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鳥人--Birdman

鸟人/飞鸟侠(港)/无知的意外之美

7.7 / 668,237人    119分鐘

導演: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編劇: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演員: 米高基頓 艾瑪史東 查克葛里芬納奇 娜歐蜜華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賞影獵人

2015-01-28 05:08:49

飾演飛鳥俠的蝙蝠俠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為此片寫影評最正確的方式,就是不斷引用本片含金量極高的台詞。必火。
  那還是把這檔差事留給別人吧。
  先說一下對本片的淺層觀感:首先它的實驗性是極強的,而且一下子就把這種實驗提到了一個極高甚至近乎完美的層次,就像卡梅隆和他的3D。倒不是說一鏡到底有多麼稀奇(況且也是偽的),它也並沒有開了先例,所以這裡的實驗性更多指整體。不漏聲色而實際上煽動性極強的鼓點配樂,將敘事結構的條條框框打碎轉而用鏡頭來實現故事銜接推進的方式都尤其驚艷。這很難不讓人聯繫到本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這片稱霸了那麼多項,它憑藉的不是屈服學院派的構架,而是極具作者化的靈性,而且就目前的勢頭來看也極具競爭力,並無多大陪跑跡象,這讓連續兩三年看慣了循規蹈矩命題學院電影的朋友們異常興奮。
  
  一直聽大家評論說,本片諷刺了好萊塢的許多東西,包括影評人,流水線商業片等等。看完之後我的個人觀點如下——
  選擇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來說,舉例基頓怒罵痛斥影評人一段,我認為他的心理並不純粹如言,可能更多出於一種情緒化。這麼說的理由是,臨近結尾處就存在一個明顯的照應:當影評人對他的演出給予的高度好評登上報刊,從合作方那個胖子的言辭就能很好的看出,他打的這一記真槍反倒成就了他自己(至於為什麼他當時要裝彈,影片沒有給出更多解釋,幾乎是有意忽略,想故意傳達不重要的感覺,就像本片許多無視邏輯卻不引人反感的橋段一樣),給了他夢寐以求的影響力,在這個具備同樣性質而卻是不同局面的情況,他有沒有指著那句「湯姆森下意識地為超現實帶來了新的生命,現實和隱喻的鮮血同時灑在藝術家與觀眾面前」破口大罵呢?他或許、很有可能、心緒裡的大部份,是享受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極具諷刺性的時候,是雙重諷刺,他對影評人的諷刺最終反諷了自己,顯而易見——依舊虛榮。
  這部電影所具備的最大的趣味、同時也是匯聚了它最多魅力之處,就是他混淆了虛實的界限,而且這份壯舉是突破螢幕的。想要證明這一點,可以像這樣嚴肅地問一句:把飛鳥俠改成蝙蝠俠,難道會違和嗎?
  這樣問的原因只有一個:八九十年代出演過蝙蝠俠的麥可·基頓,就是處在由紅到衰的演員行列,或者不能說是衰,而是在主流視線中淡出。就像影片一直在傳達的東西一樣,對這群急於刷新存在感的明星來說,演個口碑不好的角色並不可怕,甚至票房糟糕也並不可怕,重要的絕非這些東西,而是這些東西所帶來的影響,那就是名聲。切記,那不叫名譽,名譽必須是正面的,那是名聲。在這個時代,一個明星需要的只是名聲,有時候那些為了名譽所做出的拘謹作為都是不好的,因為那沒有爆點,沒有爆點就火不起來,不火就早晚滾。硬道理。這個問題的辨析點就在石頭姐飾演的女兒舉著他爹在紐約廣場裸奔的錄像時所說的話裡面:「不到1小時就有35萬點擊量,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力量。」在他們的世界裡,金錢絕對低於名利,因為金錢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的慾望,他可以將就地住在戲院後台,唯獨是為了集中精力奮都勃起,為了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去,成為別人生活的中心,總是比成為自己的中心更令人興奮。所以個人覺得鳥人不是什麼隱喻,而是一個兼具諷刺性與普遍意義的象徵物,它所代表的就是明星們成為焦點最簡單粗暴方便快捷、卻也同時與真正的表演相駁的東西,就眼下來說,這種東西就是出演一個超級英雄。最有趣的戲外照應是,這部電影其實連陣容都在諷刺——匯聚了老一代的蝙蝠俠,蜘蛛人的初戀甜姐,已經被替代的綠巨人。根本停不下來。
現在回頭想想,那個被罵得一無是處卻依舊厚臉皮的影評人,或許有那麼幾句話也是對的呢?想完這個,再想想影片開頭十幾分鐘左右,那段嗨爆了惡搞了法斯賓德、傑瑞米雷諾等人的段子,他說「真不敢相信,連他也披上斗篷了」是否也含有虛偽的成份呢?甚至不妨用這樣的話去總結:這部電影是一齣戲,這齣戲演的是一群人在演戲,而演戲的代表人物靠演戲拯救了生活這場大戲,並且本片以虛構的戲名作為片名,而事實上它的最終目的是靠這樣一出演繹了用演戲左右生活乃至人生的戲,從而拯救這位演員在現實中的中老年戲路危機。
仗著這些比較個人化的解讀,我認為本片很天才,它實現的是由戲裡到戲外並且無限循環咬尾巴式的諷刺意味。

  還有一點很想表達看法。本片對結尾的處理,觀後有過一種想法,如果這片結束在舞台,也就是開槍之後全場起立鼓掌的地方,是否會更好?想像空間大幅度留白,而且似乎顯得更流暢更漂亮,是死是活管他丫的,總之揭示了其為之賣命的狀態,還詭異得有種《日落大道》與《黑鏡》糅合為一的味道。
  不過,本片的真正結尾也是留白的,它直接傳達的意思是,主人公確實跳樓了,但沒死,因為女兒的眼睛往上望,而且笑了,所以他是變成鳥人飛走咯。但個人在這裡要混淆一下視聽(其實也並不是胡思亂想),畢竟導演野心很大,也有引發聯想的意思,所以多幾種解讀也無妨:第一種可能,就如同《囚徒》中警察最後不單純的笑意、《全面啟動》的陀螺,這些電影的結尾都給人必須多看一下下的感覺,卻在關鍵判斷的時刻給了黑幕,那麼不妨想想,或許女兒在觀望了樓下以後,是仰天苦笑呢、欲哭無淚呢?對,他死了。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解讀偏現實一些。第二種可能,比較天馬行空了,那就是老爹這種瘋魔的模糊虛實的生活態度已經影響到周邊的人了,女兒作為一種象徵代表,她能看到老爹也能看到的、正在自導自演的東西,大家都是瘋子,對,就是那句,「3D形態的瘋子」。

  目前來看是年度最佳,同時也是我的寒假第一片,用這部開篇真是太酷了,早上剛忍完期末考最後一場,堅持了快三週不看片,一週不刷部落格,換來這酸爽,挺值。同時挑下了我的上一部候選《消失的愛人》以及第一個成為候選的《星際穿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