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娛樂影評軍

2015-04-24 08:49:09

《十二公民》——讓我們好好兒說話


如果在十年前,觀眾還會津津樂道地吐槽一部打著大導和名演員旗號的爛片,片方還會與一部惡搞片子作者對簿公堂,院線還會為了一部差評電影向觀眾道歉……十年後,一切習以為常。藝術從業者與電影消費者的持續妥協,市場原始積累般的繁榮下使主流電影由藝術成為了燒錢機器。還好,有人不在這場局裡,有人可以對這個遊戲規則說不。
  《十二公民》是部優秀的電影,「優秀」這個詞在褒義詞中顯得不是那麼狠,那麼極致,但放在中國電影的大環境下,遇到這樣一部片子,基本算是彩票中獎了。牆裡開花牆外香,中國電影的殿堂級作品,一如《霸王別姬》、《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走的都是外國的大獎回國被重視的路子,《十二公民》或許達不到那種轟動效應,但類似《白日煙火》一樣的輿論熱議對於這部影片也絕對稱得上利好消息。
  托北京國際電影節和蟈蟈同學的福,我們在國際關係學院看到了這部電影的點映。之前對於《十二公民》的期待更多來自於對於徐昂導演和北京人藝這兩塊招牌的期待,前者年紀輕輕便擁有了《喜劇的憂傷》這樣現象級的話劇作品,後者嚴謹紮實的現實主義風格和一脈相承的表導體繫在這個浮誇到臉都懶得看的時代愈發珍貴。
  不用擔心劇透,因為這個片子精彩不在故事背景上。十二個成年人,在模擬法庭上,討論一件兇殺案,當社會輿論一致指向犯罪成立的時候,原本會成為一個過場戲的「陪審團投票」程序卻因為一位陪審員的堅持走向嚴肅。經過了近兩個小時的探討,最終的結果是陪審團一致通過無罪決議。這個結果基本在影片的前半段就已經很明朗了,因此懸念感並不強烈。劇情的重點,在於探討(用爭吵可能更為恰當)過程中十二位投票人的態度變化以及由此引出各自的生活經歷。
  塑造一幅性格各異的群像,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況且這部以「戲劇電影」為自我定位的影片在場景上非常單一,扁平化的空間內展開潛在的無數內容,並推動案件討論,確實相當需要智慧。除去劇情上的一些邏輯瑕疵(觀影者對此基本有著普遍的疑惑)和具體國情對於這種移植於西方法律制度的陌生外,影片的講述基本清晰流暢,值得肯定。
 
  可能更多人受《十二公民》故事題材的影響,將這部電影的評論重點集中在法律程序、司法公正、對生命的尊重等等角度上,我個人認為,編劇與導演最想描繪的,其實是當下社會人們的交流方式問題——換言之,我們該怎麼聊天兒?我們能不能好好兒說話?
  二十世紀的哲學幾乎與語言學交織在一起,以維根斯坦為代表的學者,打破了自古希臘以來的邏輯哲學思維,犀利地指出「語言的邊界即是人類思想的邊界」這一結論。當然,更為高深複雜的探討不能在這裡草率進行,但對話方式的重要性,的的確確影響著每一個或大或小的交際群體。
   以韓童生老師(這部戲裡最為出彩,戲份與何冰相當的角色)扮演的3號陪審員與張永強老師(我腦海中始終擺脫不了《我愛我家》中孟朝陽這一角色形象的干擾)扮演的10號陪審員為代表,寥寥數筆,將「刻板偏見」對於客觀事實的干擾到位展現。3號帶著對富二代的某種偏見、帶著晚輩頂撞長輩的倫理審判和個人遭遇,始終無法正視案件本身。而10號用最典型的「地圖炮」視角認定外地二流子教不出正經人。記得美國影片《在雲端》中的男主人公說過,「偏見雖然不一定對,但確實很快,所以我需要它省時間」。人類在腦海中設定概念,建立語言系統,其實就是在簡化我們的認知模式,將能夠整合在一起的東西儘可能歸類,哪怕以偏概全、哪怕盲人摸象,既無法避免,也不能根除。但正是這種過度簡化,使得思維模式束縛住了我們對未知事物的探求慾望,甚至當別人試圖揭露出這一障礙時,我們會本能地做出荒謬的反抗——對於有利於我們的觀點,強化我們固有認知的,我們熱烈歡迎(幾位堅定支持有罪的陪審員反覆以老人的證詞為理由);對於不利於我們的觀點,削弱我們固有認知的,我們會在這種不安全感中給予反駁(絕不懷疑證詞證據,並且抵制何冰扮演的8號陪審員對於證據的懷疑)。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先入為主、親疏分明而導致的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異常的多。我記得易中天先生曾經在五六年前提出過所謂「三不問」理論,即對待爭議與批評,要「不閃動機、不問資格、不問對象」,可能雖然有矯枉過正的傾向,但畢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結構根深蒂固的環境中起到了警示作用。然而幾乎在提出這一理論的同時,易中天因在北京衛視《非常網路》節目中沿尋這「三不問」理論對主持人「發飆」的事件引發了更廣泛的關注與爭議,娛樂效應瞬間淹沒了價值觀點,「學者怎麼能發飆」、「出名了就脾氣大了」等等人們臆測的主觀心理分析使圍觀者立刻劃分陣營,而對於當時易中天為什麼發飆,沒什麼人再關注了。所以改變某種社會集體行為習慣,確實難於上青天啊,好在《十二公民》這種作品的存在,給人們又提了一次醒。(推薦易中天《書生傻氣》、《公民心事》)當然,作品不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去創作,必須在自然的人物邏輯中接近於包羅萬象,提供儘可能豐富的解讀視角,筆者的視角重點放在了這裡,歡迎探討。
 
  觀眾們當然可以高居其上,跳出局外的姿態審視著電影裡的角色,但是也應該逐漸意識到這種出自本能的「狹隘」時時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這種內省,往往是優秀的舞台戲劇作品帶給人們的感受,我們卻難得的在《十二公民》中遇到了,從這個角度看,它確實是無愧於戲劇電影的自我定位,也更驗證了何冰老師所說「在拿到劇本後,我就聞到了一部好話劇的味道」。
  我不認為把《十二公民》和之前的幾版《十二怒漢》進行全方位比較是十分必要的(儘管出於審美感受的對比是人們的習慣),儘管這部電影在宣傳時坦陳自己在向前輩致敬,但一個優秀的作品應該是自成體系,自圓其說的,如同看過《鐵達尼號》的人不必一定要找更古老的《冰海沉船》來對比,《十二公民》已然完成了劇情邏輯在時空中的轉換(轉換是否成功,有較大的商討餘地),就事論事即可。
  有的電影,它在市場上很火,但我會發自內心地希望它多挨一些罵,因為我能感覺到那種火對今後的佳作產出是不利的。而《十二公民》這樣的電影,我希望它火一點,再火一點,哪怕褒貶不一,甚至貶大於褒。因為它是認真的,是有基本品質的,如同一道用心烹飪的菜餚,可能不符合一些人的品味,但絕對沒有地溝油。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