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瘋語--Insanity

暴疯语/Insanity

5.8 / 351人    96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李光耀
編劇: 李光耀 呂冠南 爾冬升
演員: 劉青雲 黃曉明 薛凱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雕禪師

2015-04-05 07:19:16

《暴瘋語》:作為商業片,細節和人文思考不俗


「暴瘋語」這三個字非常準確的詮釋了影片展示的各個內容:暴力、血腥、驚悚、兇殺等。劉青雲飾演的精神病患者,殺害妻子葉璇後被診斷為有精神問題而暫時逃脫法律制裁,被交由黃曉明飾演的醫學才俊治療。幾年之後,黃曉明認為劉青雲已康復可以回歸社會了,但劉真的康復了?從故事走向看,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出劇情。

聊精神分裂的電影很多,且不說好萊塢有赫赫有名的《搏擊俱樂部》、《致命ID》、《雙重人格》等,韓國就有《薔花,紅蓮》,香港則有《異度空間》、《神探》、《魔警》等,大陸出名的則有《救我》以及去年的《催眠大師》,但誰都可能沒意料到,中國是拍精神分裂類電影最多的國家,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國家那些恐怖片不能有鬼,九成在結束的時候是精神分裂鬧得了……而《暴瘋語》的情節主要表現的是精神分裂引起的懸疑片,但好在夾雜了港片常見的警匪、犯罪、驚悚,讓整個電影的料很足,氣氛也很陰森,結局也有不錯的反轉。而細心的觀眾在《暴瘋語》里都能找到《雙重人格》、《異度空間》、《催眠大師》等電影的影子。

導演」李光耀」這三個字,估計讓一些不了解的人都吃驚了,其實這個李光耀才四十歲,曾擔任過徐克、劉偉強、爾冬陞等知名導演的副導演,幾年前拍過《惡男事件》。這次雖有爾冬陞護駕,但李光耀掌控電影的節奏還欠火候,開篇一個多小時鋪墊情節的實在漫長,最後半小時反轉的情節速度也過快(主線故事集中在後三十分鐘,搞得前面一個小時都是鋪墊)。不過一些細節把控不錯,竟能毫無痕跡藏線索,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情節最後發現都是伏筆,比如黃曉明不要小孩、接診的奇怪病人、發表的醫學論文等,更精彩的是片子裡的幻想與真相,兩條線索交錯著構成了影片最精彩的故事結構(當然,這個是精神分裂類型電影的最大特色)。

我本是劉青雲的腦殘粉,想都不用想這個「精神病」對他來說沒啥難度,劉青雲不是第一次演精神分裂病人角色(上回分裂了七個人呢),開場毆打葉璇也罷、面對刺激無法控制情緒也罷,還有正常人出現時候的表演都沒得挑。但我依然相信劉青雲這次的精神病人角色應該有爾冬陞的建議:不要刻意瘋瘋癲癲,發作時讓你不寒而慄,清醒時讓你心生憐憫。爾冬陞震驚世界的處女導《癲佬正傳》表現當時香港社會的人情風貌:淡泊,冷漠,所有的負能量以及人性陰暗面都顯露無遺,那可是周潤發、梁朝偉、秦沛等一幫牛人演精神病哦,各個出神入化。

相比下來,黃曉明的表現就差強人意,可能是外形限制過大,「藥不能停」的笑點也讓觀眾歡樂!當然,影片給了黃曉明很大的空間展現,幾乎影片過半後,黃曉明身上的大秘密才被抖出,後半段三次閃回更一步步地將原本的劇情發展推翻……這是編劇的功勞,值得嘉獎。另外像其他熟臉也不少,葉璇在片名還沒出來就死翹翹了;不再年輕的薛凱琪看著監控里黃曉明情緒崩潰那段讓不少人心酸;而最亮眼的非鮑起靜莫屬,除了第一次正常亮相外,後邊每次出來都讓你脊背發涼,猶如「龍婆」上身。熟臉還有孫佳君、洗色麗、方中信等人,就不一一說了。

最後,還得贊下影片的人文思考,和爾冬陞《癲佬正傳》有異曲同工之妙,《暴瘋語》想告訴世人,關愛精神病患者,他們不應被區別對待。順便也說了說如今社會中的各種精神焦慮、精神困境:精神病就像暴風雨,會落在好人和壞人的頭上,誰也無法躲避,雖然是永遠的不幸,但不比其他疾病來得更罪惡和丟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