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皇家特工:间谍密令(港) / 金牌特务(台) / 金牌特工 / 特勤局 / 王的男人之秘密服务(豆友译名) / The Secret Service

7.7 / 719,643人    129分鐘

導演: 馬修范恩
編劇: 珍古德曼 馬修范恩
演員: 柯林佛斯 泰隆艾格頓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亞布力九

2015-04-20 19:49:43

紳士的復出——《金牌特務:特工學院》觀後並致開場詞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After Popcorn #1

紳士的復出
——《金牌特務:特工學院》觀後並致開場詞

        因為有四月底就要過期的免費觀影券,也因為不清楚「復聯」英雄要花多久才能登陸內地大陸,更因為消化「晚午餐」需要合適的活動項目,在網路上已經擁有一定名望的《金牌特務》成了我們觀看的選擇。
        然而此時此刻寫這些文字並不是因為以上任何一項原因。而純粹地是因為我曾經是一個影評寫手。而由於種種原因,讓我覺得現在是個復出的時間。看過電影之後寫點什麼,這個歷史可以追溯到小學的最後幾年,初中時代有文章載入公開出版的影評書籍,大學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都和電影有關。英雄和大多數狗熊在事業的起步階段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一樣會有風生水起的時光,但狗熊往往較早變迎來了失敗,並甘心接受了這樣的失敗。
        所以《不可能的任務》系列在開端時安排的是復出的特工,我想多少有些調侃《007》系列的意思。永不退休的詹姆士 Bond,高位徘徊久了也就彷彿失去了自己應有的光芒。所以Eason要用更炫酷的復出告訴影迷們,a new flush is on。所以無論是朱家角古鎮還是杜拜塔,什麼酷炫跳什麼。
        而在數年之後,《金牌特務》更是將這種調侃升級了不少。片首蘭斯洛特掃平雜碎後的單膝跪地持槍造型,不就是007的標準剪影嗎?再看看劇中特工背後的情報組織,The Kingsman根本不是一個正牌的間諜機關,不是MI6,不是FBI,不是KGB,都不是。我們似乎用「一個由良心手工業者財團支持的民間諜報反恐機構」來描述才會顯得更合適一些。
        
        這裡出現了我想討論的第一個關鍵詞:財團。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認同,世界上的各種爭端,來源於對這個世界秩序的各種不同理解。出現在《金牌特務》裡的,可能至少有四種秩序。各國政府代表一種,The Kingsman代表一種,迪恩(男主繼父)代表一種,而大反派瓦倫蒂諾又代表一種。瓦倫蒂諾象徵的是一種把世界抹平的力量,力圖通過壓倒性的力量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它發源於科技的理性,冷酷到近乎絕情,卻又似乎有不可辯駁的說服力。迪恩和他的幫派則是作為丑角在這個電影中出現的,這種「社團」也是一種秩序的存在,哪怕只是在一定範圍內的秩序——肌肉是最好的權柄,人多就是力量的證明。這樣的秩序可以寄生在任何其他「大」秩序的陰暗角落裡,而且小日子過得也不見得就差到哪裡去。電影裡各國政府賴以運行的秩序和我們在當下生活中看到的差不多,這不必多說,而the Kingsman所象徵的秩序,是否可以被認為是如今企圖左右社會進程腳步的新一種力量——來自民間資本的力量。出於對當下社會秩序的尊重,出於對已有的正義、公正、和平等種種公序良俗的體認,即使只是最初為貴族當裁縫的手工業者,也可以用強大的資本為後盾,成為驅使貴族締造新神話的存在。它的頭臉是Shop,而其背後的邏輯是資本。
        然而,當我們將它作為一種資本的力量去思考的時候,就發現這個現代的「圓桌騎士」組織,只是這個固有社會秩序的vigilante。因為它是這個社會秩序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它可以用King Arthur的名號來稱呼自己,它也可以去消滅危害英女王安全的恐怖份子,它可以阻止殺人病毒在全世界的蔓延,它甚至擁有以往只有國家機器(比如MI6的007)所擁有的「制裁權」。跟瓦倫蒂諾比起來,他們之間的區別可能只不過是其用以牟利的社會秩序不同。這樣看來,這只是傳統資本與新興資本之間的區別,資本的兩張臉在互相廝咬,誰都沒有比誰更高尚。而政府和黑幫所代表的黑白兩種秩序,不過是永恆資本的註腳。資本授予他們權柄,而資本有時也需要收買一些其他的武器,來對他們做一些必要的改良甚至改革。
        
        說到這裡,又出現了我發現的第二個關鍵詞:權柄。
        話說艾格西在挑戰終極boss的時候為什麼挑選雨傘作為武器呢,為什麼merlin又說這是一個wise choice呢?英國男人的傘,從來都是和貴族「紳士」的出街息息相關的。據說倫敦地區陰雨不斷,斗篷、帽子和傘不僅僅是為了好看的裝逼用具,更是實用的器材。而又據某個日本時尚電視劇 的資訊,雨傘最初的設計,在功能上還是有遮風擋雨和手杖的雙重考慮的。還記得在所有君權神授的國家裡能看到的權杖嗎?權杖是一種更高級別的權力象徵,所有的實用功能已經被剝奪。而雨傘則似乎滑向了另一個極端。作為一種象徵,雨傘和權力之間的紐帶微乎其微,它更傾向於一種貴族的fashion。所以,對艾格西來說,高級雨傘武器當然是一個最明智的選擇,因為這代表,僅靠拙劣的模仿和與生俱來的本能,他就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並且是如此貴族般fashion的逼格,這和他原先寄居在母親家,忍受繼父之擾的狀況天差地別了。可以說,這部電影描述了一個孩童長大成人的經歷,更是有意無意地表述了「人靠衣裝」、「資本使人高尚」的意味。我寧願認為艾格西在片尾所複製的那段酒吧間打鬥看上去如此生澀是導演的有意為之,因為對資本來說,他僅僅是一個有高福利的「打工的」,他有沒有得到「加拉哈德」的封號我們不得而知,他即使得到了,想必也需要花更長久的時間才能學會如何自己搭配領帶或領結,更要花上decades才能像真正的「加拉哈德」那樣長出一張能襯得了全息眼鏡的臉。Arthur對於艾格西的看不上眼,就是一個高級僱員對一個低級僱員的鄙視,但資本為了清除危害自身的毒瘤,雇用一個失足少年又如何,反正在明面上,就如一把高檔雨傘那樣令人神往。能攻能守,還能裝逼,實在是實習紳士居家出行必備之佳品。

        想不起第三個關鍵詞了,那麼我們就來對全篇做些總結。
        就如前文所說,整部電影所講的是一個boys to man的故事,疊加了一個老式秘密特務的故事,再疊加了一個《窈窕淑女》或者《曼哈頓女傭》的故事。這種疊加放在英式的背景上,脫胎於漫畫的基礎,就顯得絢麗、精彩、令人捧腹,甚至有所收穫。漫畫似的多國「首腦」放煙火的場景,基諾里維斯《駭客帝國》般的教堂屠殺長鏡頭跟拍,暴漫冷笑話般的麥當勞配拉菲,都在一幕神鬼認證、計謀大戰的背景上展開,佐以「牛津好過布洛克」的穿衣指點,Dalmore 62「哪怕一滴都是浪費」、Guinness黑啤你值得「享受」的時尚品酒指南,真是讓坐在電影院中辛苦勞作的普羅大眾大呼過癮,一部並不是通篇以技術(比如3D、特效)取勝的電影,卻能在多重感官和心智的交替衝擊中,讓觀眾覺得「好看」。
        這戲裡戲外都是一場資本的遊戲。
        當代,電影是一份藝術,還是一項關於娛樂的「生意」,說實話越來越分不清楚。大製作/小製作,叫好片/叫座片,大賣片/大爛片之間的區別——哪怕只是表面區別其實正在日益地模糊。多重的評價機制和人人都能「打分」的網路,讓活在當下的製作方們把賺錢作為第一要務。而如今,當kingsman的西裝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周邊,堂而皇之地放在電影院大廳裡,並告訴你掃個二維碼就能買到時,你就應當明白,電影在讓你大笑讓你過癮的時候,就是它已經再次拉開你的口袋,把手伸在你的荷包邊的時候。一個大廳裡百來號人的電影,從來不是什麼高貴的娛樂活動,而這部電影卻造夢似地告訴你,穿上同款西裝、搭配同款領帶、皮鞋、袋巾就能像「金牌特務」那樣高貴典雅、出手不凡,而其實,你不過就是資本亟待收割的莊稼,是《駭客帝國》裡的人類電池,還是南孚的,遙控車裡用完了遙控器里繼續用。
        我一直都覺得《駭客帝國》(主要是第一部)是一部劃世紀的電影,就如同它所上映的年代一樣。它的巔峰表現在於將編劇對於世界的思考和資本對票房的期待做了高度整合,所用的手法、技術都可以用光怪陸離來形容。更可貴的地方,是它《出埃及記》般的故事,表達了人類對當下社會高度理解卻又高度憂慮的思考,頗有一種「身在福中不知福」、「拔著頭髮想要離開地球」的志氣。看這一部《金牌特務》,無疑勝在差不多水平的拍攝技法和鏡頭美工,但它的故事看著看著,總還是讓人有一種大片的「消費」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它不同於好萊塢式的電影——這是它的有趣和新奇之處,但總又覺得有什麼似曾相識。
        一部戲下來,資本在電影裡通過一場傭兵的廝殺,取得了完勝,而電影外,資本更是穿著體面、油頭粉面,悄悄地逼近我們,讓我們更好地消遣,正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被奴役。

        按照一般燒腦日漫的慣例,第一集總是差不多有兩集那麼長。我這個開篇詞,也有些過於囉嗦了。今後,我想繼續用after popcorn的名字來作為標題。這個寫作的一定是過度詮釋了的詮釋,也一定是為了娛樂的娛樂。誰讓我手中不是一把價值二十萬的劍,而只是一柄百來塊的雨傘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