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暗黑冠軍路--Foxcatcher

狐狸猎手/猎狐捕手(港)/暗黑冠军路(台)

7 / 149,781人    134分鐘

導演: 班奈特米勒
編劇: E. Max Frye
演員: 史提夫卡爾 查寧泰坦 馬克魯法洛 席安娜米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石板栽花

2015-02-14 03:14:33

逆反、控制和毀滅——電影《狐狸獵手》觀後


逆反、控制和毀滅
——電影《狐狸獵手》觀後

《狐狸獵手》堪稱一部神作,其「神」就神在用正常人思維很難理解劇中的大富翁約翰•杜邦的行為,而且還能讓你處在怎麼理解都好像都有理,但怎麼思索都好像想不通的一種令人難以忍受的狀態。

就杜邦母子關係而言,約翰的行為稱不上為了獲取母親的認同,也決不是為了討好母親。他的行為完全就是對其母的一種逆反、作對甚至是報復。約翰母親喜歡賽馬,她認為這是一種高貴的運動;她不喜歡摔跤,認為那是一種低級運動,甚至明確告訴約翰,不想看到約翰在這種運動上「墮落」。但約翰完全沒有按照母親的意志行事。他從小就不喜歡賽馬,捕獵狐狸等運動(從片首幾張黑白照片可以看出),認為馬是蠢物;他喜歡觀察鳥類這樣安靜的運動,長大後又高調支持摔跤事業,一獲得獎牌,就將其母的賽馬類獎品替換掉,等她母親一死就將她所有名貴的馬放掉(還好不是用重機槍掃射掉,重機槍或許本來是用來幹這事的)。

約翰的行為決不是為了討好自己母親,想獲得母親的承認。他資助西部自由摔跤比賽,並通過收買運動員而獲得的比賽第一名,被他母親一眼就看穿了,難道他不知道這無法取悅母親?他通過資助並訓練已獲得過奧運冠軍的運動員來拿世界聯賽冠軍,難道其母會給予讚許?顯然,約翰的行為分明是為了噁心其母親。一錢不值的獎牌,他想放到羅斯蒙特(應當是他們家陳列重大比賽獎品之地),就噁心到了其母,其母僅認為它就是個紀念品;他裝模作樣的當教練,其母沒看幾分鐘就離開了。約翰這種母親不喜歡什麼他就幹什麼的行為分明是一種兒童逆反心理的體現。

除此之外,約翰的行為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其變態的「獵手」心理。他根本無意幹什麼世界冠軍,雖然他說過他的獵物是「獎牌」,其實他的獵物是摔跤選手,他的目的就是要達到對這些強壯選手的「控制」,如果他真想資助體育事業,無論那一行,怎麼可能會引誘選手去吸毒呢,吸毒對一個運動員的傷害,難道他不清楚?他之所以要選擇摔跤選手來達到目的,首先當然是對其母意志的逆反;其次是他童年的經歷。從影片開始的幾張照片可以看出,他不喜歡賽馬、捕獵狐狸,應當緣於他的廋小和懦弱,而且這也應當是他母親不喜歡他的重要原因,他無法像他先輩一樣高傲地坐在馬上,勇敢地捕獵狐狸,但他血液中仍有「捕獵」的基因,加上他也想證明白己,所以,他選擇那些更為強壯的「獵物」——摔跤運動員,對這些強壯運動員的「控制」應當就是他「獵手心理」的變態。

正因為如此,當他無法滿足控制欲時,他就會選擇毀滅,這是他最終槍殺大衛教練的主要原因。有觀點指出,他槍殺大衛是因為(1)他嫉妒他的家庭,(2)他投資體育失敗而遷怒於大衛,(3)他空虛無聊無所事事,有錢任性的結果。我想這些原因都值得商榷。難道一個同性戀會嫉妒正常兩性所擁有的美滿幸福?投資體育失敗所花費的錢對於杜邦王朝來說能算多大點子事;他是個鳥類專家,又管理著杜邦王朝,又是集郵愛好者,慈善家,很難說他空虛無所事事;他殺人應當是一時興起,肯定「有錢任性」無關,他不會不知道故意殺人在美國是通過錢擺不平的事;而且殺人也不是他目的,因為他明顯花錢便可達到這一目的還無需承擔風險。所以說,他殺人純粹是一種發洩,這種「發洩」必須由他自己親自執行,而發洩行為的誘因便是他無法容忍他的「獵物」不受控制,他感受到對「獵物」的控制力甚至趕不上大衛教練對他獵物的影響力,而且,本來已控制的「獵物」馬克(馬克對他不僅有毒品上的依賴,而且有心理甚至精神上的依賴,馬克被趕出小屋可是帶走了約翰送給他的東西的喲),也因大衛的介入而離開了他,甚至,大衛這個大獵物本身也要離開(有跡象表明,比如大衛似乎在訓練場上跟運動員告別,雪地修車,妻子收拾衣物),這加劇了他發洩的步伐。發洩應當不是為了懲罰,若為了懲罰,開一槍就可達到目的,所以,徹底的控制只能是毀滅,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兩槍,他不僅毀滅了大衛,也毀滅了自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