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比人:五軍之戰--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哈比人五军之战(港台)/哈比人奇境再返(台)

7.4 / 575,402人    144分鐘 | 164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彼得傑克森
編劇: 法蘭華許 菲利帕柏恩斯
演員: 馬丁費里曼 理查德阿米塔格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OD IS LOVE

2015-02-11 21:15:41

你不懂基督教,你就不懂托爾金!(轉)


《魔戒》是部很偉大的著作。自己追指很多年了,吧里很老的人才見識過我當時的狂熱。之前自己對指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也經常看到吧裡面討論「魔戒與西方文化」,「魔戒的哲學意義」,「我想寫有關指的論文不知從何下筆」等話題,而後來我了解了聖經和基督教之後,才真的發現,如果不能以基督教的思想去理解《魔戒》,那麼對這部作品再多的猜測和揣摩,也真的只能說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並且像「湯姆龐巴迪爾是誰」,「有沒有別的銷毀戒指的方法」這樣的問題,永遠也不會找到滿意的答案。因為這部作品中的確有很多和基督教聖經相似相通的地方,因為其作者本身就是虔誠的基督徒(天主教徒),因為作者自己就說過,「我要在這則神話中清楚明確地包含基督教的信仰」。1953年托爾金寫到,「魔戒當然是一個宗教性質和天主教的作品,最初是不自覺的,修訂時是有意為之。宗教的元素包含在了故事情節和象徵意義裡面。」聯經版《精靈寶鑽》的序中提到「。。。第二層是探究作者架構創作故事的源頭;托爾金以舊約聖經為藍本寫了《精靈寶鑽》,以新約聖經為藍本寫了《魔戒》;喜歡托爾金的人不妨找本聖經讀讀當中的故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裡我用聖經和基督教的思想討論一下《魔戒》中的一些精神主旨和故事情節,討論了十幾個話題。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

《魔戒》故事主線與聖經的相似性
湯姆龐巴迪爾的起源,
金莓的身份及與湯姆的關係
蘭巴斯的來源
精靈的婚姻觀念
貢多林的陷落
格羅芬德爾的復活及返回中土
精靈死後的具體去向
至尊魔戒的象徵意義和摧毀方式
咕嚕姆的命運和最終結局
《魔戒》中基督耶穌的形象
甘道夫的神性和神力
阿拉貢,亞紋,波羅莫,佛羅多,Galadriel等幾個人物的角色
黃金大帝法拉松的神話

但是先說明一下,我不是認為托老一定要搬用聖經。我知道魔戒也受了貝奧武甫和尼伯龍根等的影響。我只是因為托老自己把魔戒附加了很多宗教意義所以才會想到用聖經的角度去解釋和理解這部作品。其中很多對比和相似點,大家可以只當做些了解和娛樂。究竟真的是「有意為之」還是巧合,這個只有天堂里見了托老才能對證了。


一.《魔戒》故事主線和聖經的對應

魔戒主線與基督教世界觀和歷史的相似是很明顯的。比如獨一真神Eru就像基督教中的上帝,眾埃努就像是眾天使,精靈是Eru的子女就如人類是上帝的子女,眾埃努是精靈們的守護者就如同眾天使為人類服務。梅爾寇就如同撒旦,同為天使/埃努中的最大能但驕傲墮落者。美麗的瓦林諾就如同聖經中的伊甸園。梅爾寇用言語離間精靈和維拉,就如同撒旦欺騙和誘惑夏娃。費諾弒親就像亞當夏娃的兒子該隱殺害自己的兄弟亞伯。最後精靈們離開了神地去到了中洲,就像人類失去了永生,離開了伊甸園。還有梅爾寇的命運在最初就已被決定,正如撒旦的命運也早被定下,只等末日的決戰。之後天地重塑。說三部曲是仿新約的藍圖,因為魔戒就像徵著基督教義中的「罪」,人人都受到它的力量的轄制。而三部曲和新約聖經就是個消滅罪拯救眾生的故事。三部曲的結局是國王歸來,正如聖經的最後一本書《啟示錄》是講耶穌再臨,加冕為王。


二.湯姆龐巴迪爾的起源,及金莓的身份

湯姆龐巴迪爾到底是誰?

首先,湯姆這個「無父者」肯定不是精靈,也不是邁雅和維拉。因為精靈、邁雅、維拉都是有父的——伊露維塔。那麼他究竟是誰?

《聖經》中有幾處提到一個國王和大祭司Melchizedek(麥基洗德),對他有這樣的記錄:

希伯來書 7
「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
「他是仁義之王,平安之王。」

「你(耶穌)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詩篇 110:4
"麥基洗德等次之後永遠的祭司."

創世紀 14:18-20
亞伯拉罕與麥基洗德的相遇


總結說,Melchizedek就是「無父親,無母親,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就同神子(耶穌)一樣他是永遠的祭司。是「正義」、「和平」的王」。天父對耶穌說:「你是永遠的祭司,就如同Melchizedek一樣」。在死海古卷的一些經卷里,Melchizedek被描述為希伯來人的Elohim,就是神。

看到這個人,很難不讓人想起湯姆龐巴迪爾,中土的「無父者」。如同湯姆是魔戒中一個無法解釋的神秘人物,Melchizedek也是聖經中難以理解的神秘存在。湯姆龐巴迪爾的創作源頭很可能就是Melchizedek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05858.html?si=1
這個是星光下的人對湯姆龐巴迪的一些討論,裡面有列出托爾金書信集和魔戒系列對湯姆龐巴迪的一些描寫:

      ―――「托老自己對湯姆的身份問題保持著反常的沉默。」

我想他沉默的最根本原因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湯姆究竟是什麼存在。因為湯姆很可能就是照著Melchizedek寫的,而聖經中的Melchizedek是個無解的人物。另外,湯姆這個人,其實很可能暗示著托爾金對Melchizedek以及基督教的神的認識(為什麼這麼說後面會有解釋),所以他在這個問題上非常謹慎,並不聲張。

「即便是在神話時代,也肯定存在許多的謎團,和通常一樣。湯姆•邦巴迪爾就是一個(故意地)。」 《托爾金書信集》 144號,1954年

這句話我覺得很像是在說:「在聖經和聖經所描述的宏大宇宙里,肯定存在些疑團,Melchrizedek就是一個。」這句話說湯姆是托爾金故意寫出的一個神秘人物,這一點與聖經中的Melchizedek很像。因為聖經中大部份人物、和事件都是可以查證的,但只有Melchizedek,擁有至高的仁義和地位,卻只有寥寥「無父母無始終」這幾筆,也給人「為什麼這麼神秘」的感覺。

另外托爾金自己也說湯姆絕對不是Eru本人,這也是符合基督教派系非常嚴格的「一神論」的思想的。但是很顯然Melchizedek和湯姆,是某種神的化身。

那麼現在,湯姆究竟是誰?

而探索湯姆身份的重要線索就是,托爾金自己解釋湯姆時,把他形容為「spirit」。

星光在上面那篇知道里將spirit糾結在了「小棕仙,樹精老柳頭」這些類似goblin的靈物上。然而了解基督教的,就知道:「spirit"的特殊意義(而魔戒處處都有聖經和基督教的影子):

基督教中的神,是個三位一體的神,有天父God,聖子耶穌Jesus,和聖靈(the Spirit of God)三個位格組成。這三個位格角色不同,但又屬於一體。這三個人中,天父和耶穌現在都是坐在天堂的寶座上的,只有聖靈(the Spirit of God)停留在地球上,附在每個基督徒身體裡,指導他們的言行、祈禱,並且有時候治病驅魔,行各種神蹟。

綜上,湯姆不是邁雅維拉,而托爾金也表示湯姆絕對不是伊露維塔的化身,也不是他本人,而卻用"spirit"來形容湯姆,這樣就很難不讓人得出這樣的結論:魔戒中的Eru可能是兩位一體的神,而湯姆就是他的靈。類似於基督教的天父和聖靈的關係。

但是「伊露維塔的靈」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呢?這個用聖靈就可以解釋。聖經創世紀中寫,「最初上帝創造了天堂和地球。現在地球空洞無形被黑暗覆蓋,Spirit of God在水面上徘徊。」在摩西劈開紅海的時候,天父就是做了這個決定的人,而聖靈就是分開了紅海的那一陣風。再比如,聖靈就是後來耶穌治病驅魔的神力。

這個「湯姆是伊露維塔的靈」的結論可以得到以下幾個證明:

1.魔戒系列的故事線路和思想都是照著聖經而寫,那麼聖經中最基本的「三位一體」的神在魔戒中又有沒有體現呢?基督教中神如果不是三個位格的,就不會有互相的愛存在,沒有愛就沒有世界的創造。所以神的多位格是重要和必須的,很難想像托爾金會直接否定或者跳過這一步。如果魔戒中的主神是單個的,就與基督教教義大相逕庭,托爾金就成了伊斯蘭教徒了。所以我認為這個伊露維塔也應該是N位一體的。而湯姆就是其中的聖靈。但為什麼這個部份托爾金沒有明確寫呢?我猜可能因為三位一體本身人們就不能完全理解和想像,這個如果明確寫出來了,無論怎樣寫都一定會引來各種爭議,還有可能被打為異端,所以托爾金並沒有明確寫出Eru如何N位一體,而留了湯姆這個可以有所變通的角色。

這裡已經不再是由著Melchizedek來分析湯姆了,而我覺得湯姆更像是托爾金用來委婉表達自己神學觀的一個工具。湯姆代表著托爾金對Melchizedek的理解,甚至是對神的「多位一體」性的理解。

2.魔戒中的湯姆是唯一一個戒指對他沒有誘惑力和控制力的人,而魔戒就像徵了基督教中的「罪」。而自然只有神的靈才不為這世界所生,不為罪所捆綁。

3.基督教教義中,現在的天父和耶穌,都坐在天堂的王座上,而唯有聖靈,留在地上,行各種天父的旨意。這個和伊露維塔和湯姆的身份很相似。伊露維塔自創世後,就給人一種留在至高至遠之處俯視蒼生或者做決定的感覺。而湯姆,則是真正生活在中土,照看森林萬物的生長運行。

4.湯姆和金莓的關係。聖經及基督教教義中,聖靈最大的特點和作用,就是「與人為伴」了。因為聖靈是Spirit,所以很多時候,他都喜歡附在一個載體上,來行各種事情(比如耶穌的治病驅鬼)。基督教中,聖靈便會下降到每個基督徒身上,從此指導他的各種言行和對神的祈禱崇拜,算是與教徒時時相伴的朋友和導師(這個大家感興趣可以讀聖經)。這裡我覺得這裡湯姆和金莓很好地象徵了聖靈和基督徒之間相愛和相伴的關係。

有趣的是金莓的身份,「河之女」。大家知道水在基督教中是有特殊的意義的,是代表著潔淨、清洗,是神聖的。教徒皈依後也要有個「洗禮」的儀式。而水在魔戒小說中也非常特殊,那些邪惡的力量都非常懼怕水,林谷會議上也有人提出了把戒指(罪惡)投入海水中的解決方法。這裡如果把金莓的「河之女」理解為「受洗的人」的話,那麼湯姆與金莓的相伴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為聖靈與基督徒的相伴了。不然的話,金莓為什麼是河之女,而不是山之女土之女月之女,倒又是個有趣的問題了。

5.湯姆(聖靈)和金莓(教徒)的身份通過佛羅多也可以證明。如果把佛羅多假設為耶穌來看的話(魔戒中耶穌的形象很複雜,但最能代表耶穌的人也就是佛羅多了)。耶穌在開始傳福音之前,最先做的事就是到約旦河接受了聖靈的洗禮。而佛羅多在開始真正的護戒旅途前,最先遇到的就是湯姆。處在罪惡和墮落的世界當中的基督教教會,就像處在最恐怖黑暗的老林子裡的湯姆和金莓的小屋。聖靈對耶穌的協助,就像湯姆對佛羅多的救助,聖靈和教徒之間的相伴就像湯姆和金莓之間的相伴,金莓對佛羅多的照顧服侍,就像教徒對耶穌的服侍。最後,耶穌愛的人是誰?在聖經和基督教教義中,耶穌愛的是教會,是信徒。耶穌對教會的愛,就如耶和華對以色列入的愛,就如丈夫對妻子的愛(從忠誠這一方面),從所羅門的《雅歌》中也可以瞥見一斑。那麼佛羅多在整本書中,如果有愛慕的人,這個人是誰呢?很多人都八卦過,是金莓。不是亞紋,凱蘭崔爾或者伊歐紋,而是金莓。

總結,湯姆的創作源頭很可能是聖經中的Melchizedek,但他卻實際上被用來表達了托爾金的一些神學觀。我認為魔戒中的神很可能是兩位一體的(我還沒有仔細調查過有沒有第三位,但估計是沒有),伊露維塔為天父,湯姆龐巴迪為聖靈。具體這個聖靈是怎樣的存在,這個大家如果了解基督教的話就知道了,如果我只簡單說一點的話,那就是聖靈是個非常實在的東西,跟湯姆龐巴迪一樣實實在在。
而基督教中「三位」的另一位,神子耶穌基督,又在魔戒中有哪些體現呢?後面會提。

但為什麼托爾金在魔戒小說中很多涉及神學觀的故事情節、人物上只用了「象徵手法」,寫得比較隱晦?我覺得這個有可能因為20世紀是迫害基督徒最為嚴重的一個時間(20世紀中被迫害死的基督徒比從前所有世紀加起來都多),所以托爾金在有些敏感的話題上寫得非常謹慎。比如湯姆的身份和神性,托爾金就總是「沉默」,只在給友人的信件中給了隱隱的暗示。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從聖經和教義的角度,自由地討論和分析這部小說,也才能發現魔戒小說的精深,其作者對信仰的虔誠還有創作時的良苦用心。

三.為什麼魔戒裡的眾生不直接向伊露維塔祈禱,而只呼喚「伊爾碧綠絲」、「維拉保佑」?

這大概是因為托老是天主教徒。天主教習慣向聖母瑪麗亞祈禱,或者讓聖人代禱。而新教只向上帝祈禱。

四.蘭巴斯的起源

蘭巴斯是精靈寶貴的「行路糧食」,誕生於瓦林諾,是神的饋贈。這很難不讓人想到聖經中以色列入在荒漠上沒吃沒喝行路的40年里,神為以色列入從天上降下的天糧manna,「嗎哪」,據說「味道甜,如蜂蜜一般」(《出埃及記》)。在「聖中之聖」的神的約櫃裡,放著的三樣東西也就是寫著「摩西十誡」的石板,亞倫的仗,和嗎哪。

在新約里,manna成了耶穌自己。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把一塊餅掰開幾塊,分給自己的門徒吃,說:「這是我為你們而破碎的身體」。直到現在基督教徒仍然保留著吃「聖餅」的習俗,以紀念耶穌基督。而這個習俗,是天主教的幾大「聖禮」之一,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精靈的婚姻

我翻譯過《中土歷史》第10卷中芬威和迷瑞爾的故事。
http://tieba.baidu.com/f?kz=690313647
當中詳細地講了精靈的婚姻制度,包括精靈不可同時擁有兩個配偶,只有配偶死了以後才可以再娶嫁,而曼督斯王對芬威還是說「允許你再娶,但是不推薦」。這些都與基督教的婚姻觀完全一致。《中土的風俗習慣》裡面也提到很多精靈的愛情和婚姻習俗,而婚前的關係是極端不允許的。當然托老的婚姻觀肯定是受基督教影響的,這個不足為奇。


六.貢多林的陷落

貢多林的十二家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貢多林的十二家族到圖姆拉登谷地建立了貢多林城,很類似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出埃及之後在應許地迦南成立了以色列國。而以色列王國成立神殿建起四百年後的結局就是,586 BC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軍隊摧毀了耶路撒冷城,火燒了耶和華的神殿,從此以色列亡國。而貢多林也是在建城四百年以後,被梅爾寇的炎魔大軍攻陷,整座城被焚燒,陷落,如下圖所示。而不論是貢多林還是耶路撒冷城,在陷落之前都早已有伊綴爾公主和眾以色列先知的預言,但未得到當權者的重視。

七.格羅芬德爾的復活與返回中土

 再討論一下貢多林的金花家族領主格羅芬德爾這個人物。格羅芬德爾算是魔戒中非常大能的人物,而且貫穿了寶鑽和三部曲。說到格羅芬,最先讓人想到的聖經中的人物,也就是最強大的先知,以利亞Elijah了(Elijah也是佛羅多的演員的名字)。

 首先,以利亞是聖經中罕見的一個沒有死過的凡人(還一個是以諾),他是活著的時候被天上的馬車接到天堂去的(《列王紀上》),也是唯一一個在凡間再次出現的人(或者說是他的形象和化身再次出現)。這個很像格羅芬死而復活,再次來到中土的獨特經歷。

 其次,以利亞再次在凡間出現時,是以施洗者約翰的形象出現的。聖經舊約《以塞亞書》中有預言「在彌賽亞(救世主)到來之前,我會先給你們一個以利亞」,意思說以利亞(施洗者約翰)會先行於耶穌,給耶穌後來的傳福音準備好道路。這個與格羅芬德爾第二紀重返中土的原因也很相似。並且,如同耶穌在傳福音之前就在約旦河遇到施洗者約翰並跟著他受洗,魔戒中的佛羅多也是在護戒隊之前遇到格羅芬並被他救起。

 最後,就是以利亞是聖經中最大能的先知,共完成了16個神蹟,而格羅芬則是最有影響力的凡人/精靈。Elijah被稱為Prophet,預言家、先知,而格羅芬非常有名的一個事蹟也就是預言了巫王「不會被男人殺死」。

八.精靈死後的去向

 自我感覺魔戒中對精靈死後命運的描述是比較模稜兩可的。聖經中對人死後的具體命運也比較模糊。但巧的是,兩者模糊的方式是一致的。魔戒中精靈死後有兩種可能,要嘛在曼督斯的殿中默默等待末日決戰的一天到來,要嘛復活,如格羅芬德爾(芬羅德復活後在澳闊隆迪的海邊散步至今不知道是YY還是真的。。。)。聖經中舊約(尤其《但以理書》)中提到人死後會去一個「安息之地」去「默默等待」。而新約中耶穌為世人做了獻祭之後,引入了信徒在「等待結束後」的「末日審判」,和「天堂的永生」的下文(《啟示錄》)。但是有個別人等,如亞伯拉罕,卻似乎已經在天堂了。

 所以究竟精靈死後到底去向哪裡,似乎就是個一般和特殊的關係。這方面我對聖經和魔戒都不夠詳細,但可以看出來兩者的線路是相似的。


九.魔戒的象徵意義及被摧毀的方法

 魔戒象徵的是基督教中的「罪」,這個就與梅爾寇代表撒旦一樣沒有爭議。實際上至尊魔戒,代表的大概是英文中大寫的罪,「原罪」。因為亞當夏娃被撒旦誘惑犯下的原罪,後來生成了仇恨、姦淫、貪婪等各種其他罪,正如至尊魔戒的力量統管眾戒,「一個接一個他們在這些戒指的力量下墮落」。這裡避免一下誤解,基督教中的「罪」,sin,並不一定要是殺人放火這種,只要是虧欠了神,做了不聖潔的事,都算做罪。

 另外為什麼戒指只有在末日火山裡才能被銷毀?雖然林谷會議上討論了很多方案,指迷們也提出了很多設想,但托爾金所設定的解決方法卻只能是投入末日火山。因為基督教中的罪起源於一棵禁樹(上的禁果),結束於另一棵樹,就是十字架(「耶穌被吊死在樹上」,如使徒彼得比喻的)。這點正如愛隆王在林谷會議上的決定,「魔戒是哪裡被鑄造的,也只有在那裡才能被銷毀。」

十.咕嚕姆的命運和結局

 咕嚕姆在魔戒中是個非常典型的人物,生動刻畫了人是怎麼和罪做鬥爭的。咕嚕姆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有良知的,一個是「罪惡的肉體」(正如基督教所相信的人的肉體是泥土做的,靈魂卻是神吹進去的)。而這兩個自我會一直互相掙扎鬥爭。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把這種爭戰形容的很貼切,「想做的我做不了,我做的都是不想做的。我真是苦啊!」

基督教相信,人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戰勝罪惡的本性的,或者,是擺脫不了原罪的控制的。所以,咕嚕姆,一個擁抱了罪,被罪所轄制的人,除了被「地獄的硫磺火湖灼燒」(《啟示錄》)以外,還有能有什麼結局呢?沒錯,末日山就描述了地獄的景像。

 所以托爾金對魔戒中的人類比較悲觀也是有原因的。

十一.護戒使者和新的希望

 那麼既然無論是咕嚕姆還是任何人,都沒有能力擺脫魔戒力量的束縛,整個大地眼看要被黑暗力量所統治,那麼中土各族自由人民的希望在哪裡呢?

 而三部曲就如新約,講述了這個罪如何被銷毀,眾生得到拯救的故事。

 魔戒被銷毀的過程起源於護戒隊的啟程。魔戒戰爭打了三年,基督耶穌傳道也傳了三年。剛剛在網上查閱到,護戒隊啟程的日子是12月25日(是什麼日子大家都知道),而魔戒被摧毀索隆戰敗是在3月25日,舊的英國曆法中基督耶穌復活的日子(Michael D.C.Drout,「J.R.R.Tolkien Encyclopedia」)。

 那麼護戒使者都是誰?不難讓人聯想到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波羅莫這個典型的人物象徵著誰?這個大家自己也可以猜到了。


說了這麼些旁枝末節(算是吧。。。),現在轉入正題:基督耶穌的形像在魔戒里究竟有哪些體現?我們知道托爾金的老友劉易斯在《納尼亞傳奇》裡面塑造的「阿斯蘭」的形象幾乎就是照搬的基督耶穌。但是在魔戒裡面,基督的形象更為微妙。我在甘道夫、阿拉貢及佛羅多身上都看到了耶穌的特徵。可以說這幾個人合起來,表現出了基督耶穌的形象。先來看甘道夫。



十二. 甘道夫的神性和神力

 先看這一段話:

「現在我看見天堂打開,看啊,一匹白馬。坐在馬上的人被稱為信實和真確。憑著公義他審判和作戰。他的眼睛如燃燒的火焰,他的頭上有無數的王冠。。。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隨他而來,都穿著又白又潔的麻衣。一把利劍從他口中出來,他用這把劍擊殺列國。他用一支鐵杖統治他們。」

這段話取自聖經《啟示錄》第19章,形容的是耶穌再臨時與魔鬼的交戰。這段描述是否讓你想到了聖盔谷戰鬥的最後甘道夫帶著援軍在黎明時趕來的一幕呢?在《雙塔》的DVD extra里,導演彼得說這段甘道夫的鏡頭是「最聖經化的部份」。


 所以這裡甘道夫的形象與耶穌有一些相似之處。他體現了耶穌的神性。在聖經中的耶穌是可以治病驅魔,行各種神蹟的。護戒隊中只有甘道夫可以行「神力」。而且,甘道夫經歷了死亡和復活,再活的時候衣服都光潔白亮,大大鼓舞了眾人。這個與耶穌死亡又復活,鼓舞了信徒的信心非常相似。

 另外,為什麼甘道夫很少用魔法?因為基督教讚美的是神的神蹟和大能,而非常譴責的就是魔法、巫術、通靈之類。所以托爾金一定會忌諱魔法的出現。

十三.阿拉貢從遊俠到加冕為王

 阿拉貢也表現出了耶穌「王者」的一面。阿拉貢之前是偽裝下的遊俠,風餐露宿食不果腹,「剛鐸王座合法繼承人」的身份不被人知道(參考波羅莫與阿拉貢的些摩擦),而最後身份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加冕為王。這個是與耶穌的軌跡很相似。神的兒子耶穌第一次降臨的時候說「我不是要做國王,我要做最窮的人」,並且不被很多猶太人認可。但是聖經中描述(預言)耶穌再來的時候,就不再是馬廄里出生的卑微形象了,而是萬國仰視的王,會終於坐上他從天父那繼承來的王座上,被萬民承認為主。正如聖經的最後一本書《啟示錄》是描寫耶穌再臨的情形,中土系列的最後一個故事也是阿拉貢的加冕。「國王歸來」這個名字就起得很明顯了。

 另外,亞紋為阿拉貢放棄了自己永生,以及之前幾個類似的精靈為所愛的人類做的犧牲,可能暗含了耶穌為了世人變成肉身犧牲了自己的意味。

十四. 佛羅多的角色

 佛羅多雖然和耶穌有本質的差別,但算是魔戒中最接近耶穌的一個人物。佛羅得是護戒者,是三部曲的主角,是重要的摧毀戒指者。他最後在魔多的一段艱難旅程,就像徵了耶穌最後的受難。

 先說本質差別。佛羅多不是神,也沒有神性,也沒有表現出各種大能和神蹟,但他和耶穌最重要的差別,是他自己的任務失敗了,而耶穌則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但是相同點也有很多。

 首先,耶穌和佛羅多都是身份低微的普通人。
 耶穌在沙漠裡齋戒時曾受到撒旦的誘惑,撒旦提出要給他整個世界,但是耶穌經受住了考驗,說「我要拯救世界,但不是通過成為帝王,而是要做最窮的人」(這段跟佛羅多給Galadriel送上魔戒,Galadriel經受考驗也很相似,Galadriel先說要做最美的女王,最後通過了試煉說要remain Galadriel)。而魔戒三部曲中,主角就是不起眼的霍比特人。書中所強調的一點就是,當世介面臨大難時,往往是最渺小和不起眼的人才能拯救這個世界。所以這個也解釋了為什麼護戒使者是佛羅多,而不是格羅芬德爾這樣的精靈貴族。

 其次,耶穌和佛羅多都是遠離罪惡的非常純淨的人。

 佛羅多雖然未顯出任何耶穌的神性,但佛羅多也沒顯出很多人常有的罪惡一面。佛羅多是個快樂、單純,並且很少受魔戒(罪)影響的人。

 在末日山頭,佛羅多留下了手指的傷殘,這傷將永遠伴隨著他。而基督教相信耶穌手上也留下了永遠的釘痕。

 最後,佛羅多揮一揮衣袖,去了西方的神之地。。。經常有人問為什麼佛羅多可以去西方?這也不難理解了。而且不只是佛羅多可以到西方,他的護戒隊友們(耶穌的門徒們)也可以。

十五. 黃金大帝法拉松

 最後,留個小懸念,黃金大帝法拉松是誰?整個黃金大帝法拉松攻打西方和伊露維塔終於發怒出手的故事,在聖經中有沒有相似的情節,暗含了什麼意義?這個對聖經感興趣的同學自己去琢磨吧。給個提示,參考《創世紀》中的巴別塔,《但以理書》,和《啟示錄》中對末日的預言。

「還有托老最終對Frodo失敗的設定,是體現了他的悲劇情節,還是也與聖經中有相應的對照?」



「最後,就是佛羅多深入魔君大本營(就像耶穌臨刑前受了一路的羞辱)最終去摧毀魔戒的情節。佛羅多失敗了,在最後的關頭他沒能抵禦魔戒的誘惑,展示出了凡人的軟弱。這方面,耶穌雖然勝利到了最後,有本質區別,但是耶穌在臨死前,確實對天喊了一句,「父親,你為何忘記了我」。耶穌作為完全的人和完全的神,之前一直表現出了完美的神性,只是在這裡,展示出了一點點人的恐懼。而佛羅多在火山口,則是把人的弱點表現出了太多,以致任務失敗。」

我想稍微加一點,耶穌基督在最後受難的時候可能聖靈已經離開他了。我看耶穌受難記中有一幕天上一隻鴿子飛走的情節(鴿子是聖靈的象徵)。所以耶穌是完全以一個人的軀體去受的難,而沒有上帝的支撐,那幾個小時離他與上帝隔絕了,而只成為了上帝懲罰罪惡的工具。

但是佛羅多的悲劇結局。。。。我想因為他還是個人吧,這個與罪鬥爭的失敗結局是註定的。這部份跟新約中耶穌的經歷確實產生差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