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幻影--Grand Illusion

大幻影/幻灭/超级幻想

8.1 / 39,373人    113分鐘 | 94分鐘 (1937 release) | Germany:107分鐘

導演: 尚雷諾瓦
編劇: 察爾斯‧史帕克 尚雷諾瓦
演員: 尚‧蓋賓 Dita Parlo Pierre Fresnay 埃立克馮史特魯漢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基頓不抹口紅

2015-05-10 05:41:21

看不見的國境線


    你瞧,在這個曾經被叫做「人性」的荒蠻原始的屠宰場裡,仍然零星閃爍著點點文明的微光。 ——《布達佩斯大飯店》

    不知何時開始,越獄題材電影變得苦大仇深,主人公與四面牆抗爭同時,還得提防身邊人的暗算甚至出賣。然而回歸影史早期越獄片如《大幻影》,其中閃爍的人性微光出乎意料地治癒,不亞於如今用眼淚或撕逼堆砌出的一鍋鍋心靈雞湯。
    片末兩個士兵爬上德國與瑞士邊界,看著茫茫一片白,說:「國境線只在地圖上有,現實中你看不見」,隨即像越普通山脈一樣越了過去,正如他們在戰俘營越過那道階級「邊界」。法德兩軍,從國家角度本該是「對立階級」,而對士兵個人而言,所謂萬惡「敵軍」,不過是另一個被捲進戰場的倒霉鬼。他也是一個軍人,可能和你有同樣的愛好,需要你的口琴,欣賞你的盆栽….那條政治劃出的「邊界」,永遠只存在於報紙等各類文書,在現實中看不見。因此德國軍官願意邀請一個法國軍官來個人會談,值得一提的是,在後者離世後,德軍官仍Hold著軍人的威嚴,沒有大呼小叫,只是默默將房間種的天竺葵剪去,頗有「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的遺風。那一株被敵軍稱讚的天竺葵,雖然連一個特寫都不曾有,卻變為118分鐘裡最「見人心」的一物。
     逃出戰俘營後,那條「邊界」更徹底被拋棄。隨著鏡頭運動趨向舒緩,兩人暫時安定下來,身份、立場、語言隔閡都無法阻止一個逃兵愛上偶遇的婦人,兩人相約戰爭結束後再會面。為什麼不呢?反正兩人都被戰爭奪去了相伴之人,這份愛情不失為孤獨者的惺惺相惜。
     其實所謂「邊界」從影片一開始就從未存在過,這裡有一個以現代角度看詭異萬分的場景:擊落敵方飛機後,德軍還邀請上面的飛行員來共進午餐,看見對方手受傷,還主動提出幫他切食物(就差沒餵了),吃到一半聽聞有軍官犧牲,雙方都肅靜默哀——看架勢想像不到幾小時前還在相互廝殺。隨後大段展示的戰俘營更加「無法理喻」,沒有虐待沒有歧視,還不時開個文藝晚會(簡直比軍訓還舒服),無法想像20多年後竟是同一批人,造出了集中營。一戰時期歐洲不少國家(包括德國),還保留著傳統騎士精神,承認軍人義務,但也尊重對手,把他當另一個效忠國家,至少是平等的人看待,而非敗類渣滓。可惜數年後戰爭再次打響,這種眼光已在統治者洗腦中殆盡。難怪茨威格感慨,歐洲最後一絲文明的曙光,終消逝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不知是否有意,總有人選擇在曙光消逝前離開。那個自願引開看守幫同伴越獄的軍官,怎麼看都像蓄意求死。可他的獻身也不算突兀,之前天竺葵下的談話已有徵兆——「戰爭結束後,我們都成了無用之人」,臨死前在同一間房裡又說「對於普通人來說死於戰爭很慘烈,但對我們來說恐怕是最好的歸宿」,無需多言,已解釋為何他一直對越獄計劃興趣不大。或許像他這種身份,只有在戰場才能感受榮耀、文明的存在,回家,高貴的軍人就一文不值。
     再套回茨威格的話:《大幻影》記錄了歐洲文明最後一絲曙光。在人類千百年遺留文明的驅動下,所有階級或體制的分界,和這場冗長的戰爭一樣,只是一場大幻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