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

码头风云/岸上风云/在江边

8.1 / 165,906人    108分鐘

導演: 伊力卡山
編劇: Malcolm Johnson Budd Schulberg
演員: 馬龍白蘭度 卡爾馬登 洛史泰格 伊娃瑪莉桑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ntermilan00

2015-05-01 11:31:06

劇情"太狗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On the Waterfront"(《碼頭風雲》) AFI Top 100 98' #8 / 07' #19
1954年最佳影片,包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最佳女配等八項奧斯卡獎,另有四項提名。
Marlon Brando的確是一名偉大的演員。AFI 98榜單排名前八的電影,他主演了兩部(第三的《教父》和第八的《碼頭風雲》),都獲得了奧斯卡影帝(其實更早的《慾望號街車》,就已經讓他名聲鵲起、獲得影帝提名)。他的演技不必多說。而且也站隊功夫也了得——《教》和《碼》都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如果非要挑那麼一點瑕疵,恐怕就是Brando的"反英雄"風格,太過獨樹一幟,而不像Bogart那樣,雖然有邪性、但畢竟骨子裡是正氣為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AFI評出的上世紀最佳男演員是後者。Nicholson模仿Brando的風格,但是加入了自己獨特的"神經質",這才三度小金人到手。DiCaprio同學(小李)再模仿Nicholson,少了那麼點自己的"神韻",就只能呵呵了。
有人批評這部影片的劇情"太狗血",直追腦殘電視劇:黑幫小馬仔,害死了人還要追人家的妹子,被妹子的愛情感化,從而轉正,推翻了黑幫老大...
我不太同意這樣的觀點。首先,哪怕劇情真的那麼狗血,兩個小時左右的電影和十幾個/幾十個小時的電視劇的表現力是不一樣的。電影因為時間短、節奏緊,容易讓觀眾集中在主要矛盾的展開和解決。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的深度完全不能用上面的狗血劇情概括:
第一、主人公泰瑞不是一個一般的小混混,和Johnny身邊的其他人不一樣。他曾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拳手,他內心一直也沒有忘記自己"coulda had class...coulda been somebody". 他只是因為自己的生存之道而"遠離麻煩"。
第二、泰瑞和Edie之間的愛情不是簡單而狗血的"一見鍾情"。他們之間有很好的互補。從Edie身上,泰瑞找到了自己沒有的和邪惡堅決鬥爭的勇氣;而泰瑞的經歷,從小就生活在各種麻煩中,卻以堅持自己的原則生存下來(雖然不善良,但也非大奸大惡),是Edie所沒有的。而且,別人只將泰瑞視為Johnny的走狗(比如Edie老爹),唯獨Edie看出了泰瑞善的一面——照顧喬伊的鴿子是縮影。
第三、除了愛情,神父Barry對泰瑞也是有影響的。
第四,哥哥Charlie之間的兄弟情。哥兩在計程車裡的對白是個經典情景(《憤怒的公牛》里有引用)。哥哥的懺悔為了黑幫的私利而毀了弟弟的前途。而這種懺悔,把泰瑞推向了和哥哥相反的方向。最後哥哥的死,徹底堅定了泰瑞推翻Johnny的決心,哪怕此時Edie已經妥協、勸他離開。
對了,這部片子的女角我非常的欣賞。她是那種一出現就散發著光環,讓影片生輝的角色。AFI top的近二十部電影看完,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女角只有兩個——一個是這裡的Edie,另一個是《卡薩布蘭卡》裡的Ilsa。可惜比起Ilsa的扮演者Ingrid Bergman,Eva Marie Saint在電影圈的成就要小很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