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左耳--The Left Ear

左耳/左耳电影版/TheLeftEar

5.4 / 551人    120分鐘

導演: 蘇有朋
編劇: 饒雪漫
演員: 陳都靈 歐豪 楊洋 馬思純 段博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瑞克

2015-04-24 20:04:13

左耳—— 青春是無需聽清的耳語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近幾年,在《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青春片票房大賣的影響下,青春文學似乎在電影這片熱土中煥發了新的活力,於是各種知名的不知名的青春小說都被拿出來翻拍成了電影。對於製片商而言,這些小說群眾基礎好,比起原創劇本風險更小,影響力更大,即使粗製濫造,仍然可以賺得盆滿缽滿。製片商深諳,這樣的青春片吸引觀眾買票入場的不是劇情,而是情懷。

雖然不是每個人的青春都有打架、酗酒、戀愛、懷孕,但是關於青春的情懷,每個人或多或少還是有的。於是,青春片總喜歡拿情懷說事兒,其中各種看似雞湯的青春箴言成了這類影片最好的宣傳標語。甚至這類影片常常想當然的將自己視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還好,《左耳》並沒有亂置情懷,相反,比起同類型其他影片,《左耳》是收斂而克制的,除了那本《三重門》和給了無數特寫鏡頭的諾基亞,並沒有刻意營造懷舊的氛圍,也沒有像《同桌的你》那樣處處打上時代的標籤,深怕觀眾會忘記故事背景。而作為青春片不可或缺的女一號,沒有了其他片子女主角的美貌和敢愛敢恨神經質的性格,李珥的角色始終是一種從一而終恬淡而清純的的印象。她的喜歡是遠遠的凝視與追隨,卻始終不會說出口,哪怕是有過為了心愛的男生想變壞的衝動,也因為實在「做不到」而放棄,正如旁白所講的那樣,「上帝作證,我是一個好女孩」。比起動不動就墮胎的狗血青春故事,也許這才更貼近我們真實的青春面貌吧。



記得《萬物生長》裡有句台詞,「愛情沒有對錯,只有真假」,《左耳》中的也有句台詞「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愛情到底是對錯還是真假這事兒真的說不清楚,不過按照青春片的套路,若論真假,一定是真,論對錯,一定是錯,而《左耳》講述的就是幾段錯誤卻無比真實的懵懂愛情。

青春必然是有愛情存在的,片中幾個人的愛情源於單純的喜歡,長得漂亮、籃球打得好,甚至是因為「壞」,青春期的悸動之愛簡單而直接,如同黎吧啦的勇敢表白,也如同李珥的默默關注。而誰的青春沒有錯愛過,但青春無悔,就像黎吧啦不後悔愛過張漾,而李珥也不後悔愛過許弋,雖然到頭來也許發現愛錯了人,但是青春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它足夠包容,不論是非,不一定能收穫不了愛情,卻一定能收穫成長。



《左耳》的動人之處不在於它就真的比其他國產青春片好,其他片子有的毛病它也存在。比如演員的表演還稍欠火候,幾個回憶的片段過渡略顯得生硬,將老掉牙的網路段子作為增加影片笑點的手段等等,除此之外,這部片子同樣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比如對黎吧啦臨終遺言到底說了什麼的處理,張漾很好奇,觀眾同樣,而隨著劇情的發展以及張漾這個人物的轉變,吧啦到底說了什麼真的不重要了,左耳失聰的李珥也不必在未沒能聽到好友的遺言而自責,這似乎是在向觀眾暗示,往事如風,放下過往,才能輕鬆前行。影片另一個值得回味的地方則是張漾跳下水救人的情節。當他拉著落水女孩的手,他突然發現女孩變成了吧啦的模樣,於是他看著水面,選擇了與吧啦一起待在不被打擾的海里,如同那個夜晚他們在水裡的初次纏綿……不過隨後的畫面是張漾已經上岸用毛巾擦身體,這一段的銜接太生硬。如同一團剛剛燃起的火焰瞬間被澆滅一般,使得本來充滿創意的情節顯得有點突兀,讓人遺憾。

影片最後,並沒有交待許弋的結局,也不知道張漾到底對李珥說了什麼。這如同我們的青春,那些曾經愛過的人如今怎麼樣了,我們可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到底青春告訴了我們什麼答案也不重要了,因為無論你怎麼努力試著去表達重現,青春只是一段輕聲耳語,你無法聽清,同樣,你也無需聽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