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眼睛--Big Eyes

大眼睛/大眼睛奇缘(港)

7 / 99,163人    106分鐘

導演: 提姆波頓
編劇: 史考特亞歷山大 萊瑞卡拉蘇斯基
演員: 克里斯多夫沃茲 艾美亞當斯 克萊斯汀瑞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錦灰一堆

2015-02-15 00:24:23

《大眼睛》——蒂姆·波頓的現實主義嘗試


    蒂姆·波頓與海倫娜結束了13年的哥德式戀情後終於回歸正常了。不知這是否真的跟愛情有關,從他的最新作品《大眼睛》上看起來他的改變可謂天翻地覆,影片中的主要演員和攝影師都是他過去從未合作過的,僅此一項對於鐵打不動的蒂姆·波頓團隊來說就已經是大大的突破了。而且本片不再是波頓過去所善長的魔幻哥德題材,而是中規中距的現實主義路線。
    波頓的改變徹底而絕決,在影片中除了幾個街景頗有波頓過去的影子外,你幾乎找不到這是波頓作品的珠絲馬跡。但是如果將眼光放長遠一點,筆者斗膽預測本片的主演克里斯多福·瓦爾茲將是未來波頓新的長期合作夥伴。倘若波頓繼續他的魔幻哥德夢,瓦爾茲的表演方式正是他所需要的。強尼·德普跟克里斯多福·瓦爾茲的表演有一定的共通之處,都是略帶浮誇且神經兮兮,這樣的演員表演起來能給影片帶來很大的情境張力,這種浮誇且有點繃著的表演方式讓影片看起來有種暢快的節奏感。瓦爾茲過去的影片都表現平平,可一旦遇到了昆汀的影片便大放異彩,昆汀的台詞在他的口中唸出來就是有味道,你無法想像還有誰可以比他表演得更好或更適合昆汀電影中的角色。奧斯卡兩次慷慨地將最佳男配角獎頒給瓦爾茲顯然是有道理的。瓦爾茲這樣的演員表演過於突出且個人化,放在現實題材的影片中往往跟影片風格不搭,甚至破壞了影片的原有氣場。在《大眼睛》中我們看到,艾米·亞當斯將一個委屈求全有苦難言的女性形象刻划得入木三分,跟影片的風格也很搭,但只要瓦爾茲一出現就破壞了影片的原有氣場,他的咧嘴笑的表演方式在影片中甚至讓人討厭。波頓讓瓦爾茲出演此片大概只是想試試手,將來若再拍哥德題材,瓦爾茲的表演將大放異彩。
    拍了多年的哥德題材,波頓想必也是累了,觀眾也有些審美疲勞。《大眼睛》讓觀眾知道了另一面的波頓,他拍起現實題材還是有板有眼的。本片雖是真實事件改編,但就事件本身來就就已經很奇特了。讓波頓來拍,如果按他原來的脾氣,影片走他過去風格的老路,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表演上可以更誇張些,在情節上拍的更懸疑更緊張些,背景音樂弄得更神秘些。當然這樣一弄,波頓還是波頓,他要嘛把一個真實故事拍得不三不四讓人感到他江郎才盡,要嘛老老實實拍個片子,讓觀眾知道波頓正常起來也不差。所以我們看到,《大眼睛》是一部老實直接的作品,波頓沒玩任何花活,也避開了很多可以玩弄懸疑甚至製造氣氛的場景。很多人會覺得瓦爾茲在影片最後的法庭戲表演過於誇張,確實,瓦爾茲在整部影片中的表演都略顯浮誇,到了影片最後的法庭戲更是近乎於小醜的表演了。還真別覺得是波頓的老毛病犯了,因為真實的故事就是如此,當年華特·基恩就是這樣在法庭上一邊當被告一邊當律師來回這麼角色扮演,連法官都受不了這個小醜的無恥情況,無可奈何之下才讓原被告二人當庭作畫。波頓像是有意為之似的,要將這個故事忠實地還原出來。
    影片中的瓦爾茲是個炒作和推銷的天才,口吐蓮花,心機重重。一個連顏料都不認識的人居然能十多年偽裝成一個畫家且暴得大名,在上流社會呼風喚雨出入豪門,這種本事非一般人可比。你既要不要臉,還得懂炒作,又得懂推銷,你得知道群眾們喜歡什麼,想聽什麼,想看什麼,投其所好,從中得利。而艾米·亞當斯扮演的畫家瑪格麗特的性格跟瓦爾茲的角色正好相反,委曲求全,推銷起畫來也是束手束腳,一臉的怨婦相,對生活沒有安全感,在生活中要嘛尋求家庭和男人的庇護要嘛在宗教中尋得幫助。角色原型的性格差別也造成了演員表演風格上的分野,而這種表演上的分野使得影片的整體風格有些糾結。這不是演員的錯,兩個演員對於人物的理解和個人的演繹方式都很完美,真實生活中的兩個人也是如此的不協調,所以我們並不能責怪演員的表演不在一個調性上。波頓作為導演只是儘量還原真實,只是還原得過了頭,如果讓亞當斯斯表演得再開一些,瓦爾茲再收斂些在整體觀感上也許會更好。
    蒂姆·波頓真實還原了這個藝術史上的驚天騙局,在劇情的處理上有條不紊,幾無挑剔。情節一步步推進,把華特從成名到聲敗名裂的過程拍得清清楚楚,先是在夜店賣畫,然後因八卦出名,之後送畫給市長大使漸漸出入上流社會,之後開畫廊賣海報完全商業化,再之後居然參與到紐約世博會……華特的成名之路值得全世界的藝術家借鑑。而看著他的故事,再看看我們的周圍,這樣的畫家已然遍地都是,經常混跡媒體圈講國學,出入官方和上流社會,道德極差,落井下石,死不要臉,靠裝B擺譜大量撈金,而畫出的畫就如連環畫一般,范曾是個典型,而在國畫界如范曾之流的人也是普遍存在。而我們的油畫界也好不了多少,張曉剛的大家庭系列,周春芽的綠狗系列,曾梵志的面具系列跟影片中的大眼睛系列一樣都是雜誌的插圖畫水平。而就是這樣的插圖畫冠於當代藝術的前衛帽子再配上所謂的深遂思想便迷倒了廣大的熱愛藝術的群眾,於是在拍賣會上這種畫動輒上千萬,再生產畫家的畫冊及T恤海報等周邊產品大量撈金,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當然這是題外話。不過蒂姆·波頓只是還原了真實並未告訴我們華特暴得大名的真正原委,或者說這種藝術圈的怪現象波頓有所提及但並未深挖,華特的成名跟整個藝術圈和群眾的審美及大家對藝術的虛榮心是有很大關係的。影片如果在這方面多下些功夫在主題上會得到昇華,這也是影片在表達上較為淺薄的一面。這樣說顯得刻薄,影片只是波頓對於現實主義題材的一次嘗試,而他必竟也是瑪格麗特的粉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