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媽咪--Mommy

妈咪/亲爱妈咪(台)/慈母多恶儿(港)

8 / 62,759人    139分鐘

導演: 札維耶多藍
編劇: 札維耶多藍
演員: 蘇珊克雷蒙 安妮杜爾瓦勒 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 派帝姚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5-05-09 20:40:59

《媽咪》:絕望的人還是成天在希望


(芷寧寫於2015年3月8日)
    加拿大影片《媽咪(Mommy)》由風格極具個人化的年僅25歲的導演澤維爾·多蘭自編自導。這部影片是他的第五部電影長片,令人欣喜地看到了他的成熟和進步。相較於他19歲時拍攝的同樣反映母子關係的銳氣十足的影片《我殺了我媽媽》,這一次在《媽咪》中,他表述故事的心境似乎寬厚了許多,也溫和了許多,還具有了一些深度。
    影片的情緒十分飽滿,即糾結又激越,人物塑造充滿了爆發力,將單親家庭中,母子之間相互依賴又相互折磨的特殊關係呈現得酣暢淋漓。影片採用了1:1的正方形畫面,用以烘托這種彷彿躁鬱症般的家庭關係,狂躁而憂慮,直白而深刻。
    這次,多蘭擺脫了他曾被業界提及的中產階級的姿態,以平實的視角,充滿才氣的影像畫面,表述著底層母子的生活,性格直爽的母親戴安、有心理問題的兒子史蒂夫以及靦腆有著口吃疾患的鄰居凱拉,構成了特殊的家庭關係,就像某種互助小組,彷彿達成了一種不可言喻的微妙平衡,然而這種平衡又是脆弱的,特別當不可抗拒的壓力襲來的時候。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加拿大的魁北克,那地廣人稀的寂寥感、遼遠感,將這對母子之間的情感烘托得尤為特別,多蘭也將這種情感表現的極具爆發力,同樣的暴脾氣,同樣的感情熾熱,同樣的口不擇言,同樣的不懂控制和克制,這對母子之間的關係就像抱著火藥桶靠在瓦斯罐旁邊還點著煙,一點即炸,殺傷力極強,還會波及他人。
    多蘭似乎是一個有著奇特戀母情結的人,他曾直言,長久以來「母親」是唯一能夠給他帶來創作靈感的主題,「我願意看到她贏得戰鬥,我願意為她創造困境好讓她施展解決的才華,我通過她質問自己,我願意在眾聲沉默的時候交給她大聲疾呼的權力,我願意在我們都犯錯時,她卻保持永遠的正確。不論發生了什麼,她將擁有最終的話語權。」於是,在這部晦澀與溫暖交織並序的影片中,心智不成熟的少年對於母愛的極端渴求,帶著一股子決絕霸道主觀的味道,彷彿是多蘭想要極力表達的一種情緒。
    片中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子也常常給觀眾一種超乎尋常的母子關係的感覺,兒子的那種對母親的極度依戀不僅表現在言談上,還表現在肢體接觸上,這大抵因心理有缺憾的兒子對母親的情感是獨佔的、專有的,具有強烈的唯己性、排他性,任何其他男人試圖接近風韻猶存的母親時,都會令兒子激變為一頭隨時準備戰鬥的小狼,而在這段關係中具有短暫的實際上的「父屬性」的女鄰居凱拉則除外,她的出現,恰恰緩和了這對愛恨都很極端的「刺蝟」母子之間那劍拔弩張的關係。
    或許因片中人的爆裂性格,這部影片始終在一種令人亢奮躍進的調子中行進著,即便在出現微妙的三角平衡關係時,這種亢進的調子依舊存在著,彷彿將喜悅溫情與狂風暴雨稠密地攜裹在了一處,並抽離了其他不必要的組成部份。愉悅和暴怒,這兩種情緒彷彿一直在這段關係中競爭,狠狠地傷害與給一個甜蜜的糖,這樣的橋段也不斷齊頭並進著。觀影時,觀眾們可以猜測到,或許在下一個節點,下一個時間段,這種關係就會走到盡頭,不復存在,就像一個飽脹的氣球終有破裂或癟下去的一天似的,然而,多蘭自是有辦法讓觀眾將這種期許保持到最合適最恰當最緊繃的地方。
    片中的母親雖然衣著花哨、談吐粗劣,但她對人生的領悟往往令人感嘆,比如她說:「人生就像樸克牌,你抓不到好牌,就什麼都不是。」再如,「世界上的希望沒有那麼多,但是我就是相信,還是有很多充滿希望的人成天在希望。」或許正因為有那麼點希望的存在,人們一任註定終將破滅的事物持續發展著……
    影片選用了大量歌曲作為配樂,如綠洲樂隊、席琳·迪昂、安德烈·波切利等人的歌曲,在推動人物情緒和劇情走向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又給影片帶來了豐饒的視聽效果。
(雜誌約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