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年少時代--Boyhood

少年时代/年少时代(台)/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港)

7.9 / 367,841人    165分鐘

導演: 李察林克雷特
編劇: 李察林克雷特
演員: 艾拉柯川 派翠西亞艾奎特 伊森霍克 羅蕾萊林克雷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莫沂

2015-02-12 08:57:21

分明是Motherhood


     兩小時四十五分鐘,少年們看到的是Boyhood,而我看到的分明是Motherhood。

    《愛在》系列導演林克萊特又一部瑣碎溫暖話嘮片。同一班演員,12年拍攝時間。

     只見那少年在漸高的座標中胖了又瘦了,頭髮長了又短了,眉目間竟出落得跟扮演父親的伊桑·霍克神似(不得不欽佩導演組選cast的眼光)。


      而那母親在漸老的座標中胖了又瘦了,頭髮長了又短了,帶著兒女離開一個男人又投奔另一個男人,窘迫又帶著獨立女性的尊嚴,努力讀書拿學位教課生活,等兒女紛紛長大,卻在目送少年上大學離家那刻,情緒崩潰到不能自己。

       比起兒女們與父親每次走心有愛甚至文藝腔四射的交談,母親lily三次情緒崩潰後緊接著的人生轉折,更讓人動容:

       一次是跟愛出去玩的年輕男友爭吵辯證兒女不是mistake,是責任,要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隨之她帶著孩子返回校園讀書攻讀碩士學位;

       一次是不堪酒鬼老公家庭暴力,帶著娃們迅速逃離時對女兒的吼叫:「是的,我不是個好母親,但我已經盡力了」;

       最後一次是搬到狹小的新公寓,目送兒子漫不經心地收拾上大學的行裝時,突然情緒失控哭了起來:「離婚,搬家,拿學位,送你們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然後呢,就是我的葬禮了嗎?我本來覺得人生還會有更多……」

       是啊,在歷經戀愛失戀生子,結婚離婚再婚,把兒女們一個個拉扯大再送出門,終於可以毫無牽絆地住在屬於自己一個人的房子裡,沒有酗酒的丈夫,沒有困擾的債務,此後一切的時間、空間完完全全屬於自己。

      這本不就是作為一個令人尊敬的獨立女性所追求的終極奧義嗎?

      可兒子卻對女孩說:「你看我媽媽,好不容易上了想上的學,有了想做的工作,生活好了,有房有車,不還是跟我一樣fucking confused嗎?」

      共鳴在此,我們這些追求獨立自主的女性們,在面對婚姻和生活時,明明已經很努力很認真在對待,卻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甚至不止一次想掙脫被家庭束縛的一切,重新找回一個人了無牽絆的自由。

       如果終究要回到獨自一個人的起點?那麼戀愛婚姻,生兒育女對於我們的意義,又是什麼?

       像片中的少年問他不靠譜的父親:「這有什麼意義?」
      父親不解:「什麼有什麼意義?」
      少年說:「這一切,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
      而導演似乎通過父親的口,給出了答案:
     「生活的意義?重要嗎?重要的是你有所感悟。」

       也許,婚姻和兒女從來都不是一個女性追逐的終點,一個人或者簡簡單單的兩個人,似乎遠遠比其輕鬆自在許多,但一旦遭遇逆境,是否具備足夠的能量安忍和坦然自在?在夫妻、子女這些親密關係中的修行的確是最難的途徑,但在此間所經歷的、所獲知的也絕非獨自一人時可以體驗。

      記得美國總統歐巴馬說過,Being a goodparent isn』t easy. It demands your constant attention, frequent sacrifice, anda healthy dose of patience. And nobody’s perfect. To this day, I』m stillfiguring out how to be a better husband to my wife and father to my kids. (要做一個好的父母是不容易的. 它要求你不停的注意力, 時常的犧牲,和健康的耐心. 然而, 沒有人是完美的. 直到今天, 我仍在找尋如何才能做一個更好的丈夫和父親的途徑)

      這是他的Fatherhood,同樣充滿挑戰。只有經歷,才能獲知,還好時光,能夠見證。

     影片的最終,在大峽谷的夕陽下,新結識的小夥伴對長大承認的少年說:「The moment seizes us」,這位喜歡通過相機與世界交流,領悟觀看人生的敏感青年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而他經常在脆弱時大喊大叫,哭作一團的母親也許早已止住淚水,在自己嶄新的公寓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更多內容,請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yanjiushengbiji,既研究生,也研究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