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沙子

2015-05-10 23:31:52

請尊重父母的選擇並堅持發現自己


《唸唸》我猜想,是念力所及,必有所望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活在童話的世界裡太久,到了現實生活,發現一切都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是會生還是會死?是接受還是拒絕,我想這就是唸唸給我的感受。

唸唸講述在台灣綠島上的小麵館家庭里,母親有兩個孩子育美和育男,她每天晚上都會講一個簡單的美人魚故事改編的很美好,從而一天天讓孩子們也相信著美人魚游啊游真的能游出大海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妹妹育美相信著,育男則一直疑惑著。直到有一天,母親帶走了育美,乘著一支小舟在風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綠島,從此留下了麵館裡的父親和育男兩人。而衝出綠島的育美卻沒有因此開心,而是在心理上出現了問題,喜歡極端表現自己,顯得憂鬱。她唯一擁有的,就是一個叫阿翔的戀人。另一邊,哥哥育男在綠島上長大,直到成為導遊,帶著別人來到他的故鄉參觀,成長為一個陽光的男孩。不過他唯一放不下的,仍然是母親和妹妹,她們去了哪兒,如何找,卻沒有方向,唯有從兩個地方的牧師那裡得來消息。

母親和育美在台北,育男在台東(綠島),卻時隔多年未曾相見。在這些各自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都經歷著各自怎樣的人生呢!後來育美媽媽跟另一個男人好了,並有了小孩,不過卻因為難產而死亡;她沒能見她最後一面,因為她中途離家出走了,之後過著獨自創作的生活,因此她害怕孩子也討厭媽媽曾經欺騙她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她甚至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死亡氣息。她有一個男友,叫阿翔,同樣有著童年被父親拋棄而難過的阿翔是一個拳擊手,成為拳擊手的原因也只是因為父親給他的選擇,說是以後練好跟他打一場。而其實不過是把他放在那裡寄宿,父親則去遠航。有著相似經歷的兩人在一起,過著相愛的生活,有時候也會感到些許迷茫。

育男因為是導遊,生活還算穩定,人生過的很平淡很鄉土,沒能被母親帶到台北的他其實心裡還是有些陰影,他在夢裡問母親,你是不是偏心妹妹,所以不帶我走。而母親在夢中給他的回答卻是,沒有,我兒子也很棒,會剪紙,他們倆都是我的驕傲。那一刻,30歲的育男終於在夢中釋懷,也因此在後來的劇情中決定找到妹妹。

整部戲最後還是溫暖的,兩個不確定能不能承擔責任的年輕人,最終還是決定生下寶寶,迎接新希望。育美沒有因為母親留下的陰影而去恨一個人(母親後來的男人)或是摧毀一個小生命,阿翔也沒有因為對父親的恨而不願意承擔做父親的責任。當他那句對育美說我愛你的話語脫口而出時,我知道,他已準備好接受這一切,並已了卻了對昨日的不甘願。

而哥哥在34歲生日時,也終於決定要找回自己的家人。他們在書店相遇,當時妹妹在這裡簽售書本,哥哥也因無意間看見了書中的內容而想起了多年前母親給他們講的故事。所以,他們相遇了。當哥哥緩緩吐出,「阿妹,你好嗎?」的時候,有些感動,那是這幾十年來,離別後的第一句,是從綠島送來的問候,也是從過去送來的問候,更是從孩提時送來的問候……

也許,兩個孩子在劇中都做了父母的棋子。母親相信兩個孩子的天賦希望他們到外面的世界學習更多的知識,發揮他們的才能。而父親則反對說難道煮麵不好嗎?你瞧不起煮麵的?正是因為兩個人的偏執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直到母親離開,父親才真正明白,對育男說,多讀點書吧。

為什麼人不能在早些時候明白自己的對錯,又為什麼父母不懂得早些時候擔當責任和勇敢面對世界的勇氣。才會導致孩子也隨父母一樣。雖然育美後來沒有跟隨母親,但是母親一直都相信她的畫畫天賦,所以最後她發揮到了極致。然而,在大多數人的命運中,也許都未曾釋放自己真正的天賦,日子一天天過著,而漸漸老去也變得隨波逐流,像極了我們小時候。那時候學畫畫、學寫字都覺得很好,可是要為了學業而放棄一些,或是因為沒有錢而必須放棄這些愛好,成為我們童年的陰影。多年後,當別人問起你最喜歡什麼的時候,竟然沒有人能記起,唯有那句,我好像喜歡畫畫,不過多年不畫了……

而阿翔又剛剛相反,像極了有的小孩。年少時本來不喜歡鋼琴不喜歡芭蕾,非要被爸媽帶去學習,到最後一事無成,也沒有感受到那份真正的樂趣,也終於明白,其實我真的喜歡這愛好嗎?成了盲點,而大多數時候,表現出來的好不過是想給父母一個交代而已。

多麼可悲,最後孩子們都成了一個個棋子,這種情緒也可能在最後控制不好而延續更多的下一代,直到自己死亡就不再執念。那麼剩下的孩子要怎麼辦呢!

不過,導演最後給了我們答案,她讓育美家庭幸福,不讓她活在過去的世界裡自我放逐,讓她回歸自我並去更好的傳輸這份愛,從而看到了那片真正屬於美人魚的海域。是藍色的,是金色的,是綠色的海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得它是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

所以,不管你正在走哪條路或是哪個階段,都請放下對父母的恨或怨,並相信,生命是美好的,哪怕行人匆匆,你也依然有屬於自己的世界,只要好好汲取生命的意義,真諦自然會敲醒你的大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