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賽珞璐

2015-02-10 23:51:46

人人自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原文發表於《看電影》2月刊中,轉載請註明。

「是基督,還是惡魔?是聖人,還是強盜?他是一個人。一個以一敵眾的人,卓越的對抗者,絕對的叛逆者。他儘管赫赫有名,卻始終是永恆的邊緣人,是雙重人格的英雄。」這是法國著名作家多米尼克·費爾南德茲獲龔古爾文學獎的傳記小說《在天使手中:帕索里尼,同性戀的一生》封底上對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的評價,與該書的作者結合帕索里尼一生中的幾個重大事件來描寫他的內心活動從而探討他與義大利文化的內在關係不同,導演阿貝爾·費拉拉這部非典型性傳記片僅聚焦在帕索里尼遇害前的最後時光,的確,用一部電影來概括這個巨大矛盾體的一生實屬不易,他在涉足的每個領域裡的成功,讓他成為走得太快太遠的「異類」,他身上有著不該同時存在的多重矛盾標籤:天主教徒、馬克思主義者、義大利共產黨員、同性戀……同時他還是作家、導演、詩人、電影理論家。影片開頭,他在回答採訪者的問題時將自己稱為「作家」,正如他曾經說過的,他的一生都在他的書中,因為他是個作家。他稱自己為「一條被擠壓的血肉模糊的蛇,就像一隻不想死去的貓。」而在這部電影中,他是導演阿貝爾·費拉拉鏡頭中祛神話的另類偶像。
   
 該片是導演費拉拉與男主角威廉·達福的第四次合作,從《新玫瑰旅館》(1998年)、《戈戈舞的故事》(2007年)、《地球最末日》(2011年)到這部,威廉·達福作為男主角,陪費拉拉進行著他在視聽藝術上的新思考。選擇威廉·達福飾演帕索里尼看來沒錯,雖然他大多數時間在說英語,但他在片中的形象基本符合我們對導演帕索里尼的想像,墨鏡加深深的法令紋,還有達福身上的異質感都讓他離導演的偶像帕索里尼更近了一些,遺憾的是,不再粗糙和極端的費拉拉,在這部影片中並未給達福更多展現其演技的空間,在帕索里尼人生的最後時光中,他更多時間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這本能給我們留下更深印象,但我們卻未能感受到更多,除了在媽媽面前撒嬌,表現出義大利男人慣有的大男孩特點外,這位複雜的人物在生命中最後時刻依然神秘。對於帕索里尼被害的處理,導演放棄傳說中的各種陰謀論,用最二元對立的方式呈現了歷史必然中的某種偶然性,男妓和小混混們用最暴力的方式殺害了這位同性戀者。不像義大利導演馬可·圖利歐·吉歐達納1995年那部《帕索里尼,一樁義大利犯罪》執念於尋找真相,尋找殺害帕索里尼的真實兇手,費拉拉的方式淡化了背後的各種可能性,肆意滋生的暴力催化了死亡,至於暴力來自於何處,是恐怖主義暴力的國家還是被暴力統治的人民,並不是這部電影想要討論的範疇。當這顆那個時代最富有想像力的腦袋被車輪毫不留情地輾過時,我們再次想到片中帕索里尼完成當天的採訪後幫記者想出的標題「人人自危——我們都在危險當中」。時至今日,40多年過去,多少智慧的頭腦依然被暴力無情終結。
   
影片中的三個時空平行交插在一起,以帕索里尼最後一天的現實生活為基礎和主線,對他青年時期寫作和性經歷等的閃回構成回憶段落,還有費拉拉滿懷崇敬幫偶像完成的想像性電影片段。其中,對於帕索里尼青年時期性經歷的閃回和他在遇害前的性場面構成呼應,遺憾的是,這種呼應僅停留在形式上。在回憶和想像段落,導演運用畫外音的方式,通過帕索里尼與兩位合作者及朋友——義大利20世紀著名小說家阿爾貝托·莫拉維亞和義大利男演員的書信及會面,引出帕索里尼腦海中的回憶與想像。莫拉維亞曾創辦文學期刊Nuovi Argomenti,帕索里尼正是該雜誌編輯之一,在帕索里尼給他的信中,導演費拉拉用不真實的弔詭畫面呈現了一次飛機失事於非洲的事件,一望無際的粉紅色沙漠和畫面中的非洲原始人讓我們想到了帕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夜》。在薩德主義氣氛濃厚的帕索里尼生前最後一部電影《索多瑪的120天》上映後,帕索里尼已構思好新片,在他與為新片物色好的男演員寫信與見面時,導演費拉拉用他的方式演繹了帕索里尼這部未能完成的電影的片段,僅從這些片段看,依然是部充滿想像力的野心之作,對世俗和性別的戲謔不亞於「生命三部曲」——《一千零一夜》、《十日談》和《坎特伯雷故事》。一位自稱在夜空中看到彌賽亞(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的義大利老頭受到某種神啟,這位老頭看著面熟,因為他正是跟帕索里尼有過多次合作的演員尼納托·達沃力,他帶著自己的僕人乘坐火車去追趕神蹟,有意思的是這位僕人在片中的名字就叫尼納托·達沃力,這小小的把戲足見導演的用心和用意。兩人來到一座同性戀之城,恰逢該城的狂歡節日,當地居民和他們的同性伴侶一同參加,在這一夜盡享異性間的魚水之歡,第二天又變回男同和女同。老頭和僕人大開眼戒後離開,繼續踏上他們尋找救世主的征途,他們在回頭能望到地球的無盡臺階上朝著彌賽亞光芒的方向不停向上爬,最後他們停下,似乎真的明白了什麼。費拉拉演繹了典型的帕索里尼式的故事,也許因為這個故事太帕索里尼,我們幾乎感受不到費拉拉以往的粗礪氣質和個性,這個想像段落為影片增色不少,讓我們對帕索里尼這部未能面世的作品展開盡情想像。還有一處驚喜就是,我們在帕索里尼的現實生活段落看到了他的密友,跟他有過六次合作的女演員蘿拉·貝蒂,由瑪麗亞·德·梅黛洛扮演,蘿拉·貝蒂在2001年曾作為導演拍攝了一部關於帕索里尼的紀錄片。
  
 這些細節表明了導演費拉拉的態度,影片更像是導演對偶像的致敬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傳記片,所以我們無法按傳記片的標準去衡量它。至於我們該怎樣理解帕索里尼和他的作品,或許讀讀2013年出版,分為上下冊的《安魂曲:帕索里尼傳》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該片的評價自然兩極分化,參考法國兩本死對頭電影雜誌給該片的打分便一目瞭然:《電影手冊》五星,《正片》兩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