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非普通教慾--Canine

狗牙/非普通教欲(台)/犬齿之家(台)

7.2 / 111,262人    94分鐘

導演: 尤格藍西莫
編劇: 尤格藍西莫
演員: 艾格麗琪‧帕普莉亞 瑪麗‧索尼 希斯多‧巴薩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囧姑娘

2015-03-07 00:57:13

告訴我「大海」到底是什麼意思


看完這部影片後令我最感興趣的是母親這個角色,說不上來是該憎恨她還是該同情她,因為她既是創建家庭秩序的同謀者,同時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影片的開始,三個孩子傾聽著由母親講解的生詞教學帶。孩子的家庭教育由母親負責,而母親為此編製了一套馴化孩子的特殊教材。

母親第一次正式的出場是在窗邊梳頭時發現兒子又待在圍牆附近了(接近邊界),並報告給父親。當母親指責兒子時,兒子試圖反駁,但她不相信,依然懲罰了他。在這過程中,父親站在一旁一句話都沒說,全部過程由母親執行,顯然她是在父親的授權下進行的。

在一家人送父親上班後,大女兒看著天上的飛機說:「它要是掉下來就是我的。」但母親隨即給了她一個掌摑並訓斥道:「誰有資格誰才能拿。」父親不在場時,母親就是秩序的維護者。

作為秩序的維護者,同樣也需要「看上去」以身作則。所以在父親訓練兒女學狗吠時,母親也需要參與其中,並且叫得更用力,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這件事的信服力。

父親還與母親「共謀」懷孕一事,以此來震懾和刺激兒女們的行為。

兒子問母親什麼是殭屍,母親一邊用謊言向兒子解釋,一邊用橙汁安撫兒子。在這種時刻,母親並沒有保持沉默或呵斥兒子,而是編造溫和的謊言來打消兒子的疑問。兒子也已習慣聽從母親的解釋和教導,對獲得的答案表示信服,臉上露出滿足的表情。

母親擁有一定的特權,比如使用電話、討論日常話題(買巧克力)、在自己的臥室中放鬆一下(聽磁帶)或者是看色情錄像,但同時她還擔負著通過電話這一唯一聯繫外界的工具,向父親即時匯報家中情況的任務。

當兒女間產生矛盾——兒子指責小女兒用錘子打了自己,而小女兒則推脫到「兇惡」的貓身上。由於一貫的思想灌輸,小女兒所說的「惡貓」罪行也是可以成立的。因此,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威,父親既沒有理由懲罰兒子,也沒有理由不相信小女兒。於是父親指責母親「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少了」,沒有做好監管的工作。在父親面前,母親只是一個弱勢的、唯命是從的幫手。可以看到母親流淚的臉上也寫著恐懼,並以俯首帖耳的姿態舔舐著父親的耳朵。對父親發出的要求,她不作任何異議,哪怕是對待至親的骨肉,甚至親自為大女兒梳妝打扮,親手將兒女推進不倫深淵。

我在想,母親的角色就像是新聞媒體,擔負著向公眾普及知識、解答公眾疑惑、參與民間生活的任務。然而在這樣的秩序下,「母親」依附於「父親」的權威,只有聽從於「父親」才能生存,所以「母親」完全變成了「父親」管理「家庭」的一件工具。雖然「母親」也在履行她的職責,但已經偏離了公正——普及知識變成思想馴化,解答疑惑變成編織謊言,參與生活變成監管生活。

在媒體的報導中,不是沒有過將「大海」解釋成「扶手椅子」、將「獵槍」說成「白色小鳥」的時候,這樣有意或無意的誤導即使在新聞相對自由的地方也不能保證就不存在。

「父親」想懲罰誰,許多時候用不著親自動手,而是授意「母親」替他開口。我們實在看到太多這樣的例子,媒體們像約定好了似的對某一個體展開集體性的口誅筆伐,繼而這個已被媒體判罪的個體就被「名正言順」地送進了司法程序。在正常家庭中,如果「母親」發現了某個孩子的錯誤行為,她指出來並對孩子予以責罵,當然對於家庭的發展是利好的,但在片中的家庭里,孩子們無法分辨它的「糾錯機制」是出於何種動機,也不知道是否以合適的方式懲罰了真正犯錯的人。

「母親」除了不能對「父親」產生任何質疑外,還要不斷幫助「父親」樹立權威形象,鞏固他的公信力。

有時候,「父親」需要藉助「母親」這個媒介來試探、刺激、震懾孩子,比如「母親」公佈「壞消息」(懷孕),因此要削減女兒們的種種好處,如果不願意,那就得聽話好好表現。

片中「父母」從來不拒絕回答孩子們的疑問,只不過告訴他們的都不是真相而已。孩子們沒有能力辨別謊言獲取真相,他們也從來對「父母」的解釋信以為真,並且對疑問得到回答而感到滿意,沒有理由覺得委屈。

作為「父親」忠誠的幫手與同謀,「母親」享有一定的特權,但「母親」清楚地知道自己絕不能越界,並且這些特權很可能在「父親」憤怒不滿的時候,說沒就沒。

作為「使用電話」這項特權的附帶條件,「母親」還必須監視著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並及時匯報、傳達「父親」的指令。「父親」不在場時,他通過電話遙控「母親」,通過「母親」遙控孩子們。可以說,因為「母親」的存在,「父親」的權威得到了極大的延伸。

我想起《頤和園》中剪輯的老影像資料中的一幕,上街的人群拉起長長短短的橫幅,其中一塊寫著「新聞媒體要說真話」。

但是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秩序中,大概連母親自己都已經忘了「大海」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了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