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罗密欧与茱丽叶

6.7 / 245,596人    120分鐘

導演: 巴茲魯曼
編劇: William Shakespeare Craig Pearce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Edwina Moore Zak Orth 克萊兒丹妮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海棠簪

2015-03-10 19:14:13

愛在少年時


         莎士比亞戲劇里我喜歡的從來不是《羅密歐和朱麗葉》,而是《奧賽羅》,儘管我對前者更耳熟能詳出口成誦。兩部都是曠世悲劇,前者是死於家族仇恨的少年之愛,後者是毀於流言的夫妻之愛。
     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有如電光火石,連莎翁自己也借朱麗葉之口說道:「我雖然喜歡你,卻不喜歡今天晚上的密約;它太倉卒太輕率、太出人意外了,正像一閃電光,等不及人家開一聲口,已經消隱了下去。」一見鍾情能有多靠譜?還未全然了解便匆匆結婚能有多大幸福的可能?
     從小就被各種書籍荼毒,我的愛情觀是被催熟的,在體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之前就先知道了什麼叫七年之癢什麼叫棄婦之恨。剛立盟約便想到背約,初嘗愛情便想到困境,每一句暗示都是讖言,彷彿要在心中做好了被全世界背棄的準備才能抵禦日復一日的衝擊,在生活以悲劇慘澹收場時才能冷靜自嘲「我就知道會是這樣」。我們已習慣用理智克制情感,用頭腦權衡利弊,在故事的開始便逐條分析預測結局,等著用理性來解釋一切。
     羅密歐偷溜進凱普萊特家的宴會第一眼就為朱麗葉的美貌所傾倒時,我就把羅密歐與輕浮淺薄畫上了等號,一個一小時前還在為另一個女子傷神的男人轉身就愛上了其他人,會是個忠誠的愛人?以致於後來劇中無數角色正面側面對羅密歐多方讚譽,我還是認定了他是個披著詩人外皮本質多情的花花公子。朱麗葉在陽台一番告白被翻牆而來的羅密歐聽了個十成十後順水推舟承認了自己隱秘的愛情,不久兩人便約定結婚。我心中充滿了對朱麗葉的責備,這姑娘多不謹慎才會因為一個男人的一面之辭就準備匆匆下嫁?放在十九世紀現代主義小說里,活脫脫就是苔絲的下場――從我們的上帝視角看,幸好她遇到的是羅密歐。
      這是一部後現代版的莎士比亞劇,電影開始蒙太古和凱普萊特兩個家族的年輕人出現在現代里約熱內盧街頭,跟飛車黨一樣花里胡哨虛張聲勢熱鬧到不堪,除了被萊昂納多美貌震驚也就是這麼不咸不淡地看著,直到鏡頭轉到羅密歐在祭臺前等待朱麗葉時我才注意到原來他們是那麼的年輕,幾乎還是兩個孩子,原著裡的朱麗葉甚至只有十四歲。
     這時我才記起少年時代的愛情其實是那樣的誠摯和單純,他們還未經歷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滄桑,也未有還君明珠雙淚垂的隱憂,在少年時代不管有著怎樣一本正經的外表,一顆心總是柔軟又多情的,愛是直截了當,恨也是刻骨銘心,每一次挫折都彷彿是天塌地陷,愛你就希望天天看到你哪怕回頭挨爹媽一頓胖揍,不愛了轉身就走道德畢竟還比不上內心真實的需求,赤裸的可怕,真實的可怕。
      所以當他們二人雙雙殉情我突然能理解了,若在少年時愛一個人如生命,確實是能隨他而去的,理智還未開花,愛情業已結果。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是美好的,因為愛在少年時,凋零在少年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