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遲來的守護者--Philomena

菲洛梅娜/千里伴我寻(港)/迟来的守护者(台)

7.6 / 103,832人    98分鐘

導演: 史蒂芬佛瑞爾斯
編劇: 史帝夫庫根
演員: 茱蒂丹契 史帝夫庫根 瑪麗溫寧漢 西恩馬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aking王小心

2015-03-31 20:09:21

菲洛梅娜:A面小說,B面電影



要比較小說《菲洛梅娜》和電影《菲洛梅娜》的優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一般的小說改編電影的延展與濃縮不同,電影《菲洛梅娜》與小說相比,幾乎是從磁帶的B面講述了同一個故事,完全不同的角度,與小說拼成一個完整的圓弧。電影像是小說的紀錄片、旁白者、註解師,不同的解讀,甚至不同的觀點,讓看完小說的讀者能從全新的角度欣賞同一個故事。看完小說和電影,讀者會驚異於一件事情可以從這麼多不同的角度去講述和解讀,雖然不比《羅生門》是完全相反的觀點,可是完全是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
小說《菲洛梅娜》由前英國記者馬丁 Sixsmith寫成,講述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天主教高壓的愛爾蘭社會中,未婚先孕的女子不能保有自己的孩子,只能被送到修道院做苦工,醫療和生活條件極其惡劣。而他們的孩子,以「領養」的名義幾乎是「出售」給有錢的美國人。兩千美元,天主教家庭,就可以「領養」到一個健康的愛爾蘭裔兒童。經歷了與自己兒子生離的姑娘菲洛梅娜,與經歷了在懵懂之中就被迫與母親分離的安東尼,在新大陸的生活,與養父家庭的不和、對自己來歷的苦究,對自身性向的疑惑,在上層社會共和黨中的體面工作與內心世界中途的掙扎……跌宕起伏的人生,如戲一般。而安東尼把所有的這一切都歸咎於他生母的「拋棄」:如果連親生媽媽都不要自己了,那誰還會愛你呢?帶著這樣的疑惑,他踏上了慢慢的了解身世之路……
小說是線性敘事,從1950年代娓娓道來,細緻描述主人公在成長道路上的每個關口、每個戲劇化的場面,每個悲傷的結局。而電影呢?相比你也猜到了,是從母親的角度出發的。影片甫一開始就到了二十一世紀,從修道院出來之後又在人間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菲洛梅娜此時已經是老婦了。她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年被迫和自己的親生骨肉分離的悲慟和遺憾總是縈繞在腦中揮之不去。恰好,她遇到了馬丁,一個剛剛被迫辭職的前BBC記者,典型的勞動階級、虔誠教徒菲洛梅娜和知識分子、憤世嫉俗的馬丁之間充滿張力的互動,在尋子之路上發生的點點滴滴,成了這部電影筆力最重的地方,是安東尼故事的反面,也是傳奇的補寫——看,在你傳奇的人生之後,這是所有一切的根源。
一個孩子,從三歲起就和生母分離,被帶到了完全陌生的家庭,開始全新的生活,應該是對過去的生活毫無知覺的。他被培養成美國的菁英階層,上了最好的私立大學之一,成了律師,去了華府工作,才華橫溢,天賦異稟,成為他母親口中的「大人物」。而菲洛梅娜呢?她一直居住在鄉下,藍領工作,愛看「霸道總裁愛上我」一類的愛情小說,舉止粗俗,記者馬丁一開始是看不起她卻又無可奈何的。但是,這是一個母親啊。這是一個被迫簽下永遠放棄撫養權的母親,在五十年後對自己孩子執著的尋找,當他知道兒子的成就時,她的自豪感和所有的母親是一模一樣的:「他竟然是共和黨的律師!如果他和我生活在一起,可能他也就能當個鎮上的律師吧!」這樣的話從一個教育、階級都不高的母親嘴裡說出來,除了滿滿的母愛,還有什麼呢?菲洛梅娜知道安東尼是一個同性戀時,這個天主教徒一點都不稀奇:「我有預感,他一直就是個敏感的孩子……」她和他在一起才呆了三年啊!安東尼以後走得那麼遠,那麼高,但在母親的腦海中,他一直是那個單純敏感、母親哭泣時能用稚嫩的手幫她擦去眼淚的孩子。她幻想他的一生,用最樸素天真的她的視野去想像美國的生活:「要是他流落街頭怎麼辦?」「要是他沒工作怎麼辦?」「要是他變成一個胖子怎麼辦?」「為什麼會變成胖子?」記者奇怪地問。「因為美國的菜量實在太大了啊!」看,這是每個母親心裡的擔憂,無論這個孩子是否在她身邊,甚至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一面。
而在安東尼這邊,他承受了更大的壓力。他能記起他的故鄉山川,知道自己來自愛爾蘭,也知道母親「拋棄」了自己。他循規蹈矩,在學校里各方面都表現出色,因為他對自己的不自信,就必需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來讓別人接受自己。可是,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你是被拋棄的孩子,你是沒有人愛的孩子。他覺得自己永遠不配得到幸福,因而自虐式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毀滅自己的感情:不論異性還是同性,他的愛情結局永遠是戲劇性地悲慘。他向神父坦白:「我的原罪就在於,我愛的是男人。」然而有真愛降臨時,他又不願意面對。他對自己的初戀情人談起自己的故鄉:「那好像一首歌,你還記得聽到它的時候美好的感覺,可是,你已經永遠忘記了它的旋律……」
他三次到自己的出生地——愛爾蘭的一座天主修道院尋找自己的生母。修女們從始至終都拒絕了他的請求。最後一次,他得知自己罹患愛滋時,最後一次請求修女幫他找到他的出生資料。修女仍然拒絕了他。
小說和電影都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主人公的名字都沒有替換。正如記者在電影所說:「不能改名,這正是這個故事的意義。」我看的書里,有安東尼三歲前在修道院的照片,有他參加成人儀式的照片,有大學畢業的照片,有當律師的職業照片,也有他回到愛爾蘭修道院的照片。最後一張,是他的母親站在他墓地前的照片。
五十年的尋尋覓覓,不過換來一抔黃土。當母子終於相見時,生離變成了死別。
最後一次受到修女拒絕時,他提出了最後的請求。他把他的財產捐給修道院,只求葬在出生的地方。他的伴侶跟他的養父大吵一架,把他帶回了愛爾蘭。最後的答案在電影裡:母親欣慰地發現,兒子還記得她,記得自己的故鄉。
小說和電影裡有宗教、有人倫、有道德、有自我的矛盾與衝突。小說裡的照片,在電影裡變成了錄像。菲洛梅娜看著一幀幀安東尼逐漸長大的畫面,感受著五十年來的母愛全部浮現在螢幕上,那是渴求卻不可得的遺憾,時空交錯中永遠不能彌補的失落。再沒有什麼能比一個母親失去自己的孩子更令人難受的了:而菲洛梅娜能對當年拒絕她尋找兒子的修女說聲:「我原諒你了」,也讓記者震驚,從而深思他與菲洛梅娜不同的價值觀。他憤世嫉俗,以眼還眼;她受到如此多的不公正待遇,卻仍然篤信上帝,善待自己。這是宗教間的衝突,在我看來,更是階級間的衝突。大多數觀眾可能會站在記者的角度看問題,而菲洛梅娜最後與記者的融洽,說明這些價值觀其實是殊途同歸的:人與自己命運的妥協。
電影繞過了安東尼的一生,著重點在菲洛梅娜尋找自己的孩子身上。避重就輕,卻用敏銳的筆觸闡明了這一主題。朱迪•鄧奇與史蒂夫 Coogan之間的互動有趣極了,兩位精湛的演技能用一個眼神就把觀眾逗得忍俊不禁。小說則更充滿戲劇性,很多地方能看出來是作者添油加醋的,我不太喜歡這種藉著真人真事煽作者自己情的寫作方式,然而作者筆力頗深,帶著記者的客觀與冷靜,多用短句,每句常用「He」開頭,像是旁觀者在講述不屬於自己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