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兩天一夜--Two Days One Night

两天一夜/公投饭票(港)/

7.3 / 44,570人    95分鐘

導演: 尚皮耶達頓 盧克達頓
編劇: 尚皮耶達頓 盧克達頓
演員: 瑪莉詠柯蒂亞 法布里奇奧羅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ust Goodman

2015-03-11 20:27:48

資本主義的良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隨著桑德拉(瑪麗昂歌迪亞),微笑的朝鏡頭遠方緩慢的走去,電影結束了,我的回味也開始了。

這是第二次觀看達內兄弟的電影了。從《羅塞塔》,再到這部《兩天一夜》,這對來自比利時的哥倆用他們樸素的鏡頭,簡單的劇情,生活化的表演,將整個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歐洲社會,截下一個斷層,橫截面里,眾生眾相,活靈活現。

出生於比利時的達內兄弟早期拍攝紀錄片,直到1996年,才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一諾千金》,開始受到國際影壇的關注。1999年的《羅塞塔》在電影節、影評人、票房上大獲成功,不僅一舉拿下坎城金棕櫚大獎,更將年僅18歲的艾米麗·德奎恩送上坎城影后的寶座。至此,徹底鑑定了哥倆的影壇地位。

這部上映於2014年的電影,與之前的《羅塞塔》有很多的相似性。都是講述了普通人在面對生存壓力下的反應,只不過《羅塞塔》講的是體制對於人的異化,一種很深的無力感充斥在影像中。而到了《兩天一夜》中,人們則開始反抗這種不公的體制,並取得了不錯的勝利,非常陽光,非常勵志。

當然僅僅是反抗體制,那也沒什麼稀奇的,很多電影都做到了這一點。真正使我喜歡的是,他們鏡頭下的人總是有一種尊嚴在裡面,這種屬於人類最基本的尊嚴,使她們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不公和困境,總是很有姿態的去抗爭。

尊嚴有很多種,有屬於父親的尊嚴,有屬於男人的尊嚴,也有屬於運動員的尊嚴,而在達內兄弟的電影裡,這些都看不到。看到的只有人本身的尊嚴,不帶任何社會角色的尊嚴。

在《兩天一夜》中,達內兄弟依然選擇了工作這一個點,工作是個非常生活化的元素,但卻有著非常特殊的象徵。向內它是一個生存問題,向外則是一個社會體制的問題。而且,在今天,資本主義的浪潮中,工作很多時候大於一切,愛情、親情、理想、原則。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也要生存,沒辦法。」,從某種程度上,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還有一個點非常好,就是民主。片中的老闆要解僱桑德拉,不是直接簡單粗暴的說,你明天不用上班了。而是讓她的工友在1000歐元獎金和開除她之間做個選擇。這一點的設置,不但直接推進了劇情,更深層次的探討了民主。

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就在想這種故事情節,挪到中國合適嗎?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我本身生長的城市就是個工業區,我的父親和許多同學、朋友都是工人,包括我本身也在暑假打過工。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遇到這種情況,被直接開除已經算是「善終」了,很多時候,工廠還會絞盡腦汁的想方設法扣除你那最後的工資。

當然還有兩個小點,也做的非常不錯。一個是通過父子工人的反應,透露出兩位老人對當代年輕人的失望。而對基督信徒黑人工人的描寫,則折射出兩位老人對於宗教的寄託。

諸如此類的論點非常的多,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贅述。影評本身就是管中窺豹。

最後再跟大家強烈推薦此片,《兩天一夜》,這是一部適合所有人的電影,大學生,小販,工人,知識分子,白領,影迷,達官貴人……其表現手法非常簡單,內在戲劇衝突非常強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