。《五軍之戰》呢,就是完成了一次安穩的完結任務。

48幀技術是一次沒有激起良好反應的試驗,除此,這個關於冒險的系列影片,沒有表現出任何一點冒險精神。被《魔戒》的光環籠罩著,也被它的陰影統治著,如果看完《霍比特人》的前兩部,還對該系列可能會搞點新意思抱有一線期望,那麼《五軍之戰》則徹底掐滅了這點念想。它讓整個系列的面目變得更為清晰:這個時代最精彩的特效,以及這個時代最平庸的故事。

從「意外之旅」開始,在意料之中結束。粉絲可以為票房護航,也可以守護平庸——有時,愛是一件糟糕的事。遼闊篇幅滿足了一些粉絲的愛,也稀釋了奇幻史詩的力量與魅力,對於一些非粉觀眾,看完《五軍之戰》,首先想問的恐怕只是:五軍到底是哪五軍呢?中土固然美好,而或許只有當彼得·傑克遜告別中土,踏進新的冒險世界,才可能為我們帶來一段真正的「意外之旅」。【搜狐娛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