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喜樂

2015-05-11 22:01:13

唸唸


      今天去看了唸唸,這是一個關於愛的電影,所以應該叫"愛"更好,又覺得不夠嗲,那就叫"愛愛"好了。

      電影從開頭到結尾好像都沒想講什麼引人入勝的故事,而是講人、生活、愛。前半部份用緩慢的步調、壓抑的畫面交代了故事背景,表現每個人物的孤獨、無助、無奈。我以為電影情節發展下去,也就是隨著命運顛簸,人世曲折,人們終於體悟俗世美滿,或是拼死生個孩子升昇華。

但我錯了。從看到育美滿是懷疑的眼神裡流動著愛的時候,從育男談起妹妹露出怯懦的時候,從阿翔回去找教練的時候,從我內心不禁高呼"去愛呀"的時候,電影於我變得莊重起來——因為愛不可辜負。電影如現實——以為別人不愛我們而不敢愛,其實卻辜負了太多愛。而就在"這是個教育片呀"驚嘆里,電影的高潮漸漸湧了出來。

       育男做了一場夢。夢裡重拾媽媽。"你是不是偏心女兒多一點?"他問。遺棄是最不能面對的痛,因為最能說明不愛。如果再次面對母親,也許再多的解釋都無法彌補。可是他不小心進入的,是母親的活生生的生活。他突然明白生活遠不止一件事,一條線,一個結局,一個真相,不是一個標誌都能說明所有的。

       阿翔做了一場夢。夢裡爸爸回來了。"哪有船員不想回家。"父親說。對盼歸的親人來說,這就夠了。還需要什麼呢?你愛我,想我,關心我,這就已經是我全部的底氣。當阿翔在電話向育美說出"我愛你"的時候,整個世界恨不能美妙地凝固下來,又恨不得因為愛馬上生動鮮活起來。

       育美充滿懷疑,尋找真相。"今天為什麼成了今天的樣子?"她對人和事都有諸多不確定,不確定阿翔是否愛她,不確定哥哥是否要她,不確定媽媽是否騙她。她最像生活中的普通人,多麼被動不善表達,但即使生活令她充滿懷疑,也勤勤切切地尋找答案,為的就是不被熄滅。直到孩子降臨,阿翔說我愛你,哥哥偶遇她,她內心對愛巨大的渴望,變成了一點一點接受和珍愛。她終於明白,每一個結局都是假命題,生活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滋潤,能讓在愛裡的人發光發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