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後的戰爭--Outcast

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绝命逃亡/最后的战争

4.6 / 14,383人    99分鐘

導演: Nick Powell
編劇: James Dormer
演員: 尼可拉斯凱吉 海登克里斯坦森 劉亦菲 安志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5-03-18 18:21:45

從十字軍到活雷鋒


《白幽靈之絕命逃亡》原名《絕命逃亡》,定檔去年的國慶檔,結果一拖半年,換到了今年春季檔,也讓題材相似的《天將雄師》搶在了前頭。這樣一來反而是好事,經過《天將》的大規模調教,觀眾對古裝合拍片已有了初步適應,一個落魄的外國高手就能左右一個文明古國的政權,這種霸道的設定也得到了心理緩釋。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學會自覺加載觀影前提:諸如忘記地理和歷史常識,牢記架空平行世界的概念,從而完整欣賞這一出關公戰亞歷山大也好、亞瑟王戰秦瓊也好的虛構戲碼。

本片和《天將》最大的不同,是人人都說同一種語言,少了翻譯的安插,也少了炮製諧趣的機會。在跨國合拍片中,統一語言是常見的藝術手段。西方電影人取材中國文化的案例,早有史詩傑作《末代皇帝》,近一點有同是劉亦菲加盟的《功夫之王》。扯遠一點,這年頭《黑衣人》全宇宙的外星人都說英文,《猩球黎明》的凱撒也過了大學六級。話說回來,你幾時見好萊塢螢幕上的古羅馬人說拉丁文的。

要說《絕命逃亡》最大的優點,就是一點也不擺歷史正劇的架子,連《天將雄師》那樣跟歷史細若遊絲的聯繫都無。翻遍中國史冊,你也找不出十字軍義士助中國皇子登基的記載。脫離了現實羈絆,整個情節自肇始就相當好玩,自有一種勸人別當真的輕鬆調子。比如客觀來看,這大皇子雖然心狠手辣,視人命如草芥,但在位時也不見得多麼驕奢淫逸,反而勤練武功,御駕親征,確有一國之君的雄心,倒是小皇子並沒什麼賢能才幹。安排大皇子親手弒父,除了奠定其惡人屬性,也有向西方古典悲劇靠攏的意思,咱們的宮廷劇很少這麼玩。

片名改叫《白幽靈之啥啥》,似乎是白幽靈為主角的系列電影之一,除了這點稍微名不副實,至少不是《功夫之王》那樣靠憑空揣測中國文化(雖然該片號稱請了不少顧問,但效果有目共睹)來滿足西方大眾獵奇心理的圈錢之作。你能感覺到主創的立意,不止於炫耀幾場冷兵器的打鬥刺激,確確實實是想表達些文化共通、文明交融之類的價值核心,只是偷懶的是,片中的東西文化都是經過了塗改的,觀眾也很容易提出疑問:基督都救贖不了靈魂,在中國行俠仗義就能?大皇子上陣單挑是出於何種傳統?公主投懷送抱給西方大俠未免太不矜持閨秀?在主題思想的表達上,還是左支右絀、難以自洽的,僅有一個殼,缺少里子支撐。

不過我比較欣賞的是,本片通過雙方武藝的較量,仗義不平的遊俠精神,對戰爭與和平的討論,男女之間的情愛吸引,自然地流露出某些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觀,雖然效果不佳,但在表現手法上,總比安排個角色登高一呼說教一通來的有誠意。在動作層面,兩種武打路數交鋒的嘗試,也是基本成功的。開局的十字軍大戰穆斯林,是中世紀歐洲重劍砍殺;皇宮逃亡時武僧阻擊敵兵一段,是純粹的傳統功夫片架勢。這兩種南轅北轍的打鬥風格,在後半段比較融洽地煉成一爐,尤其是海登逃離集市和單挑安志傑兩場,看得出雙方各自為了適應對手而做了招式、力量上的調整,整合出一種介於東西劍術之間的樣式。

無論是十字軍大俠干涉中國內政,還是《天將雄師》大漢將軍挫敗古羅馬宮廷陰謀,在所有合拍電影裡,西方文化始終持平而更多凌駕於中國文化之上,這一點在當代背景的《鋼鐵人3》,《變形金剛4》體現得更露骨。雖讓人不服氣,卻也是劇作的必然,人家是強勢,是國際主流意識形態,要把它降格成陪襯,不但在歐美市場要吃癟,中國觀眾自己也會覺得彆扭,這跟葉問打敗英國拳王是兩碼事。無論是中西合拍,還是中方主創,這一點在很長時間都很難徹底改觀。合拍電影要想擺脫西式價值觀主導、消解來自西方視角的那若隱若現的優越感、祛除改頭換面的好萊塢英雄主義,光吐槽是沒用的,還得咱們發奮提高文化實力才行。(文/方聿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