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秋菊打官司--Story of Qiu Ju (Qiuju Da Guansi)

秋菊打官司/

7.6 / 6,724人    Spain:100分鐘 | UK:100分鐘 | USA:101分鐘 (video version)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陳源斌
演員: 鞏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黃要濕

2015-03-29 17:53:42

農村人要的說法究竟是啥?


在週末百無聊賴的清晨,躺在床上看的這部《秋菊打官司》已經上映20多年了。這部片子只比我大5歲,但這卻是我第一次看它。在農村出生和長大的我覺得有些話要說。

這是一部經過溫和處理過的、講述一個農村倔強女人非要告把自家男人打了的村長,不給個說法不罷休的故事。這是一部農村題材的片子,它幾乎真真實實地表現了農村人的生活狀態、精神狀態和生存邏輯,但它對於官民衝突,官官勾結,法律的缺失等敏感話題做了溫和化,戲劇化和無害化的處理。使得整部片子用一種官方能夠接受的基調和色彩,講述了一個本該是激烈衝突甚至血腥的故事。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這種妥協呢?

農村人解決問題的邏輯是暴力優先。能通過武力解決的問題不值得再去囉囉嗦嗦走什麼法律程序。在農村經常能看到兩個人的衝突瞬間演化成兩個家族的火拼,那些人多勢眾的大家族通常在村里擁有某種不可動搖的霸權和舉足輕重的發言權。至於那些外地搬過來或者人口寡淡的小家小戶,遇到事情可能首先就沒了追究和計較的底氣和動力。

農村人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可能是最直接,最不要命,最血腥的。這些衝突大多是由於房屋、土地、債務、情感糾紛。衝突的結局也通常是如果沒鬧出人命,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像秋菊這種因為踢了一腳討說法的例子實屬特殊和極端。實用主義至上的農村人會仔細地算好路費伙食費住店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花這些錢討個說法是否值當,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秋菊的執著、倔強、認死理兒是一種被拔高了的理想主義。

片子的溫和,多半是由於人物的溫和化和理想化的處理。村長是溫和的,他只是踹了挖苦自己的村民幾腳,沒有把他打殘,讓還秋菊進他的家門說理討說法,沒有把她打流產;負責調節的警察是溫和的,她沒有百般推脫,沒有背後收錢不管事兒,甚至為了化解矛盾做好工作還自己掏錢買點心;市公安局張就更大好人一個了。不僅沒有收禮,用小轎車把秋菊送回小旅館,甚至還請她到大市場裡吃頓便飯。這樣的情節和場景,在20年後的今天還能想像嗎?

像一頭倔驢一樣的秋菊和他丈夫本能地知道一些權力的秘密和運行邏輯。比如,告了村長以後他不一定怎麼治自己呢,到市公安局長家裡拜訪不僅要買一大兜子水果,還懂得要買個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否則事情不知道要撂到什麼年月……但她還是選擇認死理兒,討說法,因為在她看來憑啥村長做錯了事情就可以逍遙法外,甚至縣公安局,市公安局已經做出調節決定的情況下,依舊一條道跑到黑,死命地鑽牛角尖。因為在她的潛意識裡是官官相護的,村長是公家的人有政府撐腰,她在乎的不是錢,是說法,可這說法究竟是什麼?

顯然不是經濟賠償。我覺得這個說法其實就是一句道歉,一句服軟的話,一個掌握了公權力的「公家的人」做錯了事情,就要老老實實地道歉,承認自己錯了,就這麼簡單。

可倔強的秋菊偏偏遇到一個更倔強的村長。一個寧可賠錢也絕不服軟的村長,在他的邏輯里,一個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為公家做事的人,怎麼可以向一個目不識丁,卑微得可以忽略不計的老百姓低頭認錯?

那還了得?那天還不得塌了?

看,這就是權力的固執和任性。從這一點意義上說片子雖然溫和卻也道出了基層權力運行的實情:有權力的人可以為所欲為,甚至在為所欲為之後,還可以光明正大地假裝一切都沒發生,一切都不重要。她看不慣權力的任性,她不相信公權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她還相信法律和政府,所她本能走向了「討說法」的道路。

公家的人做錯了事情,到底要不要低頭?要不要道歉?在秋菊看來,這才是問題的實質。經濟賠償都是小事,官員認錯,還普通百姓一個公道才是最重要的,要的就是這個態度,要的就是這口氣。這就是所謂的說法。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很多農村人頭破血流,家破人亡,傾家蕩產也要討個說法,爭一口氣。

他們已經陷入權力和司法的死胡同里,鑽不出來了,只好選擇同歸於盡式的決絕和慘烈。秋菊的故事如果放在今天決定又是一個上/訪/戶被關在黑監獄裡折磨拷打流產的血腥故事。而片子對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的溫和處理,讓人不至於太沉重地咂咂嘴,回味其中的道理。

你說秋菊打官司真實不是真實?很真實。但真實的同時也很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