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皇家特工:间谍密令(港) / 金牌特务(台) / 金牌特工 / 特勤局 / 王的男人之秘密服务(豆友译名) / The Secret Service

7.7 / 718,622人    129分鐘

導演: 馬修范恩
編劇: 珍古德曼 馬修范恩
演員: 柯林佛斯 泰隆艾格頓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石板栽花

2015-03-29 17:18:40

生的本能總會抑制住死的本能,沒必要對人性失去希望 ——電影《金牌特務:特工學院》別樣觀感




看完《金牌特務:特工學院》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是:那些有「紳士」的國家在宣揚他們的紳士文化:「西服是紳士的盔甲,特工是現代的騎士」,「不知禮,無以立」(翻譯得不錯,贊!)。紳士,如果放到中國語境中,類同於我們所說的「君子」,而我們的「君子」文化可是歷史悠久呀,卻少見我們的電影在宣傳,是我們已經沒有君子了,還是我們從來沒有尊重過君子文化?或許both吧。這點感觸之外,當然,我也和大家一樣,這真是一部很好的動作片,動作設計行雲流水。

除了炫目的動作,本片亦可從人性方面來欣賞。不妨用「暴露」、「宣揚」、「抑制」「尊崇」這幾個動詞作如下歸納:本片暴露了人性惡,宣揚了抵制「惡」的高貴品質;它也告訴我們人性當中的死的本能是可以抑制的,但我們應當尊崇英雄的作用;人之所以為人,並不在於人就是惡的,也不在於人就是善的,而在於人是善惡參半的動物,但人性中「善」的因素總是高過「惡」的因素,否則人類如何在這個星球上繁衍不息。

我們通常講「人性惡」,如何來鑑別呢?一個簡單的標準,就是那些令人不舒服的「人」的行為,因為這些「行為」總是人性的某種「惡」的反映。本片非常直白地展現了諸多令人不舒服的行為。因為本片是在宣揚紳士文化,而紳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他的「責任感」,所以,本片中的那些令人不舒服的行為均與紳士的「責任」相悖,比如特工學院學員遇到危險各自逃生,而不注重團隊合作;性命攸關之際,求生本能讓他們放棄救助同伴;生死一念間,忘記職責,洩漏組織秘密等。影片主角埃格西(Eggsy)雖然從小養成小偷小摸的壞習慣,但他從小就是有責任感的孩子,而且,受人之託,忠人以信。當老特工加拉哈德再次見到埃格西時,埃格西成功地完成了老特工在他幼年時就委託給他事(保存好勳章、照顧好母親)。另外,他信守諾言,在危難之際能夠先人後己,甚至自我犧牲;心地善良,不欺凌弱小。這些都是影片所宣揚的高貴品質。

人性當中似乎真有如弗洛伊德所說的「死的本能」,在本片的人物中,是以大反派瓦倫丁(Valentine)為代表。瓦倫丁本是MIT的環境科學家,在目睹了全球環境問題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後,他認為人類就是地球的病毒,只有通過滅絕部份人類才能恢復環境平衡,也就是他所說的「新時代」。瓦倫丁試圖代替上帝來對人類進行宣判和試圖控制整個人類的行為,成為影片衝突的肇端和情節發展推動力量。事實上,「死的本能」這種理論,在現實當中從來不缺少可印證的案例和狂熱追隨者,無論是在歷史上,比如希特勒想滅絕猶太人,還是藝術作品中的,如本片以及改編之前的原著。理論界也有印證這種死亡本能的,比如著名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就認為戰爭、自然災害和其他人為措施可以成為抑制人口過度增長的積極因素。所以,我們也就經常聽到這樣的論調:「戰爭是生物頭等重要的必需品,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經常性因素。」「通過剪修,大自然使她的人類這一果園欣欣向榮。戰爭就是她的修剪鐮刀。」;「上帝讓戰爭總是作為人類的烈性藥品而發生。」(見[美]赫舍爾:《人是誰》。)其他「人為措施」可以指正當的「節育」,但在不道德的人那裡,就會變成各種各樣的不道德的手段,這為文藝作品提供了許多可想像的空間。比如本片的瓦倫丁就被想出了利用手機Sim卡來控制人的大腦,從而達到消滅部份人類的目的。

雖然,死的本能如此令人恐懼,但也沒有必要對人性失去信心,人性當中生的本能是可以抑制這種死的本能的。否則人類就總處在戰爭當中,總受著死亡的威脅。事實上,在人類危難關頭,總有偉大英雄出現,這也是個明證,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因為求生本能,危難時刻就沒人敢挺身而出,如果沒有求生本能,即使有人挺身而出,也不會有人追隨。本片講述的仍然是一種老套的英雄救世的故事,雖然,我們的歷史觀是強調「人民才是歷史的推動力量」,從而貶斥個人(英雄)的歷史作用,也就導致我們的影片好像沒有西方電影那般宣傳英雄,但事實上,個人(英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只不過人家宣揚的是廣義的英雄,而我們宣揚的是領導的作用,這也算是異曲同工吧。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這句話似乎也適合那些救世的英雄們。(by:heshenggen/2015-03-2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