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平熊

2015-05-11 05:06:52

有一個女文青老媽是什麼體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63歲的張艾嘉講了一個《唸唸》不忘的故事。清新的文藝片票房差非常正常,誰都沒錯。口碑一般則事出有因,當今電影消費的主力軍是情侶、朋友、親子以及單身狗。易妹去看這片時,周圍大多是情侶,看完他們的心理活動大概是:媽蛋上當了,壓根不是愛情片嘛!

----------------------------------------
《唸唸》本來就沒說是一部愛情片。
影片中只有一對情侶,畫家育美(梁洛施)和拳手阿翔(張孝全),但兩個小時看下來,你根本感覺不到他們之間的愛是怎麼一回事。一個只有畫畫與發獃,一個只有訓練與休息,彷彿只是兩個孤獨的人互相取暖——好吧,單身狗不懂愛。

其實這是部親情片。
今天是母親節,「母親」又給一大堆營銷狗與段子手下了一大碗有著「媽媽」味道的絕對會吃撐的陽春麵。其中有一句讓筆者打了個冷戰——「一群把媽媽屏蔽、拉黑的人在朋友圈裡瘋狂刷著母親節快樂。」硬生生把筆者要曬媽的手嚇得縮回來。
其實這也是親情題材電影面臨的尷尬。這題材非常考功力,煽情?賣慘?溫馨?勵志?一不小心就會拍成電視劇,然而現在連電視劇都很少嘮家常了。《歲月神偷》像一顆濃縮六味家庭劇(TVB),《桃姐》是許鞍華使盡平生功力打出的「黯然銷魂掌」,《歸來》更多是題材與原著成就了。
情侶去看,待會還戴不戴套?什麼時候見家長?你以後會不會這樣?我老了你還會這樣愛我嗎?我懷孕了你會不會讓我去打掉@#¥%……&*
朋友去看,你是我的「小明」,我是你的「小明」這個仇要不要現在就報了?
親子去看,孩子還小,爹媽沒老,火候未到,畫風亂套。
單身狗去看……好吧,單身狗做什麼都不對。
假若不是為了避開《婦聯2》,《唸唸》打著「媽媽再騙我一次」的口號在母親節前後上映,估計效果會很好。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嘛!

扯完淡,回到電影,假若把它當做親情電影看,影院門口賣紙巾的會非常開心——可惜沒人代表紙巾小販發聲。
因為今天母親節,大家「建議」我講講影片中的「母親」。
張艾嘉選女主角眼光向來獨到,奶茶、李心潔都在她電影裡有過驚艷出演。而這次,張姐選了梁洛施。
筆者對梁洛施的印象,是《雲水謠》里從頭到尾都在裝逼的女文青(或許「女浪子」更恰當些),所以看之前並沒有太多好感。但這種成見一開場便被徹底粉碎。不知道當了亞洲第一富三代的老媽給她的生命刻畫了什麼,再一次出現在螢幕上,短捲髮的她看上去很像朱茵,眼神裡瀰漫著疲倦。這麼一來,影片裡那個有著童年心理陰影,從男友身上得不到溫暖,敏感而脆弱的懷孕女文青,便因為這雙眼神而「惹人愛憐」。
她的母親由李心潔扮演。在一個小島上,作為一個粗魯的小麵店老闆的妻子,她的魅力、感性與奇幻的美人魚故事顯得格格不入。育美從小就有畫畫的天分,而且非常聰明,不但把「質疑童話真實性」這個屬於男孩子的戲份搶了,而且還看出了母親跟作家叔叔之間的不尋常關係。

那麼,有一個女文青老媽是什麼樣的體驗?
首先,她能讓兒女以後省下請編劇的錢。她給你講的童話、故事、往事,保證原創而且寓意豐富。雖然母親在「重遇」兒子時說自己只會講美人魚的故事,但那課是美人魚版的「一千零一夜」,天天講都不帶重樣的。
其次,她會發掘你的天分、保護你的天分,為此還會客串一下女權主義者——勇敢地對抗封建父權,即便抗爭失敗也絕不屈服,不但來一出「挪拉出走」,還要把孩子都帶走,帶不走兒子,也要帶走女兒。並且在撕逼之前深謀遠慮,知道:「命根」帶不走,為他縫好「足夠他穿到長大」的衣服,然後在暴雨之夜帶走女孩,轟轟烈烈的女性解放運動啊!
但是,女文青多情,她可能會出軌。綠島有個政治監獄,作為一個女文青,愛上才華橫溢、有思想有理想敢抗爭的政治犯帥哥,不這麼演觀眾都不買帳啊。然後,她出軌了,並且懷孕了,為了讓孩子生在更加好的地方,她選擇了勇敢跳出」生孩子去放羊「的家庭。
最後,女文青長得美就算了,還敢愛敢恨,連王母也會嫉妒,所以紅顏薄命。於是,她首先被那個愛文青更愛家庭的政治犯叔叔辜負。一個雨夜,一場難產,女文青終究領了便當。
每個父母都會在兒女身上種下自己的種子,最終多多少少會長出自己的樣子。在它生長的過程中,有的會遮風擋雨,有的會變成藤蔓攀爬的架,有的卻會突然離去,有的則留下巨大的陰影。
片中阿翔、育男(柯宇綸)男孩面對的,是突然的離去,父愛/母親的缺席,都是朝著海的方向,這也許是台灣島民特有的情懷吧。
阿翔太過內斂,而且你知道的,體育男四肢發達,容易一根筋,因此他誰也不信任,為了父親的希望和約定,在擂台上苦苦掙扎,而眼疾讓他的生涯面臨報廢。代替父親看著他長大的教練始終解不開他的心結。
育男則太過開朗,內心的孤獨與悲傷只能深埋心底。影片中他孤單地煮麵,孤單地學習,孤單的失敗,孤單地導遊,孤單的上教堂,孤單地過生日。關於哥哥妹妹的故事,張艾嘉在82年的《三個夏天》講過一次,你可能沒聽說過,但它的主題區是——《愛的代價》。《三個夏天》里,教會哥哥成長的是美麗的情人(葉玉卿),教會妹妹成長的是悶騷的梁朝偉,父母缺席。《唸唸》,兄妹孤獨地成長,妹妹在一個不懂體貼的人身上尋找愛,哥哥孤單得不知道怎麼去愛,父母仍舊缺席。
男孩自己會尋找答案,一旦想通了,所有的心結都會釋懷。而張艾嘉特意安排了兩段」奇幻的相遇「,讓育男重遇小孩時的母親,想了吃一碗夢裡無比懷念的炒飯;讓阿翔遇到遲到的父親,兌現了時隔十幾年約定。
好吧,假若沒這兩場催淚的戲,故事也似乎講不下去。因為沒影子的人與怪大叔是影片最後一幕的轉折點。

但女孩永遠也想不開。李宗盛在《理性與情感》演唱會上跟梁靜茹合唱《明明白白我的心》時,對梁靜茹說「年紀漸長就越來越聽得懂老豆的歌,可是我希望你經歷的不要像老豆那麼多」。只有自己也去經歷過,她們才會明白,脆弱的女人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勇敢而無畏——母性!
為此,張艾嘉給梁洛施,也給所有觀眾,觀看了一場真實的分娩。
孩子哭出聲後,梁洛施哭著從產房走出來,也從母親難產導致的對生孩子的恐懼陰影中走出來。抹著眼淚的她笑了出來,她決定好好愛她的男人,好好地把孩子生下來。
如何殺死一個女文青?讓她生孩子。愛情會讓女文青智商掛零,孩子則讓女文青視力掛零,除了孩子與家庭,她們看什麼也看不見。

每個母親都年輕過,都美麗過,或許還都是一個女文青。她們中許許多多人,因為我們,終結了女文青的浪漫生涯。
「不對啊,沒有終結,每個老媽最終都成了藝術家啊!」
「我讀的書少,你別騙我!我怎麼不知道我媽也會藝術!」
「她最好的藝術作品就是你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