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暗黑冠軍路--Foxcatcher

狐狸猎手/猎狐捕手(港)/暗黑冠军路(台)

7 / 149,781人    134分鐘

導演: 班奈特米勒
編劇: E. Max Frye
演員: 史提夫卡爾 查寧泰坦 馬克魯法洛 席安娜米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5-03-15 07:50:20

狐狸獵手:怎樣做好一個孤獨的有錢人


「狐狸獵手」與狐狸沒有什麼關係,它只是一個場地的名字,類似於中國的「木蘭圍場」。在承德,有一大塊草原,在遼時就是帝王的專屬狩獵基地,大清時期尤其在前清時期更是清帝舉行「木蘭秋獮」的場所,也即狩獵專屬地。相對於大清帝王,杜邦家族在美國的地位也赫赫有名,歷史與美國一樣長久。作為財富帝國,美國獨立戰爭甚至是靠杜邦家族生產的槍火才打勝了最終戰爭,為美國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大概在早期,杜邦家族的成員們曾經很喜歡打獵,劃了一個地方專門用於獵狐狸,後來這塊地慢慢被後代更換了用途,但「狐狸獵手」的名字卻被保留了下來,即便只是被用來稱呼一個室內體育訓練場的稱呼。

其實,「狐狸獵手」這個名字沒有被翻譯的更雅緻致一些,如果翻成「獵狐者」、「狩狐」、「獲狸」之類,可能會更容易為中國文人接受一些,或者把「狐狸獵手」這個場地翻譯成「獵狐堂」、「狩狐廳」、「獲狸軒」,也更信達雅一些。在中文中,像「聽雨軒」、「觀瀾堂」之類,就被搞的有點兒做作的韻味感。

電影中的「狐狸獵手」場地,廣義上包括室內與室外兩大部份,室外是一個跑馬場,主要使用者屬於傳主約翰·杜邦的母親。在老太太眼中,動物比人更寶貴,她的馬,每一匹都是一等一的寶駒,一般人動彈不得。而室內部份是一個體育訓練場地,由於這一世的杜邦先生約翰·杜邦是一位摔跤愛好者,所以就被他改造成了一個設備齊全的摔跤訓練廳。因為杜邦家族有錢,所以這個訓練場比別的場地都更舒適更豪華一些,它不僅可以代表「狐狸獵手」隊,也可以代表美國國家隊。《狐狸獵手》的故事就是圍繞與摔跤有關的故事展開的。

《狐狸獵手》是一部傳記片,真正的傳主是馬克·舒爾茨,他是1984年奧運會摔跤冠軍,他與自己的哥哥戴夫·舒爾茨是摔跤場的傳奇兄弟。他們在自己的級別里各自拿下了參賽的每一個冠軍,是不多見的大滿貫得主,他們獲得的獎牌包括:中學摔跤錦標賽、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摔跤錦標賽、奧林匹克自由式摔跤和世界摔跤錦標賽等冠軍。1987年,馬克·舒爾茨受邀來到了約翰·杜邦的「狐狸獵手」場地,並成為這支團隊的一份子,以備戰1988年的奧運會。隨後,戴夫·舒爾茨也被邀請加入到了這個團隊。就此,約翰·杜邦、戴夫·舒爾茨、馬克·舒爾茨三位傳奇人物聚到了一起,他們三位也發生了許許多多值得回味的事。

作為電影的第一男主角,查寧·圖塔姆飾演的馬克·舒爾茨木訥內向、固執脆弱的形象,顯得哀傷而動人,是圖塔姆很好地施展演技的一角。作為電影視角的POV,查寧·圖塔姆做的不錯。但事實上,他的風頭完全被另外兩位主演奪去,殊為可惜。不過歷史上,真正打動人的當然戴夫·舒爾茨與約翰·杜邦之間悲傷的結局。「綠巨人」馬克·魯法洛飾演的戴夫·舒爾茨與史蒂夫·卡瑞爾飾演的約翰·杜邦也從歷史現實走到影片之中,不自覺地成為了真正的核心,魯法洛與卡瑞爾也以出色的演技,憑藉各自飾演的形象,雙雙入圍奧斯卡與金球獎的提名。而且,史蒂夫·卡瑞爾還以一個原本的配角翻身變成了男主角。這是查寧·圖塔姆的不幸,卻是史蒂夫·卡瑞爾的大幸,而且也是真箇影片的大幸。也正是史蒂夫·卡瑞爾顛覆性的演出,才使得約翰·杜邦這一角色躍然於螢幕之上,獲得了遠超POV馬克·舒爾茨形象的關注度。

反客為主的約翰·杜邦,的確有太多值得受人關注的地方,尤其是他極富爭議的殺人案動機,至今都是一個謎團。1996年,約翰·杜邦幾乎是毫無理由地槍殺了無辜的戴夫·舒爾茨,然後又憤然拘捕,在擁有大量槍枝的宅邸里與警方對峙了兩天才被騙出被捕。最後,又在巧舌如簧的律師的辯論下,約翰·杜邦被認定患有妄想狂精神分裂症,最後被判13-30年的刑期,並在2010年去世於監獄之中。

因為槍殺案真正的主角戴夫·舒爾茨與約翰·杜邦都已經去世,只剩下馬克·舒爾茨作為見證人依然活著。但自1988年奧運會衛冕冠軍的野心失敗之後,他就只能混跡於低端的賽事中,靠出賣肌肉與體力來賺錢養活自己了。年齡漸長的馬克·舒爾茨後來寫了一本自傳,記錄下了自己如何走近約翰·杜邦,並見證了戴夫·舒爾茨與約翰·杜邦交往的最後歲月。這本自傳就構成了我們所談的電影《狐狸獵手》的底本,也因此馬克·舒爾茨才構成了影片中的POV。

但無論如何,約翰·杜邦都更引人關注一些。這個富二代及家族持有者,他的腦子究竟是如何構成的,他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他為什麼殺人,都是大家關注的。電影《狐狸獵手》並沒有完全給出答案,只是隱隱透露出了一些傾向。

約翰·杜邦陰暗性格的構成,電影中給出了不太清晰的暗示,大致指向於母親的威壓。作為一名美國第一商業家族的皇太后,老杜邦太太對於家族及兒子的控制,呈現出異常強大的氣場。儘管鏡頭不多,但老杜邦太太對於約翰·杜邦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兒子,約翰·杜邦對新加入「狐狸獵手」的馬克·舒爾茨特別提醒,老太太的馬是絕對不能碰的,就是礙於她的威壓。在嚴母的管教之下,現實中的約翰·杜邦直到45歲時才有關一段只維持了90天的婚姻,其他的人生里都一直是一名孤獨的單身漢。母親凌駕於他之上,似乎他一生都是在為了尋求母親的認可。他一直都很努力,他是一名鳥類學家,是一位集郵者,還是一位慈善家。他雄心勃勃,成立摔跤俱樂部,也是他認為可以通過這個,做到為國爭光的榮譽,可以起到振奮國家裡年輕人的作用。但是,他所有的努力,在老太太那裡都只是小兒科,要嘛低俗野蠻,要嘛幼稚可笑。當約翰·杜邦以教練的身份在培訓摔跤手的時候,老太太悄悄來到了場邊,約翰·杜邦趕緊想努力表現一下,以展示下自己有多麼的牛逼,結果老太太只是搖了下頭就走開了。無論約翰·杜邦怎麼努力,在老太太的眼中,都等而下之。作為富二代長大的約翰·杜邦似乎一輩子都無法成長,一輩子都無法得到家族應有的認可。而更悲劇的是,他小時候自認為最為信賴玩得最好的小夥伴,最後卻發現只是被母親雇來的托而已。還有,為了滿足虛榮,他在摔跤台上買來一個冠軍,還興沖沖地跑去給母親看,結果老太太也是一眼就洞穿是花了錢買來的毫無意義的玩意,並淡然地相對,讓約翰·杜邦很無語。

一直想要得到認可,想要抓住點什麼東西的約翰·杜邦,直到自己50多歲,母親去世,依然空落落孤獨地生活著。他養著馬克·舒爾茨他們,認為他們是自己的私產,自己是他們的再造父母,可以任意地驅動他們,但馬克·舒爾茨卻漸漸不再想聽他的話,幾欲離他而去。而戴夫·舒爾茨又以自己的理性,與約翰·杜邦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作為美國最大的商業家族的繼承者,看似想擁有什麼就擁有什麼,卻並能擁有一個簡單的幸福生活,而戴夫·舒爾茨不過是一個因奧運冠軍而翻身的小屌絲而已,他卻擁有著完美的家庭,在隊員之間還擁有著足夠的權威與智慧,憑什麼他可以擁有,而我卻孤獨無依。看起來,約翰·杜邦想要的,總是得不到。得不到認可,得不到信任,得不到成就感,於是最終終於發瘋,在一個很平常的日子裡,突然出手,三槍之下,殺害了無辜的戴夫·舒爾茨。

作為一名有錢任性的富豪,作為一名生活在家族陰影下的怪胎,約翰·杜邦的人格與性格的分裂,使得這一螢幕影響顯得格外動人起來。風頭完全壓制住POV馬克·舒爾茨,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約翰·杜邦這樣的人,就像中國的王思聰,我們無法想像他那麼有錢,為何還要去京東上去買一個價值僅僅200塊的電腦桌,也無法想像他為何要痛罵自家投資的《一步之遙》。對於他們那種的有錢人,我們只知道他們有錢還任性,卻不知道他們也有孤獨而絕望的時刻,也無法想像在極端的時候,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極端事件來。《狐狸獵手》將一個謎團近乎完美地呈現了出來,沒有給出終極答案,但告訴我們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無論他有錢還是沒錢。孤獨總是存在的,而派遣孤獨,則需要去狩獵一些獵物,但究竟該怎樣去捕獵,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