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左耳--The Left Ear

左耳/左耳电影版/TheLeftEar

5.4 / 551人    120分鐘

導演: 蘇有朋
編劇: 饒雪漫
演員: 陳都靈 歐豪 楊洋 馬思純 段博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5-04-24 11:51:32

那些壓抑在平靜下的躁動 那些年我們的青春(劇透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一個發生在海邊小城與大都市裡的故事,這是一個發生在17歲到25歲的故事,這是一個虛幻但又真實的故事。

      故事的開場是一片碧藍的海面,風平浪靜。我也在一個海邊小城長大,深知這平靜的海面下所蘊含的能量,正如各角色看似平淡的17歲生活里所埋伏的那些不確定的因素。小耳朵對校草許弋的青澀暗戀,校草許弋似乎一帆風順的人生,表哥尤他對小表妹那份難以出口的關懷,張漾心底累積多年對於母愛的渴求和對母親的怨懟,蔣皎的出身造成的優越感與佔有慾,以及一個似乎與他們生活在不同世界的社會的吧啦;開場不需多久,這一個個性格背景各異卻又各自鮮活的青春人物便被一群同樣青春的他們展現在了大螢幕上。一場籃球賽,各角色的特質都能表現的淋漓盡致。許弋是完美的天使,是眾人的焦點,也是小耳朵不肯放過的關鍵;尤他便默默坐在表妹身旁;吧啦肆意妄為,行為在眾人中顯得那樣的突兀;張漾桀驁不馴,這也是為何他會吸引吧啦的注意力。一場結局被逆轉的籃球賽,是否也隱喻著逆轉的命運。

       不得不提的是吧啦,她是全片前半部份最不穩定的因素,是各角色內心改變與成長的重要導火索。在酒吧,她是那個風情萬種吸引黑人的女孩;在張漾眼中,她是一個瘋狂愛慕自己同時又值得利用的女孩,在蔣皎的胡攪蠻纏和壓力下卻又同時提供了一個混合了母愛與男女之情的港灣;在許弋眼中,她是生活中最大的意外,但卻同時向他叫肆著自由與社會的魅力;在小耳朵眼中,她是勾引許弋的「壞人」,交流之後兩人卻又成為了摯友。吧啦之死是全片的一個小高潮。當這個女孩在酒吧幸福的憧憬著在大都市北京的美好生活的時候,她其實正處在這場熱帶風暴唯一平靜的風眼中,一切翻天覆地的變故都即將來臨。吧啦的死,是張漾的傷,是小耳朵的傷,是黑人的傷。馬思純很好的將這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那種自暴自棄但又對美好事物充滿嚮往的矛盾特質表現了出來,足以稱為全片的一大亮點。

       當故事離開那個單純平靜的海邊小城,小耳朵張漾許弋蔣皎來到了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當故事告別了17歲,角色們紛紛邁入大學或社會,似乎青春的傷痛已經過去,但已給他們留下了永恆的印記。小耳朵學會熟練的抽菸,給自己塗上亮綠色的指甲油;張漾在試圖放下仇恨,擺脫蔣皎的壓力;哦,還有許弋。

       許弋的人生不可謂不悲劇,17歲的悸動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更可悲的是這悸動的感情並不純粹。從純白的襯衫,到黑紅的格子,許弋在被染黑,在成長,在墮落。導演深知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產生的打動人心的力量,而楊洋也很好的將這種反差表現了出來。開場那個回眸的微笑,心裡一動,似乎我的眼前又浮現出了17歲時那個默默注視的對象;而當他在酒吧外那樣輕率的攬過小耳朵作為躲債的藉口時,我就知道,他回不去了。在街燈下抱住小耳朵的那一刻,我從楊洋的眼睛裡、從他的聲音中,看見了聽見了他對以往純真歲月的那份眷戀,同時也看出了聽出了他的虛偽他的軟弱。因此,我並不奇怪最後小耳朵會以那樣一種方式離開他。正如片尾曲歌詞所唱的那樣,青春的旅途沒有紅燈,越走越快你也成了過來人,也許對於許弋,最好的結局就是與他們相忘於江湖吧。

       片尾一晃來到七八年後,青春早已畫上了句號,但成長仍在繼續。當小耳朵與張漾重逢於小城的校園,其實說什麼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他們都經歷了很多,都愛過恨過傷過痛過,都笑過哭過後悔過反思過。小耳朵失聰的左耳聽不見吧啦的遺言,也聽不見張漾的告白,但這並不妨礙她理解吧啦和張漾的心。就讓所有人的人生,如這班公交一樣,一路緩緩駛向遠方吧。

      片尾曲響起的時候,我感覺我似乎圍觀了一次虛假的青春,因為我的17歲是那樣單調乏味;但又感覺我重溫了一次自己的青春,因為我的17歲也曾有這樣那樣的思考和心動。17歲,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如我這般想愛而不敢愛沒愛過的,也許就是現實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