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英雄天團--BIG HERO SIX 3D

超能陆战队/大英雄联盟(港)/大英雄天团(台)

7.8 / 504,642人    102分鐘

導演: 唐豪爾 克里斯‧威廉斯
編劇: 喬登羅伯斯
演員: 丹尼爾翰尼 T.J. 米勒 鍾潔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拿鐵

2015-03-12 01:48:26

大白是時代的符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兩週內連續刷了很多今年的奧斯卡,從《消失的愛人》、《鳥人》、《夜行者》、《模仿遊戲》到《爆裂鼓手》,都是佳片,所以要給今年的奧斯卡點讚,於是對今年的最佳動畫長片《Big Hero 6》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看完以後我就呵呵呵了。
作為一個豆瓣評分8.7的動畫長片,實在是過譽了。

首先,讓我先吐槽下:
1.為了日本市場或者為了符合所謂對機器人有著巨大執念的日本背景,就將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一個美國式的日本「舊京山」,一開始讓我一直以為是在舊金山類似唐人街之類的地方,搞得我齣戲半天。

2.男主一開始還是個拿遙控器控制變形小機器人的賭博狂人,通過歐尼桑和各位geek
的刺激下,直接就進階成用意念控制微型機器人了?就算是天才這也是個大bug了吧!

    3.男主你表演完就把意念控製器扔在桌子上?作為一個有重度佔有慾的處女座(看到這三個字,可能大家就會覺得我通篇都在吹毛求疵吧)來說表示真的很難受好嗎!

    4.現在流行給歐尼桑發便當嗎?要靠著本片最暖暖男的便當來推進矛盾衝突真的好嗎!

    5.面具男一出現我就知道是老教授了。。。

    6.除了男主以外,只有夢想變成怪獸的舊金山人並且拖彩蛋的福,才能讓我有點印象,其他成員真是一點記憶點都木有,人物形像太扁平了。

    7.Baymax只有一開始白白的軟軟的才是萌萌的,升級裝備之後,所有萌點都已經被掩蓋了,誰要看升級裝備啊我摔!

    8.面具男把車追到水中轉身就走了,你不知道在這個世界裡殺人要補刀嗎!

    9.全片講了什麼?其實就是個復仇+復仇+以德報怨的故事???

    10.先不說BM在那種情況下是怎麼把自己的晶片摳出來的,我們來討論下男主用了曾經的醫療晶片新製造了一個大白就以為是真的大白了嗎?你要讓真的大白在異度空間如何自處啊?我還以為最後的結局是男主發糞圖強修好了異度空間入口,把大白救回來,但是最後為什麼是這種設定。心塞塞。

    好啦好啦作為一個重度強迫症患者,為了湊夠十條也是滿拼的呢。

其實這部電影也沒有這麼不堪啦,很多點我認為還是很讚的,比如,舊京山街景,傳統文化銜接現代技術、古樸氣質的東京轉換摩登氣質的舊金山、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變身現代科技產品,據說開發了新的渲染器和使用了無數點光源,作為一個建築思維的理科女來說,畫面實在太帶感。雖然以上吐槽都來自理性的理科女,但是人家也是軟妹子一枚好嗎!大白還是很軟很萌的,還是好想用食指戳戳它的胖肚紙!我覺得最萌的場面其實是大白在警察局給自己打氣,三個漏氣的孔孔 「噗噗噗」的時候再用膠帶把自己貼好的時候呢!簡直好想撲倒揉兩把啊啊啊啊!最後我最愛的其實是歐尼桑好嗎!又帥又有智商,帶領弟弟走向正途的暖男屬性簡直是直戳我心!

好啦,針對本片的具體簡評已經說完了,但是為什麼我選了這部電影寫這麼一篇東西呢?其實我最想說的話才剛剛開始。
以上我已經說了,本片不知道有多少劇情和邏輯上的大bug(什麼?你說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糾結什麼邏輯啊,對此只想說一句呵呵),但是為什麼吐槽之聲如此之少,評分如此之高?究其原因不就是大白咯?軟萌軟萌的大白只要出現在螢幕上妹紙們的驚嘆簡直就像親自坐上了德普大叔駕駛的黑珍珠號,是那種其他什麼都可以忽略,只要能讓我摸一摸大白的軟肚紙就已經滿足了的小心理。但是妹紙們,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除了軟萌的大白,你還能想起什麼?
這就是我要說的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許多電影尤其是動畫片更甚,都趨於符號化,將一部完整的、需要各種飽滿的人物和豐滿的劇情的電影符號化成為一個具體的記憶點。但是這樣真的好嗎?當一部電影的矛盾衝突和情節推進都是為了讓這個符號化的人物更豐滿或者說更性格鮮明,那麼這部電影的作用就是成為了一個人物雕刻機而失去了作為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意義。

反觀這十年來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像這部《Big Hero 6》這麼沒特點的還真是少見。

2002最佳:《怪物史瑞克》(同年《怪獸電力公司》)
開了各種經典童話的玩笑,開創了動畫圈的吐槽文化。
2003最佳:《千與千尋》(同年《冰河世紀》)
大師的經典之作,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都是同年作品不能企及的,誰說動畫片不能深刻?
2004最佳:《海底總動員》(同年《瘋狂約會美麗都》)
雖然不夠創新,但是無論從劇情推進還是人物設定都做的漂亮,《瘋狂》是一看這種畫風就知道不會招奧斯卡這幫學院派的喜歡的。
2005最佳:《超人總動員》(同年《怪物史瑞克2》《鯊魚黑幫》)
算是中年危機這一類型片的動畫版,情節、人物、畫面都是一流的,同年作品也不是很有競爭力。
2006最佳:《超級無敵掌門狗》(同年《殭屍新娘》《哈爾的移動城堡》)
手工粘土的質感和有點冷幽默的故事絕對是上乘之作,同比同年的兩部作品在新意、畫面還是情節也沒有遜色。
2007最佳:《快樂的大腳》(同年《賽車總動員》)
好像是個歌舞片?看的時間太久,印象不深了。
2008最佳:《料理鼠王》(同年《我在伊朗長大》)
將主人公變成一隻我們本來認為會人人喊打的老鼠,故事情節也很好看。
2009最佳:《Wall-E》(同年《功夫熊貓》)
也是經典之作就不說了。
2010最佳:《飛屋環遊記》(同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鬼媽媽》)
想像力爆棚,公路片的神展開。同年的兩部其實是非常好看的,但是確實不是奧斯卡的那盤菜。
2011最佳:《玩具總動員3》(同年《馴龍高手》《卑鄙的我》《魔髮奇緣》)
贏在了美國人的情懷,同年的三部競爭力相當強,個人認為尤其是《卑鄙》突破了普通卡通人物形象,情節也是相當吸引人。
2012最佳:《蘭戈》(同年《穿靴子的貓》《功夫熊貓2》)
一部想像力豐富的西部片,各式蟲子都非常有個性,同年的其他兩部競爭力弱多了。
2013最佳:《勇敢傳說》(同年《無敵破壞王》)
兩部都不喜歡,獲獎作品是個女漢子成長的故事,但是同年的《破壞王》雖然不喜歡他的多線敘述但是還是很有新意和情懷的。
2014最佳:《冰雪奇緣》(同年《瘋狂原始人》《卑鄙的我2》)
靠一首歌紅了,覺得還沒有2011年的《魔髮奇緣》好看,《瘋狂》倒是挺可惜的。
2015最佳:《超能陸戰隊》(同年《盒子怪》《馴龍高手2》)
對比可以得知,無非是矮子裡面拔將軍咯,《馴2》拍的真是呵呵了。

對比一下可以發現,從2010年以前,奧斯卡的獲獎影片基本都是靠劇情取勝,個別一些經典角色比如那隻當了大廚的老鼠,還是走的非正常路線。但是其中有一部影片開創了現在這種符號化的現象,就是《史瑞克2》。那隻穿靴子的貓在這部電影中搶盡風頭,賣的了萌,耍的起狠,讓大家愛死了這個配角,也讓製作公司嘗到了甜頭。不僅在之後的《史瑞克3》中多次出現,還在2011年推出了同名電影,片中也是極盡賣萌之能事。同樣的現象出現在《卑鄙的我》中,作為配角的小黃人在影片播出後大熱,不僅推出了各種周邊和數個短片,也在《卑2》中加大了戲份,但是正是因為製作方放了大量的精力在小黃人和變身後的小紫人的塑造上,第二部的劇情和矛盾衝突都相對弱化了。在之後的《冰雪》的雪寶,《馴2》中的各種炫酷的龍,以及這部《BH6》的(●—●),都延續了動畫界這一風潮。
怎麼說呢,刻畫豐滿的人物形象不是不對,相反這是必須的,片中的劇情是由角色推動的,是劇情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但是再豐滿的人物形象都不能凌越於故事之上。花了大精力在製作某一個經典角色或者說是一個符號,但是卻讓觀眾只記住了一個符號卻忽略了整體的故事和劇情,那麼電影的價值體現在哪裡呢?
可是,電影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我不知道。是符號嗎?我覺得不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