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郭易

2015-05-09 21:48:30

最易被黑是人性【猛烈劇透,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開始,是的,這是一個妥妥朝著三次元屌絲+網路英雄,逆襲抱得女神(?)歸套路進行的劇本。開頭的衝擊式倒敘像極了《永無止境》,擺一地血和爆頭讓你凌亂,甚至連緊接著的電子搖滾樂和很飛的畫面處理都像。再然後,主角一群人經歷的集體搗亂、暴走、逃離警察、drugs、盜豪華跑車瘋狂露屁股蛋等等,我又以為自己在看《skins》《無恥之徒》或《超能少年》的駭客版。以為這就是個德國青少年(?)放蕩不羈片。
    這個電影從一開始就妙在這兒了——它讓你開始毫不設防的饒有興緻的輕鬆觀影,以為自己在編劇之上,他必定編不出你多年觀影沙場的框架。並且之後的確也如你所料,屌絲駭客遇到青少年(?)夥伴和女神(?)之後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來無論如何搗亂都不會將自己的駭客超能力用來謀取不正當利益、危害社會的不良少年(好了夠了我不會再加問號了)團隊,被捲入了真正黑暗、真的開始死人的事件中。而主角也陷入了極大困境,和原本負責此案但被停職的漢娜警探講述來龍去脈,總之他被棋高一著的對手MRX擺了一道,暴露了身份還害死了隊友們。而他痛定思痛,和警方配合,終於利用MRX的自負,抓住了本尊。正方勢力贏得勝利。小盆宇們或許會覺得此片到此完結,收拾爆米花走人,但大孩子們此時會發現,一些心理片的細節忽然開始冒頭,影片用幾個細節的鏡頭語言無聲的勾引了我們的猜疑——這這難道要走上心理片的道路?但此時還有很多種可能性,MRX、團隊夥伴的存在性質都有了疑點,現有線索還不足以做出判斷。而漢娜很快代替觀眾鎖定了其中一種,那就是根本沒有什麼青少年不良團隊和女神,都是主角一個人在精分。MRX倒確實是真貨。
    此時主角也崩潰了,大呼我不像我媽,不可能不可能!天哪咯!很受傷。這得多寂寞多自閉才能yy出三個不存在的夥伴和一個不存在的女神,且女神還和其中一個不存在的夥伴熱吻了。而小夥伴的慘死自然也是yy,這難道意味著分裂出的人格的自行坍塌消亡?
   此時觀眾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是微微有些疑惑和失望,這又是一個精分片?掛了一個高科技的殼,鋪墊了那麼多有的沒的,以及標題叫做「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是幹嘛的?
    最後主角因為太可憐了,漢娜利用職權給了他時間,進入公安系統,黑出了一片未來。有愛的放他走了。
    染了金黃頭髮,臉色慘白的主角,忽然帥的失控,出現在一艘霧茫茫的大船甲板上,而不存在的小夥伴和女神也出現在他身邊。
    主角真的成了主角。
    至少,開頭時我們猜對了一件事,就是他真的逆襲了。

    所以,這的確是個心理片,但不是玩精分的,而是玩社會工程學,簡單說就是玩弄別人的心理。多重劇情,都在服務於這個題材。與MRX的過招是最淺層劇情,已經是屬於這個題材。而漢娜見到主角的第一秒已經開始中招。自身翻盤的慾望和對對方的印象判斷,早已設好了整個心理局。「人們只會看到自己選擇看到的。」這是一切魔術和騙局的心理學基礎。
    而我們看開頭時就已經中招了,我們也只看到了選擇看到的東西——重口味兇殺。我們想看高科技犯罪、青少年不羈,但我們一直就選擇沒看到,這一直是心理片。在看似展現駭客犯罪的前半段劇情中,主角一直就有「隱身」的能力,而且在學著更好的使用。夥伴Max一直在鼓勵他:你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你臉皮夠厚。他們多次探討MRX的三大定律,多次演練、展示利用社會工程學,將人性作為黑的對象,屢次成功。漢娜警探的人設其實一直在她糾結而怨念的臉上寫著,甚至她和ex警探的對話也不是廢話。而主角多次刺激漢娜的母愛激發點,回想起來也很明顯。只是我們選擇放注意力在高科技和主角的懦弱上。
    其實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疑點,主角供認的這些分工複雜、多點並行的犯罪,他一個人是怎麼做到的?但母愛的強大覆蓋了這明顯的疑點。加上三年也抓不到犯罪幫派,以及圖書館中大白天的可以讓主角從腳底下溜走,漢娜的停職的真的很應得。
將網路對話變成實景的拍攝手法,在《心理測量者》,《攻殼機動隊》等動漫里都有精彩的看點。本片也決不弱,灰色系、巫毒教迷幻畫風的實景化拍攝,使得整個電影始終滿足著獵奇的眼球,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觀眾的思考。導演深諳一個道理:只要你慢故事一拍,電影就會很好看。
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沒有騙不了的人性。好電影就是要把觀眾的人性在這一個半小時內玩的死死的,套的牢牢的。(括號中的忽略吧:謹慎懷疑女神的顏值不高這個設定,也是導演精心安排來疑惑大夥兒、佔據思考細胞的哼)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