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喬治布希之叱吒風雲--W.

小布什传/W-布什传记/殊不简单

6.3 / 50,136人    129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Stanley Weiser
演員: Sayed Badreya 伊莉莎白班克斯 David Born 丹尼斯鮑茲卡瑞斯 傑西布萊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亦樹

2015-03-04 13:45:28

喬治·沃克·布希George Walker Bush


自由終將獲得勝利,我們滿懷信心,向著這個目標前進。歷史的發展道路並非無可改變,人類做出的選擇才推動了歷史前進的方向。
——布希(1946——)


       小布希總統應該算得上美國總統史上的一抹亮色,他糟糕的政績伴隨著他怪誕的表現渾然天成,這就是為什麼他成為了美國人民最為樂衷惡搞的對象,無論電影、電視劇、動畫片,還是綜藝節目裡,揶揄諷刺小布希的形象屢見不鮮,好像人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嘲諷自己的這位總統,才依稀能夠舒緩民眾們對於美國現狀的不滿。在小布希2001到2009年的任職期間,他用糟糕甚至荒唐的表現一次次刷新著人們對於美國當代政治水準的認識。在布希就任之初他的民調支持率將近50%左右,在911恐怖襲擊後一度上升到85%,可是在那之後布希在處理國內和國外政策的表現上,讓他原本的支持者們一路失望,民調也是持續下跌,2006年已經跌至大約40%,使他創下歷史上美國總統認可度的最低紀錄之一。一般任何觸目驚心的結果,都是由一連串相互聯繫的惡劣事件所造成的,而如果把這個標準放到小布希身上,會發能夠導致其惡果的事件和內因實在太多,這一切都在一步一步將他推向人民口誅筆伐的深淵。說來倒霉,小布希總統上台僅半年後,美國就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11襲擊事件,這不但使布希也讓整個美國政府措手不及,在911事件發生後布希的民調支持率一度達到驚人的85%,被民意衝昏了頭的布希開始揮刀霍霍將執政的矛頭對準了讓他從此深陷泥潭的恐怖主義。911事件是布希任內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布希在2001年9月20日的演講中,譴責了賓·拉登和基地組織,並且向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交出恐怖份子,否則……與他們一同接受制裁。」這是美國正式將外交重點放在反恐上的一個信號,於是在此之後圍繞著反恐,一系列的舉措被提上檯面,2001年10月7日美國開始對阿富汗進行戰略打擊,只是沒有想到的是阿富汗戰爭將美國政府徹底拖入了泥潭,而這一切親手的締造者便是小布希。在2006年9月一場對聯合國的演講中,布希總統承諾他將繼續支持阿富汗的人民:「我們會幫助你們擊敗那些敵人,並且維持一個永遠不會再壓迫你們、也不會再有恐怖份子的自由阿富汗。」就在非法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後,布希開始對伊拉克提出國際制裁,提出的理由是伊拉克共和國總統薩達姆·海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911事件後,美國不能容忍那些不穩定的國家繼續保有可能流入恐怖份子手中的武器。但是,同阿富汗戰爭一樣,伊拉克戰爭依舊是無底深淵裡的另一個坑而已,布希在對抗國際恐怖主義以及伊拉克戰爭的領導上遭受越來越多的批評,許多人也要求美國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從伊拉克撤軍。在伊拉克發生的武裝起義和政治上的騷動、加上超過3000名美國國防軍士兵以及約65萬名伊拉克公民的傷亡,雖然後來布希承認在伊拉克的戰後重建上美國國防軍犯下了一些戰略上的錯誤,但他強調他並不會改變他對伊拉克的整體戰略。


       伴隨國內和國際上越演越烈的批評聲的,是越來越多惡搞布希總統的作品的出現,甚至連布希的智力程度一直是許多媒體和謠言聚焦的話題。布希在各種公開演講中犯下的一些文法的錯誤和表現出語無倫次的毛病,在一些發音上的錯誤也常被反布希媒體和人士做為嘲笑目標。如果說要在數不勝數的關於布希哦電影作品裡找到相對客觀公允的,奧利佛·斯通在2008年執導的[小布希傳]算是其一。這是一部真正以傳記片視角來解讀小布希總統的電影,奧利佛·斯通總是樂於挑戰權威和以政治為戲,導演認為這部電影真正的目的是在於用發生在布希身上的真實事件去展現他的一生,包括如何獲得權力、成為總統。「我打算在我的影片裡表現布希總統更為人性化的一面,而這被許多人認為我是在惡搞。其實人都是有兩面性的,不是嗎?布希總統也不例外,有衣著光鮮的、強勢斗硬的一面,同樣也有尷尬難堪的一面。我知道,人們現在對我的批評更多的是建立在對我常常直言不諱的了解上,但我非常清楚我自己的身份,我首先是個劇作家,其次才是個有話就說的直率人。」斯通如是說。事實上,在電影開拍之前導演做了大量關於布希的生平事蹟並做了相關調研,並且信誓旦旦地表示從布希的身上學到了「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意志力和「嚴於律己」的強硬作風。

在此之前,很多能夠有人以真實客觀的態度去看待這位被他的人民意志批判的總統,任何立場的偏頗導致了都間接導致了人們對於布希總統,形象認識上的負面的不公。這其實更像是一條更像是一條愈演愈烈的連環鎖,把所有的過錯和不對一股腦的附加到布希身上,決策的錯誤是整個美國的錯誤,僅僅由一個人來承擔,而他也只能是站在最前面的擋箭牌罷了,就像奧利佛·斯通認可的,不會去討好15%的人,那些人是對布希持完全反對意見的激進分子,也不會去討好另外15%的人,那些人是布希百分百的忠實擁躉。因為,真正的當用一柄標尺去評價一個人的時候,那所處的位置就應該在這兩者的中間,而不是像上述所說,極端狂熱或者極端厭惡,這兩種心態都是造成布希被人們誤讀和惡搞的原因所在,似乎不只是鍾愛政治題材的奧利佛·斯通本人,連很多身處其中的美國群眾本身也很想通過這部[小布希傳]來真正了解一下,當了他們八年的最高領導人的喬治·沃克·布希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傢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