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uperhat

2015-05-05 17:47:48

看艾嘉阿姨講《海的女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院線片裡講家庭的少了。

說起「家」,都是有不可逆轉缺陷的。
焦躁的母親,嚴厲沉默的父親。懲罰、扭曲、控制,像這是家庭的全部。
似乎所有的院線片都在談戀愛,緬懷青春,在講賺錢,美女日狗,雲霄飛車。在院線看來,我們的家是美國動畫片與綜藝節目裡的家。

所以這部電影所講的故事才更顯得重要。它正是在講述一個家庭,破落的家終因柔情得以延續,沒有人走上歧途。
艾嘉阿姨說:「家」終究是每個人心裡唸唸不忘的。
被父母坑了的孩子,人生後面的路,每走一步就想起從前。
家就在無法釋懷的怨恨里被盼望著。孩子躲在憤怒面孔里,心卻躲在角落裡哭泣。越憤怒就越想念,想回家。
育美和育男各自無數次的被巧合觸動回憶,只是因為想家。
阿翔過份倔強的自我證明,只是因為思念亡父。
一直堅持作畫的育美,留在綠島不出台東的育男,每一個都保持自己的原樣,在等再也不會歸來的父母。
最終,想念延續在新的生命里,海風帶走了父親,海浪送女兒去遠方,又趕來送兒子回家,母親不是美人魚,而是海洋,家就在海上。
所有的童話都是睡前故事,所以都是家的故事。

相比於故事,台詞很白,情節很硬,特別是阿翔的部份,情緒變化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靠演員扛。許多俗套不忍直視——跟教練在辦公室裡放狠話、畫被吹走、用扔顏料表示角色的憤怒情緒、吃麵碰掉書等等,給人一種底蘊很淺又比較作的感覺。

有幾段拍得很棒。比如育美從醫院下樓,阿翔在另一層找醫生,但他們沒有相遇;還有父親燒妻子衣物,兒子在煮麵,父親斥責兒子,兒子沉默,然後偷偷去扒爐灰;育美在地鐵上作畫;育男在教堂里追憶父親的死等。很多特寫拍得很好看。海面和水下拍攝是另外的攝影師負責,很美,不過也有台灣本來就很美的原因吧……

總的說來還是故事好、演員好、攝影好、台灣美,作為電影來說,只是不嫻熟而已。

編劇蔭山征彥在劇中演「帥育男」。片中的畫有些是李心潔畫的。

最後二十分鐘依然存在僵硬的問題,但已經緊湊了很多,這個結尾對電影和故事來說還算圓滿。看到結尾之前,我只想打兩星,接著又看到片尾演職員表碼得很認真,最後給三星半,有半顆不能忽視的情懷在內。

看完之後會想家。母親節也快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