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眼睛--Big Eyes

大眼睛/大眼睛奇缘(港)

7 / 99,052人    106分鐘

導演: 提姆波頓
編劇: 史考特亞歷山大 萊瑞卡拉蘇斯基
演員: 克里斯多夫沃茲 艾美亞當斯 克萊斯汀瑞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廿

2015-03-15 18:16:01

《大眼睛》:屬於自己的委屈


   作為一部由蒂姆.波頓執導的傳記電影,並沒有一貫延承他那獨具風格的哥德形式,只是通過最為普通的拍攝方式來執導影片,讓去掉了風格化的電影藝術作品,更能體現它所存在的深遠影響與藝術價值。作為人物傳記片,導演並沒有過多的干涉整個人物的命運發展,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讓凸顯出來的戲劇性,通過故事情節的演變慢慢的凝聚而散發出來。電影劇情本身並沒有值得爆發的驚爆點,不過通過導演對演員們調教與編排,讓整個故事都顯得戲劇性十足,演員在電影裡面的所佔的位置至關重要,演員們的表演讓人們的感情慢慢的積累,並通過最後凝聚起來的同情心徹底的昇華起來。不得不說電影裡面最重要的角色是身為男主角的克里斯多福.瓦爾茲,是他的表演讓整個電影的欣賞性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電影的劇情無非是在一個男權時代女性解放權利的追求,可就是通過瓦爾茲對於一個男權主義跳樑小醜的演繹,諷刺了在整個故事過程中自以為是的男權主義思想,並讓我們看過這部電影的每一個人,都被電影裡面那自大狂妄,陰險狡詐,道德廉恥於不顧的小人形象感到愧疚不已,不但電影之中的角色讓人感到厭煩與無奈,就連對待我們自己的審視也讓我們品嚐到了,人性虛偽與貪婪的那一部份,人性的可怕與可笑就在這裡,一旦被自己所謂的小聰明所迷惑,你不知道自己的表演會迷失到何種地方。
 
    其實觀看這部電影我們也能夠發現,導演還是比較有偏袒式的選擇詮釋,而並非客觀的公平的對事件進行詳細的剖解,相對於《大眼睛》這樣的藝術作品,並不能真正的能夠稱之為藝術,它只是通過以營銷的方式賺取噱頭來贏得人們追捧的工具而已,其本身的價值幾許,沒有人能給它過高的答案,也許正是這裡面含有人性自私的成份,電影就分解出一種弱勢值得同情的那一部份來博取觀眾的感情,而真正所謂的價值意義,就可以簡單的予以忽略。我們看到這部電影,很容易就能夠引起我們對女主角的同情,可是反過來說,沒有男主角進行獨特的營銷,女主角的畫永遠都不可能被人認可,這裡面不免就會混入成功後的人性自私的成份,人們渴望成功,不管用什麼方法與手段,妥協還是屈從只要能夠成功,凡事都可以商量。這裡,我不禁要說一句,在這一切的背後,人們還是被所謂的利益與名譽所包圍著,在沒有成功之前,利益同盟就可以緊密的連接在一起,而到了成功以後,每個人都想拋掉和自己分享財富與榮譽的另一半,其中到底誰對誰錯,不能用同情來判定其中的是是非非。不過蒂姆.波頓還是十分掌握了塑造劇情來發揮電影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使用巧妙地線性分析來營造出來了讓人同情的女主角,並將電影所帶給人的那種感情的詮釋升級到最大化,不但還原了一個我們認為的真實場景,還通過具有諷刺性的誇張表演將那些竊取別人作品的跳樑小丑數落了一番。但電影終歸是電影,它完全的按照一種情感化的形式去塑造一種主觀主義的劇情,並通過這種能夠激發並帶動人們情緒的劇情,來聯合人們對故事反面人物進行指責,可是能夠看清事實真偽的人們也許會對電影所表現出來的效果會心一笑,可是對於一些感情爆棚的無知人們來說,這又是一場無休無止的道德譴責運動與女權主義運動,其實電影裡面的男主角還是有一絲值得讓人同情的地方,因為幫助別人取得成功的同時,卻又被人們當做欺世盜名的無德商人背負罵名。
 
    電影可謂是看點頗多,不但在劇情上將一個傳記片演繹的平緩舒和,也通過指導演員的表演讓整部影片都表現得張弛有力,回味無窮。導演蒂姆.伯頓不但能夠在個人風格的電影中讓人銘記他的思想,即便是在中規中矩的正統電影裡,也能遊刃有餘的體現出他的大師風範。艾米.亞當斯精彩的演繹了一個單身母親將自己的隱忍與委屈用哀怨流淚的神情充分的表達出來,她的眼神與眼角的淚光都恰到好處的將演技融匯到整個劇情當中,即便是沒有多少肢體上的表演也沒有什麼超越底線的糾結自虐,卻真實的反應出了一個單身母親那堅強偉大的品質與剛正不阿的精神。而反觀克里斯多福.瓦爾茲的表演,更是用他那精湛的表演藝術詮釋出了作為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奸詐商人形象,尤其是到影片最後他那極具諷刺與爆發力的表演,都無法阻擋這個渾身都是戲的天才演員所帶給人的表演享受。
 
    電影中的每個人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委屈,只是這種委屈被我們選擇性的遺忘,作為在一個女性權利並沒有得到完全尊重的時代,電影裡面的成功甚至可以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我們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這樣的問題或許充滿了不滿與氣憤,可是這個事件本來就是市場營銷的一個精彩案例,至於電影所突出的《大眼睛》藝術作品的價值,那只是社會的一段流行,而並非真正意義上值得銘記的藝術作品,所以電影裡面的遭遇,其實男女主角都值得人們痛恨與同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