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lexander.

2015-04-16 02:55:28

《念,常思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念,常思也》

我以電影《唸唸》同名主題曲裡的歌詞作為我文章的開頭。
    
「不在乎 卻不能忘 太在乎 唸唸不忘 …」

這是一部個人色彩濃郁的電影。不難想像作為女導演的張艾嘉所拍攝的《唸唸》會賦有女性獨有的細膩、感性、幻想等特質。其實,當我看見本片的預告時,我就已經不在乎這個片子的「好與壞」了,暗下決心一定要第一時間觀看它。因為我已深深被預告片中美麗的畫面和飽滿到感覺快溢出螢幕的清新感吸引。
說實話,拿著票走進影廳的時候,我挺緊張。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這次不看好壞,但其實還是很在乎影片質量的,就怕沒拍出自己期望的那種「感覺」。說到「感覺」,我認為導演除了把故事講清楚之外,完美傳達自己的「感覺」也非常重要。故事是一個實際的藍本,而「感覺」卻尤為抽象。而這一次,我感覺到了張艾嘉導演的「感覺」,那種「講不清,道不明,忘不了,卻記得起」的感覺!就是小時候撫摸著媽媽臉入睡的感覺、第一次從單車上摔倒後被爸爸抱起來的感覺、深夜肚餓媽媽一別罵自己一邊為自己煮麵的感覺、離開父母坐上火車去省會上大學的感覺……
首先說說《唸唸》的結構,這是一部兩條時空交叉敘事的電影。特別的是,剪輯打亂了時空的順序,將一條「亂序」的時空插入另一條「順序」的時空裡,使得故事變得更加神秘。有人肯定會覺得這樣的結構敘事會很散亂,直接影響觀眾去理解故事。我想說,對於這部影片,正好相反。由於本片的故事簡單,這樣的結構反而使得影片節奏相對緊湊避免乏味。我最喜歡的亮點就是《唸唸》在轉場中剪入了很多類似「潮水拍擊堤岸、漲潮退潮、耀眼陽光」等表意的空鏡頭,這樣一來舒展了影片節奏的同時又強調了角色的心理活動狀態,從而彌補了本片台詞膚淺、設問缺乏邏輯的問題。本片前半段的台詞基本沒有什麼資訊量,都是輔助表演的串詞。而深入劇情後,一些表達影片主題的詞語和句子也都經不起推敲,最明顯的一場戲是「阿翔給育美打電話」,我個人認為阿翔應該說「我們結婚吧!」好過原片中說的「我愛你!」。「我們結婚吧!」這句話既解釋了阿翔之前糾結的動機,又表達了阿翔深愛育美的原意。
柯宇綸的演技是看點也是「笑點」。看點在「星巴克那場戲」的緩拉鏡頭,一下子就打動了我,他把那種突如其來的無所適從、無能為力感展現透徹,就是這段表演使我成為影廳裡最先哭出來的幾個人之一。而「笑點」則是最後「他看書吃麵的那一場戲」,很明顯因為柯宇綸在表演中無法做出最合理的反應,處理不當。使得整場戲很尷尬,通俗的說就是「感覺很假」。我個人認為,他應該把「吃麵動作」放在「看書動作」之後,這樣相對人物動機就會合理很多,不會給觀眾一種「假裝想看書」的錯覺。
總而言之,《唸唸》這部電影和它劇情裡的美人魚故事一樣充滿神秘氣息。我認為它是一部拿不了大獎的藝術電影,又一部冠不了票房的小清新片。但,誰又在乎這些東西呢?打動你我,不就夠了嗎?

念,常思。
念,不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