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滷菜粉

2015-04-05 07:59:42

浮誇的廣告片


現在再看,當時不知道怎麼那麼生氣…… 不過記下來也挺有意思的。
----
浪得虛名的電影或許很多,但《死亡詩社》由衷讓我感到……噁心。它很可能隱隱想傳遞「藝術救贖世界」的價值觀,可惜這部電影對詩歌(文學)根本缺乏認識。看完全片,你得到的印像是,學詩太容易了,你根本不需要精細切割一首詩的肌理,不需要懂什麼修辭,什麼文學史,你只需要體驗它。怎麼體驗?把詩脫離開它的語境,隨便拿出惠特曼、梭羅或者弗羅斯特的幾句殘片,斷章取義地讀它,堂而皇之地曲解它,並且為之陶醉,將之樹立為激動心靈的人生信條——沒錯,這就是Keating老師教我們的。
可這和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作為QQ簽名有啥區別……這真的是劍橋大學畢業的教師上的【文學課】?Keating更近似一個手舞足蹈的說教(佈道)機器,和新東方一類的雞湯辭令無異的。(就像「讀書...心靈必須在路上」一類的反成功學本身也難逃成為成功學,為菁英增添「趣味」的命運。)
Keating似乎從來沒有教授真正的文學閱讀和文學闡釋,而文學寫作也被污衊了。《死亡詩社》傳達出的是,寫作太容易了,寫不出來?那只是因為你的頭腦被禁錮了!你不需要日復一日苦吟意象,小心地遣詞造句,只需要釋放,釋放,來來來,讓我捂著你的眼睛在在眾目睽睽之下轉圈,什麼都別想,只要跟隨你的「直覺」胡說八道一番,一首好詩就來了。荒謬嗎?可這就是Keating對Todd所作的。傳說中的自動寫作?我想到另一部電影,李滄東的《詩》,那裡詩和生活的關係要沉著多了,那位在美和人世的不堪里沉浮的老婦,更類似於艾略特所說的,擁有「詩人的不安、敏感、好奇的心靈」。
而在《死亡詩社》里,只有對詩歌(文學)的主觀意淫。它對於讀詩和寫詩的理解都太過膚淺了。詩成為純粹感性的外化,用來對抗被工具理性壓製得令人窒息的世界。而被粗暴地面譜化了的浪漫派文學則被推舉為這場小型鬥爭裡的領軍人物。是不是很可憐呢。
  
用詩反抗世界,拿詩歌當槍使了。而反抗規則、傳統、古板的父母和教師才是該電影的真正主題。詩只是Keating整個以「悖逆」為主旨的「教育體系」中的一環,還有很多更有趣的實踐活動呢。首先,你不能在屋子裡上課,這樣太因循守舊,不酷。第一堂課就去參觀校友展覽館,並且裝神弄鬼地發出嘶嘶的聲音,果然把這群年輕人驚到了。啊……這真的不是做作的表演型人格?.接下來,為了獨立思考,我們必須把書撕掉。原來不需要對觀點相左的材料進行分析批評,只需要把對方毀滅?眼不見為淨?確定這樣可以為學生作出好榜樣,讓他們學會critical thinking,而不是助長排除異己的破壞欲?至於跳出思維定勢,太簡單啦,站在桌子上就行了,從此你就擁有看世界的嶄新視角了哦!還有帶著學生在室外兜圈,或者邊踢足球邊喊出類似於「一切皆有可能」的話...原來獲取自由這麼容易。
而學生的那一方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Keating的激情像迷藥一樣蠱惑了學生們,他們追隨他,模仿他,引用他說的話,彷彿那是絕對律令,而Keating也理所應當地享受著自己彌賽亞一樣的角色,享受著學生們一口一個船長的崇拜。還記得那個假借上帝來打電話的男孩?他對Keating說:「我以為你會喜歡!」(就這樣還獨立思考,真懷疑是高級黑。)
學生們似乎得到了釋放,可那究竟是智性上的成熟還是青春期荷爾蒙的爆發?男孩們樹立了「抓住當下」的信條,狂歡和破壞具有了合法性!追逐女孩子,趁著夜間開展死亡詩社活動(雖然——再一次——詩毫不重要,他們隨便分享了幾首詩,當然,沒有深入、沉著地思考,而是高高興興地唱著回去了),他們是獲得了自由,還是僅僅沉浸在歇斯底裡的違規的快感里?他們是真正打破藩籬的行動者,還是在向世界撒嬌,搞搞小破壞?而這樣做居然就可以被認證為「理想主義」?
至於安排Neil去死,是電影在表達理想主義者終將失敗的悲觀嗎?可惜我看到的不是一個在真正的生活風雨里浮沉的靈魂,最終在徹底的絕望中自毀,只有懦弱的中學男孩,無力為自己叛逆的選擇去鬥爭。Neil甚至都沒有反駁父親一句。被樹為激烈的「理想主義者」的Neil並不具有說服力,反而對電影的主旨又是一種削弱。(不對,這片子從頭到腳就沒有過說服力……)
學生的行徑甚至進一步旁證了Keating的「教育」之失敗,不是作為「反派」的校長家長們的視角里教唆學生走上邪路的那種失敗,而是只破壞不建構,只作出流於表面的做作姿態的失敗。學生們的熱情更像是出於對世界無知,Keating只是要他們採取理想主義的姿態,卻不教導他們當生活與自己的信念相齟齬時該怎麼辦。只鼓動他們出走,卻不提醒他們出走以後需要面對的。而Keating作為本片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他的言行舉止可以說就代表這部電影全部的眼界了。《死亡詩社》,一篇跑題的議論文,選取的材料對於支持自己的論點毫無幫助。最終,只能說是為詩、自由、個性、情感等「大概念」作了個超長廣告,相當唬人,但一戳就破,笑笑就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