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孤煙

2015-05-13 18:44:13

去偽求真的故事,神一般的演技


《復仇者聯盟2》上映,在它的排擠下,很多觀眾可能會忽視這部在15號上映《十二公民》。如果我說,這部作品要比沒營養的《復聯2》更好看,你們信嗎?

既是翻拍,也是二次創作
《十二公民》翻拍自《十二怒漢》,57年呂美特的版本和07年的俄羅斯版都非常成功。翻拍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汲取原作的精華,基本可以保證不會跑偏太遠;但又珠玉在前,想超越很難,拍的不好,反倒有東施效顰之嫌,特別是《十二怒漢》這種,在室內單一環境,倚仗對白和表演推動劇情的電影,更難有發揮空間。原以為《十二公民》一次拙劣的模仿,看過之後才知道,這是一次精妙的翻拍。
我們國家的庭審沒有陪審團制度,編劇只能將故事設置在法學院的學生補考過程中,然後引入學生的家長扮演陪審員,把故事立住,但這樣的設定難免影響這場辯論的份量。編劇將原版電影中西化的法律、思維、陪審員背景等元素,大膽的進行二次創作,僅保留了大的故事框架,再將重心轉向普通觀眾更關心的當下熱點問題,被告的身份變成了殺害生父的富二代,十二個陪審員的角色也都改的很有「中國特色」,他們中間有學生,有計程車司機,有地產商,有醫生,有道上混的,有商販,有警衛,也有隱藏很深的檢察官。在一個破敗的倉庫里,十二個人搭台戲,構成了迷你社會的眾生相,通過一場看似事不關己的討論,以小見大,折射出了民主、人性、矛盾、理智,還有原則和底線。

模糊的公平和真實的正義
《十二公民》不怕劇透,故事走向和《十二怒漢》大致相同,弒父少年面臨牢籠之災,最終生殺大權落在12個陪審員身上,他們通過激烈的辯論和案情分析,去偽求真,最終從11有罪票到一致認定無罪。在這個過程中,有對真善美的頌揚和假惡醜的嘲諷,當然,透過這些,還能看到對中國司法制度的揣摩和懷疑,這一點顯得尤為大膽,當然,最終何冰亮了一下檢察官的證件,可以理解為是導演的妥協,但這些並不重要,將西方的陪審團體制融入到我們的司法制度中,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對中國司法制度的進步和完善相信也會有一定意義,電影散場後,聽身後的兩個女孩聊天,說我們也在嘗試著引進陪審團制度,這是一件好事。
但陪審團真的就意味著能獲得公平和正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畢竟如果不是其中一個人的固執己見,陪審團就已經跟著思維慣性,給少年定罪了,在以寡敵眾的一次次交鋒中,觀眾能夠感受到理性、睿智和人性的光輝,這是一場關乎生與死的博弈,對於社會現實問題的批判和探討,相信上映後會成為話題作品。

老戲骨們集體發力
《十二公民》的演員表,乍看上去沒有觀眾感興趣的大牌明星,但演員的表演,恰恰是電影和原作一脈相承的最大看點,韓童生攜一干人藝的老戲骨,代表了內地影視圈最強的實力派。韓童生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偏激、頑固,像一隻憤怒的公雞,用他的怒氣來發洩多年的憤懣和憂傷,他將矛盾放大到最大,一路上了發條,一隻嗨到結尾,他撩起衣襟,端著大茶杯的動作,把的士司機詮釋的出神入化;錢波飾演的小商販也極有趣,一邊是自然流露的小市民意識,一邊是滴溜亂轉的小眼珠和自以為是的小聰明,他和小警衛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是最真實的寫照。十二個人在固化的角色上,或多或少會有一點臉譜化以及話劇感,但不得不承認,這是這個檔期的國產片中,唯一可以談得上演技的電影,人人都是主角,十二個人一起飆戲,讓人過目難忘。

在目前的創作環境和市場環境下,敢於拍出《十二公民》並闖進大螢幕實屬不易,希望觀眾能走進影院支持一下,為了以後能看到更多更好的國產片吧!
  舉報
評論