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8,501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紫含

2015-02-18 00:09:52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電影開宗明義地說出該片是獻給安德烈巴贊之作。1958年,安德烈·巴贊英年早逝,未能看到他的追隨者特呂弗的處女作《四百擊》在1959年問世並一舉奪得金棕櫚。這是一部片中許多鏡頭都飽含關乎劇情的深層寓意的電影,鏡頭超越了單純敘事、推動劇情發展的界定,真正把電影藝術提升了一個臺階。如同英格瑪伯格曼,早已越過了講好故事的級別,作出把影像語言用於探討哲學宗教這一看似不可能的探索。片名《四百擊》出自法語中的俚語,大概的意思是對待孩子要時
常敲打,恨不得打上四百下才能聽話。差點就因為這莫名的片名錯過了一部好電影。

我同意《四百擊》是部關於少年成長的電影,但它並不是每個孩子曾經的過往,所謂殘酷的憂傷,至少我就沒有類似這樣的經歷,記得小時候令我困擾的一般是成績沒拿第一、換季拉肚子、幾個莫名男生糾纏不休以及父母偶爾流露出對生活的隱憂。翻看小學時候自己的照片,永遠都是一臉的憂傷,媽媽說我太早熟,過於懂事。這麼說來,少年的煩惱無論哪一種,總是有的煩惱的。我對《四百擊》裡的安東尼不儘是同情,我覺得他和他的媽媽都可以做的更好。如果真愛電影,就從電影中發現別樣人生,如果真愛巴爾扎克,就從他的筆下尋找好好生活的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