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初戀三重奏 C'est Si Bon

如此美好/C'estSiBon

6.2 / 291人    122分鐘

導演: 金賢錫
編劇: 金賢錫
演員: 韓孝周 鄭宇 金允錫 金喜愛 張鉉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丘

2015-05-01 02:08:31

出發吧,向著東海


《如此美好》早就出了資源,卻一直躺在我的硬里,提不起興緻觀看。豆瓣上的簡介是這樣寫的:「影片將老一輩歌手趙英男、宋昌植、尹亨柱、李章熙等C'est si bon成員20歲時期的故事搬上大螢幕,充滿復古風情」,這種簡介,不知是誰寫的,也真是醉了。不知名的導演、不知名的演員(金允石大叔除外),再加上不了解的題材,決定了這部影片的命運,最大的可能就是從硬直接搬遷到回收站,從此消失無蹤。
然而世事總是出乎我的意料,因為在電台做了一期《薄荷糖與韓國音樂》的節目,我開始大量涉獵韓國搖滾樂。在做這期節目之前,經常會有朋友會問,韓國也有搖滾?語氣中滿是鄙夷和不屑。我非常理解朋友們的態度和疑問,因為我自己也是一樣,一直認為在世界範疇內,只有歐美和中國大陸才有搖滾。即便是帶給我們音樂啟蒙的香港和台灣,都沒有搖滾生存的土壤,更何況那個偶像團體橫行的韓國?然而韓國人卻用電影和綜藝節目告訴我,韓國不但有搖滾,而且歷史悠久,風格多元。最關鍵的是,直到當下,他們還可以憑著自己喜歡的音樂,過上正常的生活,不用擔心他人的嘲諷。話題扯遠了,因為語言不通,在尋找韓國搖滾歌曲的過程中,導致我走了不少彎路。最後意外的發現,在一向被我輕視的綜藝娛樂節目《我是歌手》韓國版當中,竟然有大量搖滾歌手混跡其中,參賽期間演唱了諸多搖滾名曲,更令我驚喜的是,裡面的對話和歌詞居然都有中字。就這樣,通過我是歌手,我對韓國搖滾的了解日漸加深。印象最深的是,紫雨林樂隊第一次出場演唱的《捕鯨》,無論是豐富的編曲、爆發性的演唱還是灑脫的颱風,都令我折服。「走,出發吧,向著東海,去捕獵鯨魚吧」,高亢的副歌帶給我無限遐想,也讓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首氣勢非凡的歌曲。或許凡是逐海而居的民族,歌曲的意象中總少不了遼闊的大海,香港如此,韓國也是如此。在反覆觀看的過程中,我意外的在字幕中發現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宋昌植,《捕鯨》這首歌的作者和原唱。或許因為年代過於久遠,網上根本找不到關於宋昌植的具體資訊,就連《捕鯨》的原版,都消逝在時間的長河中。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另一檔綜藝節目《不朽的名曲》中,我終於找到了宋昌植的現場版《捕鯨》。兩把木琴,明快的節奏,簡單的和聲,豪放的演唱,寥寥幾句,就把青年人對自由的嚮往表現得淋漓盡致。之後我陸續在網上又找到了瑪雅、復活樂隊的現任主唱鄭東河、蘇燦輝翻唱的版本,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相當搖滾的編曲,各有千秋,難分憂劣。這首歌對歌手的要求很高,必須有極強的爆發力才能將其成功演繹,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面對難以駕馭的高音,這幾位翻唱者均輕鬆完成,也讓我對韓國歌手的唱功刮目相看。
《捕鯨》最早在裴昶浩導演1984年的影片《尋鯨記》中作為主題歌出現,為影片增色不少。裴昶浩乃是奠定了韓國電影基礎的80年代實力派導演中的一員,和林權澤、李長鎬一起支撐起了那個萬馬齊喑的黑暗年代的韓國電影。影片描寫了一個對大學生活極度失望的哲學系學生,和一個身份神秘的乞丐,一起護送啞女回家的故事。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大學生的願望,是做一個捕鯨獵人,要去幫助弱者,去找尋人生的意義。捕鯨其實是一種意象,充滿著對當時社會狀況的失望和對全斗煥政權的不滿和憤怒,也是對自由的嚮往和不懈的追求。然而這樣直白的表達,顯然和官方的宣傳策略相左,最終歌曲被禁,宋昌植被封殺。熟悉韓國近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那段時間,正是韓國民主化運動如火如荼的年代,政府的禁令,反而成了催化劑,讓《捕鯨》在地下廣為流傳,成為追求個性解放的青年們最喜愛的歌曲之一。
出於對《捕鯨》和宋昌植的喜愛,我才把《如此美好》翻了出來,想對他的音樂歷程多一些了解。沒想到影片一下子就將我們帶回到韓國的六十年代,首爾的一家音樂鑑賞室C'est si bon裡面,來自延世大學的尹亨柱獨霸大學生之夜的十期冠軍之後,迎來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對手和最好的朋友,來自弘益大學的宋昌植。兩個音樂天才的碰撞,火花四射,也激起了對方的鬥志。在那個一把吉他走天下的民謠時代,尹亨柱的深情、細膩和宋昌植的高亢、奔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於是老闆才產生了讓兩個人組成樂隊推出唱片的想法。然而兩個桀驁不馴的人需要一個緩衝劑,於是真正的主人公吳根泰才幸運的加入樂隊。其實影片並未把尹亨柱和宋昌植的故事當做重心,反而對這個虛構的人物吳根泰傾注了更多心血。有音樂,當然就少不了女人。作為繆斯女神出現的紫英,一出場就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愛。兩位天才的求愛居然全被無情的拒絕,女神卻對木訥而簡單的吳根泰情有獨鐘。甜蜜是短暫的,女神最終決定為了事業放棄愛情,而吳根泰則黯然退出樂隊,結束了自己的音樂生涯。宋昌植和尹亨柱則另組twin folio,紅極一時。關於劇情不再贅述,說穿了還是關於初戀、愛情、友誼和背叛那點事兒,但這個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真的拍出了那種美好的感覺,雖然我們明知六十年代的首爾肯定不像影片中那麼美不勝收,女孩的打扮和妝容也不會那麼新潮和時尚,但片中那些美妙的音樂,還有那些為音樂痴迷的人,輕易就將我俘獲,在懷舊的氣氛中沉醉不已。有的時候,那些深情的告白,用歌聲來表現,遠比用對白更能打動人心。
六十年代,在我們還是一片東方紅的時候,韓國就已經開啟了民謠時代,而當我們開始偷偷聽鄧麗君的時候,韓國已經邁入搖滾時代。1961年,韓國搖滾教父申中賢就已經組建了韓國曆史上第一支搖滾樂隊add4,影響了一眾後輩。而進入七十年代,除申中賢的女弟子金秋子、Pearl Sisters華麗登場外,更有the devils等多支樂隊,在首爾午夜的俱樂部里,公然違背政府的禁令,揮灑著自己的青春,傳遞著搖滾的火焰。要知道,在當時,敢於在宵禁的夜晚,站在舞台上放聲歌唱,就是最最搖滾的行為。搖滾樂的最大價值體現,往往不在其發源地,而是在那些極權和獨裁的政體之下,其原因就在於,搖滾樂的精髓便是追求自由,崇尚個性,激發你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些,都是極權國家最最害怕出現的情景。《捕鯨》出現的八十年代,韓國的搖滾樂,已是百花齊放,僅我所知,就有殿堂級的樂隊野菊花,民謠搖滾的山之聲、五根手指、愛與和平,重金屬的先驅復活樂隊等先後湧現。九十年代以後的搖滾樂隊和歌手,更是數不勝數,像參加《我是歌手》的YB、紫雨林、GUCKKASTEN、SINAWE、朴完奎、金京浩,都是個中翹楚。其實,像《我是歌手》這種超級大眾的娛樂節目,還能出現大量的搖滾歌手,這本身就說明搖滾在韓國還是擁有不少的受眾和市場。同時,因為這些歌手的參與,也讓節目內容更加豐富,不再只是簡單的比拚唱功,還可以透過對歌曲的改編,讓觀眾看到選手對音樂的領悟力和表現力。在偶像團體勁歌熱舞席捲一切的韓國,還能有一檔綜藝節目,倡導回歸音樂的本質,喚起人們對經典歌曲的熱愛,實屬不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