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皇家特工:间谍密令(港) / 金牌特务(台) / 金牌特工 / 特勤局 / 王的男人之秘密服务(豆友译名) / The Secret Service

7.7 / 719,643人    129分鐘

導演: 馬修范恩
編劇: 珍古德曼 馬修范恩
演員: 柯林佛斯 泰隆艾格頓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紅警蘇紅不懂愛

2015-04-20 17:17:56

《金牌特務:特工學院》:又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金牌特務:特工學院》:又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金牌特務:特工學院》看完結束,總算鬆了一口氣,也許位置坐於後排,看字幕很累,螢幕大小也收斂了許多,就像從太陽系的邊緣看太陽一樣,中心標的太過渺小,所以,整個電影的感覺,就像聽一場滔滔不絕的報告會一樣,目不暇接地接收源源不斷的對話資訊,這個電影的對話太過縝密,這樣玩電影真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部好萊塢電影,但電影片頭上,卻註明的是英國公司,究竟主導這部電影的是英國風格還是好萊塢風格?反正覺得娛樂不足,呆板有餘。整個電影也許想裝出一副紳士般的幽默風味,但這種幽默太過冷過冰,除了在一處,就是年輕的間諜學員艾格西在集訓時,分到一隻寵物狗時的段落,電影才產生一點較為反差強烈的搞笑效果。其它地方,電影都被它馬不停蹄不容人有半點思索的冗長的對話給淹沒了,連人物的半點的正常的反映以及心理的激盪的餘地都沒有,整個電影的密度太大,但大到讓人物的心理思索空間都沒有了,那麼,電影就必然像過眼煙雲,觀眾也沒有從容的時間去思索與感受電影裡提供的衝擊力。所以,有時候覺得好萊塢電影的法寶就是它的立論的簡單,它無非是在親情、友情、愛情之間做一些加減法,這些基本格調,電影總會有合適的時間與空間給予它們以存在的市場,所以,好萊塢電影的思想基礎都很簡單,但在這些關鍵部位總是不失時機地給予濃重的煽情烘托,讓人迴腸盪氣,欲罷不能。但這種感覺,在《金牌特務:特工學院》一片中是沒有的。不知道是不是電影繼承了英國人的過份嚴謹的風格,就像莎士比亞戲劇一樣,排山倒海而來的台詞會把人灌暈,過份華麗的獨白也會霸奪觀眾在電影裡感受畫面效果的奢望。

《金牌特務:特工學院》看完後,它的核心內容,又使我想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的核心主題是什麼,實際上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使我想到前一陣子看的電影《第七子》,它的標題,我當時也想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由此可見,《金牌特務:特工學院》實際上反映了一部電影的逃離不掉的主題,就是一個英雄是如何成長的。而這種成長系的影片,總會引起電影院主體受眾的心理共鳴,因為,看英雄的橫空出世,是觀眾的一種心理期待,電影正是投合了這樣的心理訴求。所以「蜘蛛人」這類影片,總少不了一個碌碌俗子如何晉陞為超人。

《金牌特務:特工學院》分成兩個線索並列發展,一個是老特工英勇獻身與小特工長大成人的故事,他們的交集,就是影片開頭的中東地區發生的一場反恐戰爭。

本以為開頭是一場搞笑,但就在這輕描淡寫的鏡頭中,卻發生了一起英勇獻身的壯劇。電影裡多少對人類對壘的戰事進行了一種漫畫的處理方式,就在這場反恐行動中,戰友為了拯救自己,撲向恐怖份子,與敵人同歸於盡。於是金牌特務金士曼懷著感恩的心態,把為拯救自己面犧牲的戰友的兒子拉進了特工培訓的行列,使一個不名一文的青年,煥發出了一個英雄的光澤。

也許這裡正應驗著「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原理,有著捨己救人高尚品質的戰友的兒子,也「繼承」這種優良基因,所以,電影裡整體敘事感覺平平,但卻在展現崇高的無私精神方面,藉助電光石火的一場極速場景中表現的空中降落的特訓,展現出催人淚下、別出心裁的創意。電影裡,一幫特工種子選手,從空中降落,下落途中,被通知其中有一人沒有降落傘,誰都不知道准將中標,這意味著,大家只能同心協力,以團隊為單位捆綁在一起,隨著一個個隊友拉開了降落傘,退出了團隊,最後,英雄之子艾格西也許是受血液裡的獻身精神的鼓勵,一直到最後,與最後一個戰友廝守在一起,把生的權利讓給對方,終獲勝盤。電影在設置出的這一場嚴峻的考驗中,把一個人內心裡願意與隊友相濡以沫、共守難關的品質暴露無遺,也讓人在這一種自天而降的下墜的奇觀中賦予了電影以驚險的險象環生,更從這種追風逐電的鏡頭組接中,坦露出隱蔽的人性的真實。如果這個電影有可取之處,就這一個情節已經足夠了。能在驚險之中,揭示出人物的性格,讚美著人性中的崇高成份,並引起與觀眾的心靈共通,這應該是這部電影在這一環節的匠心獨運之處了。

新特工憑著優良的品質,「又紅又專」雙料加身,笑到了最後,成為老特工的繼承人,只是老特工打遍天下無敵手,卻中途喪身,於是,新特工繼承遺志,直搗敵巢,大獲全勝,整體情節,波瀾不驚,濫熟有餘,新鮮不足,走出影院,毫無所感,更無回味,與《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相比,可謂差距太遠。

這類片中的敵人,總會出現一個奇思異想的反人類的科學家,這類科學狂人的設置,大有好處,也深有淵源。科學,可以迴避政治上的糾葛,狂人,具備了現代的超凡能力,而不必藉助國家的武裝力量,這雙重優勢,可能替代國家級魔頭的對號入座以及捲入政治風波中的麻煩。想想《刺殺金正恩》帶來的一驚三乍的麻煩,估計商業電影公司都不會那麼傻的過多地捲入到難知深淺的政治的波詭雲譎之中的。本片的科學狂人,實際上調侃了一下手機的廣泛普及。正如劉震雲在《手機》中稱「手機」為「手榴彈」一樣,《金牌特務:特工學院》中的科學狂人,直接把手機變成了謀殺的兇器、真正的「手榴彈」,由手機製造人類個體之間的敵對行為,比照中國編導的「手榴彈」設定,《金牌特務:特工學院》裡的對手機晶片功能的想像,也基本有著英雄所見略同的見解。

這一對形而上的調侃思路的確定,電影就應該為科學狂人的反人類動機尋找理由了。科學狂人的理論認為人類是最大的地球禍害者,為了維護地球的環境健康,必須對過份繁殖的人類進行定點清除,而手機則選中了作為執行這一任務的終極利器。於是科學狂人有了一個看似振振有詞的反人類的理由,他的反人類的目的,正是拯救人類。這是一種悖論。從而也為反派角色找到了他存在並且擁有擁躉的理由,這種悖論式的理由,其實我們在《狼圖騰》中也會看到。該小說裡的「狼」,專門以禍害人類為生,但是小說也強調,正因為是「狼」,維護了草原的生態平衡,最終客觀上維持了人類的生存健康。這與《金牌特務:特工學院》裡的悖論可謂是異曲同工的,只不過,《狼圖騰》里把狼塑造成了一個英雄,而《金牌特務:特工學院》裡的「狼」性的科學狂人,卻最終走向了毀滅。也許中國當代文化與西方流行文化的差異就在這裡,「惡有惡報」的人類規律,更符合商業原則,而我們的主流文化,卻依然在反人類價值中尋找著別有洞天、譁眾取寵、一飛昇天、飛黃騰達的惡之花。

科學狂人用來避免被自己發明的手機危害的辦法,就是在他精選出的圈內人士的頭腦中植入儀器,以迴避進入方舟後被手機晶片擾亂而導致毀滅的噩運。自己製造了洪水濤濤,也同時製造了方舟,留下菁英孓遺,我們在《金牌特務:特工學院》的設定中,可以看到好萊塢電影諸如《2012》中的大同小異的設定。只是科學狂人太發達的智慧,怎麼沒有想到,這種愚蠢的植入救贖晶片的辦法,不是授人以柄嗎?同時也留下災難之根嗎?正是暴露在頸項上的疤痕,使特工頭頭的臥底身份被暴露。當影片在最後,面對著強手如林的科學狂人手下殺手的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引爆體內植入的晶片,全殲敵人。這一場戰鬥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了,連電影在處理這一段的時候,也採用了漫畫式的隱寓式風格,但正是這一段,令電影走向怪誕無趣的邊緣,在電影裡大肆展示腦袋開花的奇觀的時候,恰恰是電影發洩了一種反人類的無人性的無知狂飆,用一種所謂的正確的反人類瘋狂,來嘲弄電影裡認定的反人類瘋狂,最終凸現的都是一一樣的反人類基質。肆虐的瘋狂延展下去,誰能證明誰代表正確?代表人性?影片裡的特工小子殺人如麻,與科學狂人的殺人如麻如出一轍,那麼,這裡的正義與是非究竟是由誰概定的,僅僅由電影承擔了一種公正的法官的責任?電影的危險性恰恰在這裡,他自命為一種正能量的一方,所以就可以大開殺戒,為所欲為。在這一點,電影裡的那種小人得志對於殺人的得意忘形的炫耀,就未免顯得太小家子氣了,也太沒有人性了。所以電影裡全殲敵方的那炫麗的一幕令人覺得很是不爽。這也是整個電影讓人無感的原因。

而特工小子在結尾最後掃除了一切害人蟲之後,又開始特工花花腸子的故伎重演了。不知為什麼他要如此迅速地勾搭上那個落難的公主,而在前面與他並肩作戰的女戰友,卻不知為什麼被他無視?電影終於可以在公主的放浪形骸中展現了一下惡俗的趣味,特工小子在暴力上大展神威之後,不出意外地又要在枕頭上顯現出英雄本色了。

影片裡的特工之源,竟然是一間裁縫店,是當年的那些富可敵國的裁縫們因為後繼乏人,才集資建立了這一個特工組織,真是有錢就可以建立黑社會,這也算是電影的調侃性敘事吧。至少後來的女特工升到高空,發射飛彈,摧毀科學狂人的衛星,未免太過兒戲吧,最後一分鐘營救,竟然能夠這樣小兒科的設置,想想,《不可能的任務3》里為控制衛星的按扭而展開的一場廝殺,《金牌特務:特工學院》里同樣在這一處便流露出強烈的戲說之痕了。所以《金牌特務:特工學院》里看似繁複的特工利器,在另一個角度上卻又如此不經折騰,兩相齟齬,顯示出電影的荒誕不經,但正是這種不合規範之處,被電影有意營造的一種超現實的荒誕冷幽默風格給融解了,這正是這個影片在總體格調與基調上的設置後對於自己破綻與馬腳的一次工於心計的救贖。幽默,從某種程度上,正是解毒自己低能的一個良方與妙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