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月之夏--Summer in February

二月之夏/二月之夏

5.7 / 3,460人    100分鐘 | 101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佛曼奴爾
編劇: Jonathan Smith
演員: 多米尼克庫珀 丹史蒂文斯 Jane Cussons Daphne Neville Mia Auste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eorge H

2015-04-19 23:38:28

讓愛情的歸愛情,讓藝術的歸藝術


如畫的景緻,如詩的配樂,外加上充滿藝術氣息的片名,這部電影怎麼說都是具有魅力的。
電影將一個藝術家愛恨糾葛的故事娓娓道來,裡面有商人,但沒有利益的揭露;裡面有軍人,但沒有戰火的硝煙;裡面有三角戀,但沒有陰謀的影子,一切都被導演安排得井井有條:即便每個人性格迥異,儘管三位主人公的眼神都充滿著憂鬱,但都有意無意地恪守著英國人獨有的紳士風度,這讓我這個置身事外的觀眾也不由得克制住情緒,將似乎本該傷痛的心情也止步在了同情的層面,內心尚保留了一份理性。待電影落幕,面對一個死亡,一個離去,一個獨守的結局,我也沒有太多的疼痛,而只有一些些的傷感,感慨這當局者的悲歡離合,感慨我們每個人的意亂情迷。
說實話,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故事了。我在想,如果這個本子讓美國人來拍,定會充滿更多生動的敘事,多少夾雜點長幼叛離、男女善變和朋友反目之類的噱頭,讓故事顯得更具有豐富性,至少不會像現在這般詩意,甚至詩意得有些平淡了。若非一個慵懶的午後,我怕是也難以定下心來去感受這男女間細膩而澎湃的情感波動。思來想去,這真是一個十分寫實的浪漫故事,就像平日裡我們的生活一樣,現實的很現實,藝術的還是那麼藝術。
印象中,關於藝術家的故事,他自然總是主角,而且往往重在塑造他內心的真摯及其對愛情的瘋狂。但這個故事倒意外地將藝術家淪為了配角(即便他依然是那麼迷人,那麼張狂),愛情在他的身上竟成了一廂情願的標誌,也成了故事悲劇的祭品。相反,描繪真愛的任務落到了一個富家女和一個軍人的身上:他們彼此克制,又彼此吸引,他們在曖昧的克制中錯過,又在難抑的吸引中重聚,最終生死相隔,真是一份再痛苦不過的經歷。可電影中陽光沙灘,夏日綠蔭的背景讓這份痛苦都變得柔軟起來。我想這是導演的有意為之,或許他對故事的解讀不在於它留下的傷有多痛,而在於它傳達的愛有多美,更為重要的是,這份美絕不是理想式的杜撰,而恰恰是理性式的陳述——即便沒有藝術家的氣質,凡人的愛情也可以是唯美而迷人的:他們或許沒有歇斯底裡的舉動,但愛慕依然能夠堅若磐石,或許沒有深邃獨到的審美,但愛情還是可以感人至深,或許沒有超越理性的念想,但內心永遠可以相懷相守。
靜靜想來,對於這種愛的詮釋不正是生活於現實中的我們應該而且正在做的嗎?誰說藝術家才真愛的最佳象徵,有又誰說世俗商人和古板軍人的眼裡不會有純潔的愛情呢?故事最後以獨白的方式交代了他們各自的結局,仔細讀來發現,他們幾乎沒有一個是走向悲慘的。我想,這也是故事的美感所在,凡人的愛情應該有凡人的結局,該放棄的總要放棄,該堅持仍會堅持,生活還在繼續,我們要做的不過是找回自己,各歸各位罷了。就讓愛情的歸愛情,讓藝術的歸藝術,一切都會繼續,感動於心常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