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永遠的0--The Eternal Zero

永远的/永遠/

7.3 / 2,198人    Japan:144分鐘

導演: 山崎貴
編劇: 山崎貴 林民夫
演員: 岡田准一 三浦春馬 井上真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5-03-17 23:35:18

愛與恨之前,先了解


      去年年初,因為安倍晉三的好評,永遠の零被推倒風口浪尖。中國媒體口中的「為軍國主義招魂」的影片,一直沒想拿出來看。對於日本,相信很多日飯都和我一樣帶著極其複雜的心情,追日星,看日劇,日影,學日語,嚮往日本這是我的一面沒有錯,而在政治立場上對日本又是深惡痛絕的,說到南京大屠殺,說道713部隊,說到釣魚島,說到靖國神社,說到日方所持的歷史觀,我也會咬牙切齒的說日本鬼子該死。所以看過很多二戰電影,唯獨不想去看日本拍攝的電影,因為我知道我和很多人一樣,會憤怒。
一月份重溫了《岩松看日本》白岩松一句萬能雞湯式的話重新擊中了我「愛與恨之前,先了解」。今天鬼使神差的點開了這個片子,看完之後,又更印證了這句話。原著作者的右翼思想,安倍把感動建立在中國人的痛苦上,極端軍國主義….在這兩個半小時裡完全不存在,很簡單,我被感動了。
    「神風特工隊」一直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一塊歷史,對於日本人這種極端武士道精神完全是不能理解的,我經常說我看了這麼多年日劇也完全不能懂日本人。平均年齡17歲,出擊2550次,1387名飛行員喪身,擊沉美軍軍艦34艘,一人一機,一機一艦,肉彈,這支自殺式特種部隊在我印象中就是天皇手中變態瘋狂又愚蠢的棋子,這個觀點我在看完片子後也還是堅持的。當然片子裡我們並不能看到這些,為什麼作戰,日軍的殘暴,特攻隊的慘烈,這段美軍二戰最恐怖的回憶影片都沒有表現,這是日本人在敏感題材中的一貫作風,反戰不等於反思,這大概也是很多網友憤怒地打上一星的原因。客觀地說,影片中為數不多地對特攻隊交代的部份,和我們所知道的歷史並不相同但不至於荒謬到另人憤怒。因為影片最終的主題還是回歸到生命,人,家庭,而影片中人物透入出來對特攻隊反對的態度對於一向迴避二戰歷史的日本來說已經是一種進步,為軍國主義招魂這一說法實在言之過重。
日本人不喜歡高談闊論國家大事,更注重於生活上的精益求精,在影視作品中也是一樣。永遠の0的故事很簡單,不是政治,不是戰爭,而是一個珍惜生命,熱愛家庭的日本空軍隊員的經歷。全片兩個半小時,幾乎是哭了兩個小時,這種細膩地日式處理方式,會讓人暫時拋開仇恨,甚至在戰爭部份會不知不覺得希望是我們敵方的日軍能夠不被擊敗。影片採用和《公民凱恩》類似的多視角敘事。宮部的外孫子女在外婆去世後對親生外公生前的經歷進行調查,走訪了四個與生前宮部有交集的人圍繞著宮部這個中心,來進行不同角度的講述。四個人共同的特點就是和其他人對宮部是帝國海軍懦夫這個觀點相反,他們在和宮部相處過程中被其熱愛生命和家庭責任心感動,開始熱愛生命,反思武士道思想,對特攻隊持反對態度,這個反對態度到黑道(應該是?)景蒲這裡最為明顯,他說特攻隊這種死是無謂的,自己不願加入特攻隊也對宮部最後參加表示不理解,反對的態度十分明確。在國與家的駁論中,宮部的思想也揭示了影片的中心思想「只有活著才能為家庭為日本做出貢獻!」這也顯示出了一種對極端思想的一種批評。的確,神風特攻隊的隊員,並不像當時日軍所宣揚的那樣義無反顧,慷慨赴死。他們也許不怕死,但是他們也無法不顧及他們的家人,他們在接到特攻指令的時候也會像片中人物那樣絕望和害怕,畢竟他們只是一群平均年齡17歲的孩子,有的人才剛剛離開新婚妻子就接到了這張單程機票。據一位二戰時期的美軍軍醫回顧,在沖繩島戰役尾聲時,一位特攻隊隊員衝擊美軍軍艦失敗,美軍將其沖海里打撈起來,該飛行員臨死前一直呼喊著「oh sun」。軍醫一直沒能明白這個飛行員的意思,直至二十年後軍醫來到日本,才明白飛行員當時喊得的是日語的「媽媽」,這個「哦嘎桑」在影片中也有一段。可見特攻隊員並不是一杯清酒就毫無顧忌的奔向戰場,就像影片中老人在回憶時說道:「特攻隊員的苦衷只有出征的人才知道。」這些特攻隊員只是日本軍國主義下的犧牲品,而不只摧毀掉他們自己的生命更摧毀了背後的幾千個家庭,影片中對松乃母女戰後悲催生活的短暫描寫也正揭示了這一點。除此之外,影片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呼籲年輕人了解戰爭了解歷史。以三浦春馬飾演的這個外孫為代表的年輕人們對戰爭的了解是非常模糊的,外孫一開始對親生外公生前這段事蹟也是毫無興趣而是在調查過程中才慢慢被外公的精神所感動,為了外公和友人爭吵,最後找到了生命的意義。當然作為一個中國年輕人在看這裡時,難免還是覺得影片有些許迴避真實歷史的傾向,比如外孫的朋友說特攻隊是自爆恐怖份子這一點我非常認同。也希望日本在呼籲年輕人了解歷史的時候要了解正確的歷史。這一點,我們中國的年輕人也應該做的,很多中國的同齡人也許都不知道神風特攻隊是什麼,這樣的我們又有什麼立場去批判別人。
神風特攻隊是911恐怖襲擊的靈感來源,是導致美國向廣島,長崎發射原子彈的重要原因,對大西瀧治郎,宇桓纏這些極端軍國主義分子,對日本帝國主義這種極端思想,我們必須是要堅持深惡痛絕,永遠批判的態度。但回歸到電影本身,永遠的零在我看來是一部優秀的影片,無論是人物的刻畫還是戰爭的處理都能直擊觀眾的內心深處,對生命的熱愛對家庭的責任是沒有國界的,從永遠的零中我們更多的應該看到這一點,而不是戰爭和歷史的仇恨。我相信作為一個中國人也不會覺得正確的歷史觀就是手撕鬼子,那樣的二戰影片才是好的影片,所以,在選擇愛與恨之前,先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