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比人:五軍之戰--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哈比人五军之战(港台)/哈比人奇境再返(台)

7.4 / 575,402人    144分鐘 | 164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彼得傑克森
編劇: 法蘭華許 菲利帕柏恩斯
演員: 馬丁費里曼 理查德阿米塔格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秣理

2015-01-26 23:14:20

回到夏爾,再見的中土世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月24日,我的霍比特人:五軍之戰結束了。
    從夏爾到孤山,比爾博走了13個月;從魔戒到五軍之戰,彼得•傑克遜用了十幾年,就像是一個恍然。
    或許是期待太久,最後的五軍之戰就像是虎頭蛇尾的作文,意猶未盡,又像是還未達到高潮的匆匆結束,總有種慾求不滿的感覺。
按照豆瓣的評分,我不知道該給幾顆星,從影片的製作來說,是精良製作,效果滿分;從個人情感的滿足和故事的緊湊邏輯來看,只能給兩個星;
    還是給五顆星吧,給我多年的期待。
    影片的最開始就是史矛革在長湖鎮的大肆縱火,史矛革在第二部中的副本終極BOSS形像在五軍之戰中變成了修真小怪,被弓箭手巴德以兒子作弓,黑箭拉弦打敗。開片的緊張感被導演提起,還沒有感到驚心動魄的時候已經結束。
    長湖鎮已化為灰燼,巴德帶領百姓到孤山索取屬於他們的財富,這個時候的橡木盾索林,已然沉浸在勝利和財富之中,完全拋棄了對長湖鎮的承諾。開始變得暴怒敏感,一如其祖父索爾一樣。他相信十二個矮人中出了叛徒,卻堅信比爾博對他的忠誠。這種可憐又可悲的寄託完全來自矮人的貪婪本性。
    影片的故事承接轉折完全讓習慣於按步驟來的我無法接受。比如偉大的貌美的瑟蘭迪爾精靈王帶領部隊來奪取精靈國寶的時候,一個不愣神和人類結盟,準備和十三個矮人開戰時,索林的矮人兄弟帶著矮人戰隊殺出來,雙方戰前互相喊話後半獸人出現了,沒有任何過渡的打起來。躲在城堡裡的索林面對外面替他拚殺的兄弟選擇退縮,比爾博離開了矮人團,隨著甘道夫加入精靈團,而此時的索林,在城堡內面對其他矮人的指責和失望,經過和「金子」的鬥爭後,毅然拋下王冠,選擇加入戰爭。當戰場連連敗退時,十三個人的出現猶如神助,瞬間扭轉了戰場局面。索林帶領菲力齊力企圖消滅阿索格,卻同歸於盡,最後巨鷹和熊人的出現讓戰爭取得勝利。
    網上評論這場五軍大戰電影時長為40多分鐘,在沒進場之前也在期待這場酣暢淋漓的大場面盛典,但是看過之後,卻發現,整部片子的劇情更像是一個個片段的集合,在大戰之前,魔戒中的凱蘭崔爾女王、愛隆王、薩魯曼、魔眼索倫都再一次出現,預兆著下一次災難的開始,也成為霍比特人、魔戒終結的紀念。而大戰中,期待已久的場面基本上都沒有出現,沒有置之死地的驚心動魄,沒有突如其來的緊張刺激,沒有萊戈拉斯的精彩打鬥炫技時間(小葉子的三級跳不算),巴德在消滅史矛革之後也再無進展,瑟蘭迪爾在第二部的呼聲很高出場很少,所以導演在五軍之戰里給了瑟蘭迪爾足足的畫面和時間,而作為故事的主人公比爾博,似乎完成了使命,成為本部並不重要的人物。人物也沒有了間隙的輕鬆幽默,只剩下長湖鎮的鎮長秘書(忘記名字了)搞笑的出入場。當然,索林和阿索格的對戰還是精彩而壯烈的。
    影片在很多細節上為魔戒埋下線索,比如我終於知道秘銀是怎麼來的,長湖鎮的鎮長秘書逃走,不知道是不是魔戒中洛汗國國王身邊的那個壞人……
    三部霍比特人中,最精彩最完整的應該算是第二部,史矛革之戰了!
    影片的最後是回到夏爾的比爾博,夏爾還是一片生機勃勃,那段13個月的冒險,像是夢境中划過的流星,記住了,也回不去了。
    我羨慕導演對於這部著作的喜愛,相信每個細節、每個畫面都是他精心設計過的,或許在我們忽略的某一幀,都有他潛藏的暗示。文字是充滿想像的,能把想像的畫面變成現實,並且實現的這麼恢弘偉大。在此不得不嚮導演致敬,最偉大的構思者。
    13個月,從夏爾到孤山,從孤山到夏爾,再見中土世界,再見,The Hobbi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